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莉 蔡慧慧
淮河干流河南段水资源保护工程措施浅谈
陈 莉 蔡慧慧
河南省地跨淮河、长江、黄河、海河四大流域,其中省辖淮河流域面积为 8.61万 km2,占全省总面积的52.15%。淮河干流发源于桐柏县桐柏山太白顶,向东流经信阳、罗山、息县、潢川、淮滨等县境,在固始县三河尖乡的东陈村入安徽省境,省界以上河长417 km,淮河干流水系包括淮河干流、淮南支流及洪河口以上淮北支流,流域面积21730 km2。本文探讨的范围即淮河干流、淮南支流及洪河口以上淮北支流,主要涉及淮干、浉河、潢河、史河、灌河、洪河、汝河等河流。
一、水资源保护工程措施现状
1.水质现状
根据河南省政府批准实施的《河南省水功能区划》成果,该区域共划定水功能区89个。水质评价采用2012年实测水质数据,水功能区评价结果显示:全年期,优于Ⅲ类水质标准的28个,占31.5%;Ⅳ类的9个,占10.1%;Ⅴ类的10个,占11.2%;劣Ⅴ类的42个,占47.2%。汛期,水功能区优于Ⅲ类水质标准的20个,占22.5%;Ⅳ类的18个,占20.2%;Ⅴ类的10个,占11.2%;劣Ⅴ类的41个,占46.1%。非汛期,优于Ⅲ类水质标准的31个,占34.8%;Ⅳ类的12个,占13.5%;Ⅴ类的6个,占6.7%;劣Ⅴ类的40个,占44.9%。
2.入河排污口现状
根据2012年对河南省淮河流域入河排污口的实测资料,该区域范围内共监测入河排污口101个。排污口入河污废水量23961.1万t/a,COD入河 量 17335.03t/a, 氨 氮 入 河 量2659.97t/a。
3.饮用水源地安全状况
该区域共调查30个城市集中供水水源地,其中南湾水库列入国家重要饮用水源地名录。调查的30个水源地中,南阳市7处,信阳市16处,驻马店市7处。30个水源地水质达标20个,不达标1个,缺少监测数据未进行评价9个。信阳市16个水源地达标12个,不达标1个,未评价3个;驻马店市7个水源地达标5个,未评价2个;南阳市7个水源地达标3个,未评价4个。
4.水生态现状
淮河干流水资源相对充沛,但由于工业和生活废污水排入,及污染严重的支流汇入,水质不稳定,水功能区达标率仍然偏低。洪河水系地表水资源已显不足,由于工农业生产发达,排污过多,水污染普遍非常严重,大部分水质为劣Ⅴ类。水污染的严峻形势,加剧了水生态功能恶化的趋势,有些河流生态功能甚至丧失。
二、水资源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
水污染防治虽然取得初步成效,但水污染问题仍很突出。目前污染物入河排放量仍超过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过半河流的水质尚未达到功能区水质目标要求。随着河南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在未来很长时期内,水污染治理任务艰巨,水污染仍然将威胁河南省供水质量安全,进一步加剧水资源供需矛盾。
河南省淮河流域河湖径流季节性变化大,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高,生态用水被挤占,有水无流或河湖干涸萎缩的现象较为普遍,水生生态系统破坏严重。
三、措施方向及布局
根据水资源现状,将该区域划分为具有不同特点的单元,进而进行措施布局。通过划分单元,识别区域不同水资源保护主要问题和面临的形势,有针对性地提出措施布局的方向和重点,以体现不同单元水资源保护的目标、需求和治理措施方向,形成符合实际并具有区域特点的措施体系。
该区域单元划分为“三区”,分别是南阳市境内淮河河源区、信阳市境内的淮河干流区和驻马店市的洪河支流区。根据不同单元的问题识别和保护需求分析,形成以水源地保护与河流水系综合治理的“点—面”结合的工程布局。
1.淮河河源区
该区包括淮河桐柏源头水保护区、淮河桐柏饮用水源区、淮河桐柏排污控制区和淮河桐柏过渡区4个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源头水质较好,达到Ⅱ类,但流经桐柏县城段水质受到一定程度污染。总体上该区域工业落后,水污染相对较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淮河及主要支流源头等水源涵养能力下降,需进一步提高;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安全保障不足。
措施方向:加强淮河源头水源涵养工程和管理措施建设,加强饮用水源地达标建设。
2.淮河干流区
该区由于沿途污水排入和水质较差支流的汇入,造成了干流污染物浓度增高,水质变差。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淮河干流作为沿淮城镇主要饮用水源,水质不能稳定达标,支流污染较重。需解决建制市和县级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安全保障问题,保证生态基流需求。
措施方向:沿淮息县、淮滨等城镇实施限制排污、入河排污口整治等措施;主要支流的综合治理;淮河干流主要控制断面生态用水保障,制定有关生态用水调度方案等措施。
3.洪河支流区
该区以农业为主,工业发展落后于全国水平,工业布局以能耗大、污染重的企业为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地表水水质较差,地下水超采严重,宿鸭湖水质污染严重。
措施方向:污染严重河流,采取入河排污口整治、清污分流、截污导流、底泥清淤、河道曝气等工程措施进行综合治理,改善地表水水质;实施宿鸭湖等重要湿地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
四、工程措施建议
1.入河排污口布局与整治
首先根据入河排污口设定的规定,再结合纳污能力,对该区域各水功能区提出布局方案。在布局方案的基础上,对入河排污口提出整治方案。
入河排污口整治措施分为排污口综合整治、排污口跨区迁建和污染源控制。排污口综合整治包括排污口规范化建设、排污口生态净化工程和排污口截污导流等原址综合治理工程。排污口跨区迁建主要针对目前设置在禁止排污区的排污口,须考虑排污企业迁建并将排污口调整至禁止设置入河排污口水域范围以外。污染源控制工程主要包括污水处理工程和中水回用工程。
该区域需对26个水功能区提出入河排污口整治方案,打包汇总成11项入河排污口综合整治措施,按单元分,淮河干流区5项,洪河支流区6项,涉及淮河干流、浉河、潢河、史河、洪河、汝河等11条河流。
2.饮用水水源地保护
该区域调查的30处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均已划定保护区,并通过省政府批准。根据水源地现状,对23处饮用水源地提出保护工程,主要包括隔离防护与宣传警示工程、污染综合整治工程、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其中淮河河源区5项,淮河干流区13项,洪河支流区5项。
3.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
基于水生态现状调查及问题识别,从河湖健康与流域生态安全保障的角度,明确主要河湖水生态系统与修复的对象,结合地市实际情况,提出远近结合、现实可行的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目标。
另外,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措施应注意与农业(渔业)、林业及环保等其他部门职能交叉问题。重点针对由于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运行、河道整治等活动,造成的水文情势及水资源时空变化、水环境恶化、河流阻隔及形态改变、湿地退化、鱼类生境萎缩及生态系统恶化等问题进行措施布局。
考虑到河流水系的整体性及干支流关系,工程措施除干流外,还包括各支流的整治措施。拟提出24项工程,其中淮河干流区共16项,洪河支流区8项。
五、工程管理建议
1.水功能区管理
根据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实际情况,调整完善地表水水功能区;修订完善水功能区纳污总量控制指标,提出分年度限制排污总量意见,加强水功能区水质监测,完善信息通报制度。
2.饮用水源地保护管理
完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建立饮用水源地安全保障机制;依法取缔饮用水源保护区入河排污口;完善饮用水源地痕量有机物监测制度。
3.入河排污口管理
依法做好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批和监督管理;完善入河排污口管理档案。制定淮河流域入河排污口布设规划,开展入河排污口整治;加强入河排污口的监测和通报。
4.生态系统保护管理
建立水生态系统保护制度;研究建立生态用水保障和补偿机制;开展水生态系统保护关键技术研究;完善淮河流域河湖健康评价体系,逐步开展水生生物监测评价和管理工作
(作者单位:河南省水文水资源局45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