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买保险八注意

2015-01-27 06:18刘芸婷
中国质量万里行 2015年1期
关键词:保险条款医疗险营销员

刘芸婷

作为弱势群体的老年人,往往会被一些乔装打扮和花言巧语所迷惑。传销、推销、专家讲座等等一系列陷阱重重的蒙骗行为不断围绕在老年人身边屡屡发生着。

现在,保险销售误导越发介入到老年人的生活中,虽然保监部门近些年对保险销售误导进行了专项整治,但仍有很多老人在买保险的过程中被卷进了糊涂账。

其中不乏银行存款变保单,买保险却买成了P2P产品等各类乱象。作为老人应该如何防范这些问题的出现呢?以下的“8项注意”一定能对此有所帮助。

认识收益和风险

老年人理财知识相对不足,一些老年人只听信“收益高”的说法就购买了保险,没有意识到风险。往往一些高收益的说法都是带有诱导性,一旦有所贪图便容易跨入被忽悠的行里。

看清保险条款

无论营销员如何讲解,投保人务必要自己仔细研读条款,做到心中有数,尤其是对保险责任、免赔事宜、理赔事项等核心部分要做全面详细的了解,有效保障自己的利益。

多与子女沟通

多与子女沟通尤为重要。很多老人在被洗脑诱导后,多会自作主张花钱购买。其实在购买保险产品前,最好先跟子女沟通交流一下,可以就购买保险的具体内容、风险收益等咨询子女,听取其意见。很多时候可以杜绝被诱导蒙骗。

优先投保意外险、医疗险

老年人遭受意外伤害的概率要高于其他年龄群体,建议首选购买意外伤害保险;如果你没有任何医疗保障,建议在购买意外伤害保险时购买一款医疗险。

量力而行

原本老年人收入就相对较低,在购买保险时更要综合考虑自身实力按需购买,合理选择缴费期限和缴费方式。切忌不可头脑一热,将自己的积蓄全数抛出,这样的问题在很多恶意传销中屡见不鲜。

遵守最大诚信原则

有个别老年人为获得保险金,故意隐瞒病史,这种情况往往在后期理赔时引发纠纷,若查明确属隐瞒病史情况,则保险公司不予赔偿。所以在保险条款方面切忌不可自作聪明,以免钱花了还无法获得被保险权益。

谨慎签字

保监会一直以来重点打击营销员代签名情况,老年人在购买保险时,一定不能让他人代替签名和代抄录风险提示语句。如果遇到推销过程中提出可代替签名的服务,当即可直接拒绝。

重视“犹豫期”和回访

目前一年期以上的保单有10个自然日、银保渠道销售的保险产品有15个自然日的犹豫期,在这期间若有任何疑问,可以致电保险公司咨询,选择继续持有或无条件全额退保。保险公司在购买保险产品后会有电话回访,回访会对投保人的权益、所要关注的重要事项进行再询问并录音保存,回访时一定要如实回答相关问题,后期出现纠纷时可据此维护自身利益。

猜你喜欢
保险条款医疗险营销员
百万意外医疗险有用吗?
最值得关注的百万医疗险产品
2019年度上海地区寿险公司营销员收入、福利情况调研报告(摘编)
国际贸易术语变化下谈货物运输中保险的运用
2018年度上海地区寿险公司营销员收入、福利情况调研报告(摘编)
商业医疗险如何选择?
海洋运输货物保险专业案例教学探讨
我国保险网络营销现状及对策分析
大牲畜保险条款中不得设置绝对免赔条款
新形势下保险公司营销员队伍党组织建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