王 娟
胫骨平台骨折围手术护理
王娟
【摘要】目的 探讨胫骨平台骨折行围术期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6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行围术期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围手术期护理;临床效果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periopera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tibial plateau fractures. Methods We divided 60 patients into two groups.Control group used routine nursing,the observation group used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nursing effect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complications and clinical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control group(P< 0.05).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periopera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tibial plateau fractures patients is ideal,can promote the rapid recovery of the patients.
【Key words】Tibial plateau fractures,Perioperative nursing care,Clinical effect
胫骨平台骨折属于临床中较为多见的骨折类型,一旦胫骨平台出现骨折,将会引起受力不均而导致骨关节变化。近几年,胫骨平台骨折发生率呈升高趋势,它往往因车祸、高空坠落等因素所致。如果诊断、治疗不及时有效,将会造成严重并发症。积极进行围术期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1]。本研究选择6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探讨胫骨平台骨折行围术期护理干预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随机将我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6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分为2组,每组30例。两组均无肝肾功能不全以及其它严重慢性疾病者。其中观察组男13例,女17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40.16±5.25)岁;骨折原因:9例交通事故、7例高空坠落、5例跌倒、9例其它;受伤至入院时间:5~58 h,平均时间(30.47±6.95)h;对照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18 ~66岁,平均年龄(40.30±5.15)岁;骨折原因:10例交通事故、8例高空坠落、4例跌倒、8例其它;受伤至入院时间:5~60 h,平均时间:(31.04±6.56)h。两组性别、年龄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具体过程包括:(1)术前护理:①环境护理:护士应努力建立良好的病房环境,定期打开窗户保持空气新鲜,增加病房清洁、消毒频次,保持温湿度适宜;另外护理人员还应鼓励病患进行沟通交流,分享治疗体会,营造和谐的氛围,增强患者对抗疾病的信心;②心理护理:由于需要手术治疗,大部分患者心理压力较大,对手术疗效果、术后疼痛、肢体功能等方面存在较多顾虑。因此护理人员应采取针对性措施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护士还应积极进行宣传教育,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病因、治疗手段、并发症及注意事项等内容,防止患者因疾病恶化而出现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医护人员还应建议患者采取转移注意力等方式排遣抑郁等负面情绪,使其负面情绪有效释放出来,同时鼓励患者与疾病做斗争,并关心患者,尽量解决其合理要求;(2)术中护理: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积极协助医师进行麻醉、体位安置等工作,并严格观察术中生命体征的变化,同时术中还应进行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准备工作;(3)术后护理:①病情监测:术后将患者送至普通病房并与病房护理人员进行仔细交接。选择合适体位以确保呼吸道的畅通;术后1 d内严格观察患者体温、心率以及血压等生理指标,并加强巡视力度;术后可实施低流量吸氧,记录呼吸频率以及深度等方面;②康复训练护理:积极指导患者进行功能训练,这对于加快血液循环、避免肌肉萎缩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患者清醒后指导患者进行各关节的屈伸、舒缩功能训练,患者功能训练过程中,应注意坚持,以患肢耐受为宜;③体位护理:若患者术后长期体位不变,可引起肢体不适、疼痛等症状,因此护士应指导患者翻身时确保躯体上下活动一致,并固定受伤部位以缓解疼痛;(4)出院指导:建议患者食用高维生素、高蛋白以及高钙等食物;术后3个月内,患者应避免进行负重训练。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膝关节功能(HSS)评分等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χ-±s)表示,并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研究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3.33%(28/30),对照组为70.0% (21/30),两组护理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临床情况分析研究
(1)观察组27例(90.0%)耐受性良好,对照组为66.7%(20/30),两组耐受性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HSS评分为(91.26±5.45)分,对照组为(75.22±4.64)分,两组H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愈合时间(3.28±0.86)个月短于对照组(4.19±0.59)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析研究
观察组出现2例移位、1例畸形愈合,并发症发生率为10.0%;观察组出现3例移位、4例畸形愈合,并发症发生率为23.33%;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胫骨平台骨折属于临床中较为多见的外伤骨折,它是因受外力因素影响而造成骨皮质、骨小梁受损,另外因外力作用力方向、大小均有所差异,导致骨折严重程度、类型等方面也有所不同[2]。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技术也随之改善,围手术期护理在临床中应用越来越广泛。采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采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患者实施护理,积极与患者沟通交流安抚患者不良情绪,并制定个体化护理措施,争取使患者从入院到出院全程中受到系统、全面、针对性强的护理。另外也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责任心,及时发现问题并指导解决,从而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3]。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行围术期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
参考文献
[1]马珍珍,刘艳. 20例胫骨平台骨折病人的治疗及护理[J]. 全科护理,2012,10(1): 24-25.
[2]史健娟,程娟. 胫骨平台骨折微创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J]. 当代护士(学术版:中旬刊),2014(11):51-53.
[3]邹海燕,张洁婷,顾勤华,等. 胫骨平台骨折后路手术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 求医问药(学术版),2012,10(9):328.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16(2015)22-0239-03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5.22.181
作者单位:157011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Perioperative Nursing in Tibial Plateau Fractures
WANG Juan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Mudanjiang City,Mudanjiang 157011,China
【Abstr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