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城市标准下的水源地水资源规划探讨

2015-01-26 19:59熊太玲
治淮 2015年1期
关键词:水源地水源用水

李 璐 熊太玲

生态城市标准下的水源地水资源规划探讨

李 璐 熊太玲

近年来,生态城市的水资源规划问题受到了广泛关注,但是问题的关注点大多集中在缺水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上。而水源地地区的水资源量较多,暂时不存在缺水问题,因此针对水源地的研究一般只限于水安全问题,对水资源规划问题的研究较少。本文将对水源地水资源常见问题进行研究,总结水源地水资源规划特点,探讨合理分配水源地水资源的方法,实现水源地地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一、生态城市和水资源规划概述

1.生态城市

生态城市从广义上讲,是建立在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更深刻认识的基础上的新的文化观,是按照生态学原则建立起来的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型社会关系,是有效利用环境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狭义上讲,就是按照生态学原理进行城市设计,建立高效、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聚居环境。

2.水资源规划

水资源规划即在掌握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地区条件、国民经济对水资源需求的基础上,协调各种矛盾,对水资源进行统筹安排,制定出最佳开发利用方案及相应的工程措施的规划。它是水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主要是对流域或区域水利综合规划中进行水资源多种服务功能的协调,为适应各类用水需要的水量科学分配,水的供需分析及解决途径,水质保护及污染防治规划等方面的总体安排。

3.生态城市标准下的水源地水资源规划

综合生态城市概念和水资源规划概念,提出生态城市中水资源规划的概念为:以生态城市的标准为依据,在保证生态环境需水与基本生活用水的前提下,从水资源的两个重要表征即水量和水质入手,对生态城市内水体的水环境质量进行调查评价,对区内及重点水源地水资源对本区发展的支撑能力进行评估,结合污染排放预测,确定各目标年的污染消减量;并以总体发展定位、规划目标、生态优先思想、循环经济理论及建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节水型生态城市的原则为指导,提出污染控制、水资源合理开发与高效率利用等环境保护对策的总体安排。

二、水源地水资源存在的一般问题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用水量逐年增加,为其供水的水源地地区的水环境随之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

1.用水结构不合理

我国农业、工业、生活用水比重一直维持在7∶2∶1的水平。农业、工业、生活用水比重从一个侧面可以反应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经济与文明的程度,也是科技水平的标志之一。一般来讲,工业用水比重大,说明工业化程度发达;生活用水比重大,说明文明程度较高;农业用水比重大,不仅说明其是以农业为主要产业,也从侧面反映农业科技较为落后。从产业结构来看,我国大多数城市以粗放型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为主导产业,经济增长仍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低技术组合”的数量扩张型经济增长方式,基本上是沿袭“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道路。由于用水量高的产业和工业生产耗水损失率高,造成了水资源短缺对多数城市工业生产形成制约的局面。所以有必要在水资源短缺约束的条件下进行用水结构优化调整。

2.非常规水资源没有得到利用

收集雨水和中水回用设施较少,发展潜力巨大;城市污(废)水经处理后直接排放,没有得到资源化利用;临海城市利用海水资源的条件良好,但海水却没得到有效利用。

3.工业用水重复率低

目前中国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较低,除个别城市超过50%外,即使在缺水的北方一般也仅占20%~30%,个别的甚至低于20%。在南方,一般城市工业用水基本上没有重复利用。

4.地下水普遍受到生活污水下渗和畜禽养殖业的污染

由于生活污水、畜禽养殖废水等大多没有经过处理,直接以明沟、漫流、渗坑等方式排入地下,地下水受到污染的情况较普遍,污染较严重的项目包括pH、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重金属、硝酸盐氮。

5.生活污水处理率低

水资源短缺的另一个原因是水的质量问题,而其本质源于污水处理率较低。目前全国平均污水处理率仅为42%,而大部分城市的污水处理率只有20%。

6.工业企业排污监管不到位

现有排污工业企业的监管不到位,没有全部实现对重点排污企业的在线监测,部分企业不能保持稳定达标排放,仍存在超标排污等问题。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落后于工业建设项目,造成大量企业排放污水水质超标。现有的污染物排放监测系统也还不完善,监测点的质量和数量、监测的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还很低,未达到真实反应排污企业排污情况的要求。

三、生态城市标准下的水源地水资源规划特点

生态城市规划范围并非指城市的建成区,更确切地说是城市功能的影响区域,水源地就是其中之一。而生态城市标准下的水源地水资源规划也有其自身的特点。

1.水资源分配的合理性

由于水源地城市的特殊性,如何合理分配水资源,如何既能保证本地用水需求又能保证向其他城市的供水量是水源地城市正在面临或将要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所以,水源地城市的水资源规划必须重视这个问题,在规划过程中须将这个问题贯穿始终。水源地水资源不仅要满足本地用水,还需供应给缺水城市,保证两地的生态用水和生活用水需求。所以,必须将水源地水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合理分配,以保障供需两地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

2.节水护水意识的重要性

由于水源地水量和水质安全直接影响到城市生态水环境安全和城市居民饮用水安全,所以,培养当地居民节约用水和保护水源的意识是水源地地方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3.事前规划的预见性

水源地生态城市的水资源规划应打破“封冻式”的被动保护传统理念,在强调保护水源安全的同时,更要重视水源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否则会激化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水源保护之间的矛盾。水源地保护区不能再被简单生硬地划分成几个区域,不然不仅会抑制水源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对水源地的保护作用,而且会破坏水源地城市整体的水生态系统。相对于缺水城市走过的“事后规划,治理管理”的老路,生态城市标准下的水资源规划应该具有很强的预见性。在大力发展经济之前就考虑生态安全因素,开发生态经济潜力,提升生态经济效益。

4.生态补偿机制的必要性

城市水源地的“封冻式”被动保护以及向外地低条件甚至无条件供水限制了本地的经济发展,当地政府和居民并未获得向外地供水所取得的相应报酬,意识不到当地水源的经济价值,不能形成保护水源地的主人翁意识,同时还无形中降低了当地居民的人均收入,导致了城乡居民的贫富差距拉大,激化了社会矛盾,阻碍了本地的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生态城市标准下的水源地水资源规划应尽量实行生态补偿机制,即水源地为用水区提供水源,用水区则通过缴纳水费、水源保护税或捐款等形式补偿水源地城市在提供水源过程中做出的牺牲,在此过程中不同利益的双方都能切身意识到水源的珍贵,并且能在更好的保护水源过程中缩小城乡贫富差距。

四、生态城市标准下水源地水资源规划措施

1.控制社会发展规模,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生态城市的水资源规划并不仅仅是针对水资源本身而言,它还涉及社会、经济、环境等多方面。在制定生态城市水资源规划时,要求对规划流域和本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与生产力布局进行分析预测,明确各方面发展对本地区水资源治理开发的要求,以此作为确定规划任务的基本依据。简单地讲,在制定生态城市水资源规划时,必须考虑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2.调整产业结构,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目前,我国仍处在全面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中,第二产业发展迅速。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来看,第二产业仍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力量和推动力量。但是由于第二产业的快速增长,我国的水资源利用结构将逐渐单一化,用于第二产业的比重会逐年加大。因此,我国必须开展实施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为中心的产业结构调整战略,建立对高耗水项目的管理制度,避免重走一些重工业城市的老路。按照生态城市建设标准,稳定发展一二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高单位水资源消耗产生的环境、社会、经济利益。

3.加强饮用水源保护管理,加大护水节水力度

完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规划,建立健全水源地保护制度,加强水源地监管。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禁止一切可能破坏水源植被、造成水源污染以及破坏生态平衡的活动。建立健全饮用水安全保障体系和应急机制,在特殊情况下及时启动应急预案或城乡供水联合调度方案。

工业节水方面要重点抓好高耗水行业的节约用水,加强水循环利用和中水回用,提高工业用水效率和重复利用率。农业节水方面要调整作物结构和种植布局,减少传统农业种植面积,在高效果蔬基地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建立健全农业用水及节水的管理制度;重点对大型灌溉区进行节水改造,建设节水增效示范项目,做好渠道防渗工程,提高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率。生活节水方面要大力宣传提高节水意识,在新建小区和公建内要配套中水回用装置;严格要求公建和鼓励一般家庭使用节水型卫生器具;加强水网监测及管理,改造老旧小区的老化水管,控制自来水资源损失。

4.明确用水方针,加强水资源管理

(1)加强水资源管理法规制度建设

水资源管理必须运用法律手段,同时,还应加强生态城市的相关立法,将生态城市的水资源规划及管理纳入法制轨道,建立生态城市水资源管理法制体系,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坚持走“依法治水”的道路。

(2)明晰水权,制定合理水价以及生态补偿方案

明晰水权,保证合理配水及方案实施;以合理的水价机制为手段,建立水资源保障体系,实现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根据生态城市建设的要求,制定生态补偿方案。同时可适当收取水源保护税或接受来自各方捐款,建立生态补偿基金,用于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和应急费用。

(3)优水优用,保持“三水”平衡

在保证水生态安全、确保区域水资源平衡的前提下,要优水优用,充分利用水源地优质水资源,开发矿泉水、桶装水、纯净水等相关水产业。合理分配生态、生活和生产用水,保持“三水”平衡。

(4)加大对工业企业排污监管力度,保障水质安全

加强对工业废水的监管力度,加强非重点监控企业排污许可证的审批、发放及监督管理,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所有建设项目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严格把关后方可实施。坚持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科学合理地限定污染源污染物允许排放浓度和排放总量,实行污染源浓度和总量双达标控制。对重点排污企业实行在线监测,对存在超标排污等问题的企业要加大监管和查处力度。严禁企业将含有重金属等毒害物质的废水排入污水处理厂进行混合处理。

5.加大科技创新,开发新水源

生态城市水资源规划,不仅要求充分合理地分配利用水资源,还要求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利用新技术,寻找和开发新的水源。根据我国现有技术水平和城市具体情况,开发新水源主要集中在雨洪水收集利用、海水直接利用、海水淡化、污水再生回用和中水回用等方面。

五、结语

生态城市是现代化城市发展的必然之路。而水资源规划是建设生态城市中重要的一环,亦是基础的一环,对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带动作用。对于缺水地区探讨生态城市标准下的水资源规划意义十分重大,而对于生态城市标准下的水源地水资源规划则更体现了事前规划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迈向生态城市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河南省驻马店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463000 河南省信阳市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464000)

猜你喜欢
水源地水源用水
哪些火灾不能用水扑灭?
某备用水源地水库流域内水污染源分析及建议
节约洗碗用水
浅议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划分
水源探测器
南水源头清如许
上海市青浦区大用水户管理的应用
生态环境部公布6个县级水源地环境问题典型案例
寻找水源
河南省集中供水水源地水质状况调查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