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珍
鄂州市中心医院口腔科,湖北鄂州 436000
在口腔修复临床中,通常口腔临床医师会遇到一些牙龈异常的牙齿,需要对患者进行金属铸造全冠或者烤瓷冠修复治疗。然而在口腔修复临床中,要进行手术就需要借助一定的医用专用器械才能完成。一般情况下,对患者进行金属铸造全冠或者烤瓷冠修复治疗都是使用高频电刀,高频电刀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在使用高频电刀进行口腔临床修复手术中,根据患者在临床上具体的表现,对需要金属铸造全冠或者烤瓷冠修复的患者选择牙冠延长术、牙龈成形术、牙龈切除术等口腔修复手术,通过手术后发现患者使用高频电刀修复均无出现不良并发症,而且患者具有较高的满意程度,所以,高频电刀在口腔修复临床中被广泛应用。文章主要介绍了高频电刀在金属铸造全冠以及烤瓷冠修复临床中的应用,对高频电刀应用在牙龈异常的牙齿全冠修复的临床效果中进行了探讨。使用高频电刀对需制作铸造全冠以及烤瓷冠修复的基牙,在牙体制作修复体后或者预备前根据牙龈情况,分别进行增生牙冠延长术、牙龈切除术、牙龈成形术、龈沟止血等多种牙龈修复手术。该文对来该院治疗的84例门诊病人的84颗牙齿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
课题研究主要选取了2014年1月—2015年1月来该院门诊接受铸造全冠以及烤瓷冠修复的84例患者的84颗牙齿,其中男性患者有40例,女性患者有44例,患者的年龄在22~42岁之间,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0岁,接受治疗的84例患者在口腔修复临床中,都需要制作金属铸造以及烤瓷冠全冠修复。然后根据临床诊断后仪器检查以及医生的判断结果对患者分别进行牙冠延长术、牙龈成形术、龈沟止血以及增生牙龈切除术等口腔科修复方法。
高频电刀是采用的瑞士康特齿科集团,生产的perfect TCS完美组织修形系统。
在对患者进行修复临床手术前,应对需作牙龈修整手术患者牙齿的牙龈组织进行麻醉。
术式包括:牙冠延长术;牙龈成形术;增生牙龈切除术;龈沟止血。对铸造全冠以及烤瓷冠修复后,患者的牙齿的牙龈增生或者牙龈炎、可以进行二次的牙龈成形术和增生牙龈切除术。在利用高频电刀进行手术时,一定要保证电波具有适当的输出强度。对于高频电刀的使用原则为“最低有效”,强度过低不能够有效地切除软组织而强度过高就有可能烧伤邻近牙龈。可根据不同的使用目的选择凝血或者切割功能,然后调整电波的输出强度。在进行切割时,动作一定要迅速、准确,手指的支点可有效地增加准确度。比如,如果切割组织过多可分次进行切除,但是两次切割同一部位时中间要保证留有15~20 s的时间,以有效地散发热能并且防止组织烧焦或者坏死。在进行牙龈成形术时,不能一步完成整圈齿龈修形,应具有先后顺序,先为舌侧,然后是近远中侧,最后为唇颊侧,这样可以轻微地调整手柄角度以及电波输出强度等,保证唇颊侧的切迹美观。在断电情况下,用酒精棉球彻底清除电刀头上的残余组织,保持被切割的软组织湿润但又不能过湿,防止在出血多的修复临床手术中启动电刀;使用塑料制品的周边器械,在切除组织时,切勿触及牙槽骨、牙齿、金属修复体;必须使用湿润的棉卷进行分隔组织。在手术时应选择形态合适的电刀手机,如球形电刀手机用于止血,长圈形、直线形电刀手机用于软组织修复。为了有效地防止牙龈增生,牙龈修整术患者在手术后应该立即戴用暂时冠。
铸造全冠、烤瓷冠的基牙修复体以及牙体预备的粘接通常按常规方法进行。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基牙颈部肩台预备应完善和细致,印模制取准确和清晰,最后还要彻底清除粘接剂。
在对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判断时,应根据患者修复后1个月牙功能、牙龈外观、外形健康、牙龈色泽等进行综合评价。疗效良好的是患者满意度高且无检查异常;效果欠佳的为牙功能方面还不完整、患者的牙龈颜色暗淡以及患者修复体的边缘欠封闭,检查后基牙还会出现症状。患者的满意度决定治疗的效果。患者满意度高则治疗效果较好,满意度一般则视为治疗效果一般;如果患者牙龈色泽暗淡还伴随着明显的牙龈炎症,则修复体的功能非常差,如果出现龈沟液而且患者满意度非常低则表明治疗效果非常低。
经牙龈修整术后制作铸造全冠、烤瓷冠修复牙齿患者共84例,其中14例患者在试戴修复体时,发现牙龈有少量增生需要再次进行牙龈修整术。84例患者的84颗牙齿分别制作铸造全冠和烤瓷冠修复体,最终的评价结果为,治疗效果良好的有72颗,占总数的85.72%,一般的为10颗,占总数的11.91%,差的为2颗,占总数的2.37%。
在临床的应用中,会遇到很多种情况,因为在制作烤瓷冠、铸造全冠进行固定修复的临床基牙预备时,基牙牙龈情况必须要进行充分的分析。下面这几种情况临床中常见,可以利用高频电刀行牙龈修整术来达到想要的效果,基本情况如下:
①牙龈外形线会对烤瓷冠修复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对形态不良的牙龈进行手术,让牙龈外形和外观得到较好的改善,以达到理想的形术。
②如果要使用电刀方法直接对牙冠进行延长手术,这种手术的适应范围一般是牙冠较短且游离龈较长,牙槽骨不需要进行修整的患者可以使用这种方法,通过让固位体获得较好的固位力来达到手术的效果。
③牙龈切除术一般适用于有残根。手术中要尽量避免修复体形成病理性的牙周袋,通过手术来处理这些问题。这种手术不仅利于修复治疗的进行,还可以让根断面得以充分的暴露,在修复时让视野清晰,达到良好的修复效果,更有利于获得密合的边缘和较好的固位性。专业的临床医师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例如对于断端位于龈下超过2 mm的患者来说,应根据患者的牙齿根尖片的情况判断冠根比例,确定是否可以做牙龈切除术,判断是否应该拔除断根。
④如果牙体预备后牙龈止血或排龈可以使用高频电刀。因为高频电刀具有以下特点:如果患者的牙龈出现了炎症,使用高频电刀可以有效利用机械排龈法,十分容易看出牙龈出血而影响印模的清晰度。这种电刀手术不仅能够有效止血,还可以将预备体边缘得到充分的暴露。而传统机械排龈法主要的缺点有以下几点:不能使印模清晰易于辨认,需要经过一段时间后才可以取出,止血的效果较差且达不到让牙齿预备体边缘充分暴露的目的。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学科技的发达,对患者进行手术时,方法的选择有很多。例如在对患者进行手术切龈的方法就有:微波热频、激光和高频电刀等方法。为了达到满意的手术效果,可以将高频电刀运用到临床中,来达到想要的效果,因为高频电刀具有的优势较为明显,因此可以通过这种方法来完成整个手术过程,还能降低风险的发生。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在手术的过程中起到凝固血管的作用,有效防止出血,还可以让患者的手术部位充分暴露出来,提高手术的清晰度,方便整个手术过程的进行,达到满意的手术效果。
不同患者的病情也是不同的,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手术方案。特别是对于有些患者有牙龈增生、牙龈外形线与邻牙不协调的情况,运用传统的手术达不到想要的效果,这时就可以考虑使用高频电刀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因为这种方法不仅可以起到重视患者基牙牙龈的情况,还能根据患者自身的体质保证患者的牙龈外形的美观以及健康,让患者在术后没有不良反应和其他并发症的产生,提高患者的修复效果。传统的排龈法在手术中出血量较多,且清晰度不够,达不到让患者预备体边缘暴露的情况,而高频电刀与临床口腔修复中传统的排龈法相比,可以克服以上缺点,并且术后伤口愈合后,可以立刻取印模。在对患者进行手术之前,要对需要修复治疗的牙龈部分进行局部麻醉,对于有些患者自身还患有牙龈疾病的情况,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手术的切除和治疗。手术之后,患者要遵从医嘱,术后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正确佩戴暂时冠,防止相关病情的再次出现。患者在进行基牙牙体预备和修复体粘连的手术时,一定要遵守相关的规定和注意事项,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操作。与此同时,按照相关的要求和注意事项保证患者基牙颈部肩台的完善,确保印模制取的准确性。高频电刀在临床应用中,要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进行使用,例如要根据患者的基牙在牙体预备前或者制作修复体后的情况给予牙冠延长术、增生牙龈切除术、牙龈成形术等口腔修复方法。
为了避免手术后出现牙周疾病,或造成牙龈不美观的现象,在口腔固定修复临床中,一定要重视基牙牙龈情况。缩短牙龈增加临床冠长度适用于基牙牙龈如有牙龈增生的情况和牙龈外形线于邻牙不协调的情况,通过这种手术的方法可以起到美观和固位的目的。使用高频电刀对牙龈进行多种修正手术后,极大地降低了修复体并发龈炎、牙周疾病的情况。因为这种手术方法是在其后基牙上制作修复体,降低了并发率,保持了牙周组织的健康和美观,达到牙龈修复的效果。
综上所述,高频电刀作为一种新型的治疗工具,可以代替传统的治疗方法,不仅优势十分明显,它作为一种有利的工具为牙科软组织治疗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因为这种方法在临床操作过程中十分方便简便,可以根据患者牙龈的不同情况进行修复。这种方法最合适外形塑造手术,患者除了在手术后牙龈组织有轻微疼痛以及肿胀的感觉外,无其他明显不良反应,且术后出血量较少,可以有效预防术后出现感染的情况,达到满意的效果,且牙龈的边缘有非常好的封闭性。随着在口腔固定修复中对基牙牙周组织健康、美观的要求日渐受到重视,高频电刀一定会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1]徐凤娟,范建林,钱蕴珠.组织修形高频电刀系统在牙龈瘤手术中的应用及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12(1):59-62.
[2]佟岱,王艳静,邵军石.电刀牙龈成形术对高血糖及凝血功能障碍大鼠牙龈组织的影响[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3,33(6):188-189.
[3]王懿,李世俊,郭贵华.高频电刀治疗下颌高位垂直阻生智齿远中龈瓣[J].医疗设备信息,2013,22(12):22-23.
[4]刘侠,申叶春,牛国卫.组织修形高频电刀用于牙龈成形术的临床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2012,8(12):169-178.
[5]张敬阳,庞光明,刘培勤,等.固位形铸造桩核冠修复短磨牙残根残冠[J].郧阳医学院学报,2013,33(6):123-126.
[6]浦恩泽,李鹏,张建明,等.口腔修复前行牙周整复术27例临床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2012,3(4):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