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 鹏
2月28日,国家发改委宣布自4月1日起将天然气存量气与增量气价格并轨,同时试点放开直供用户用气价格。推出存量气和增量气价格并轨的政策,就是要通过价格杠杆来引导资源合理配置。我国进口天然气价格存在倒挂问题,进口天然气越多销售企业亏损越严重。实现存量天然气与增量天然气价格并轨的目标,也为最终实现天然气价格完全市场化进一步打好基础。
在新常态经济环境下,我国天然气消费总体趋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014年我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1809亿立方米(不含港澳),减去损耗及轻烃回收减量,我国天然气绝对消费量为1755亿立方米,较上一年增长115亿立方米,增长率7%。受市场需求萎缩影响,在以往的夏季使用高峰期及采暖季均未出现气荒,特别是在非采暖季,资源量供应出现富余。
这是在煤炭价格屡创新低、国际油价大幅下跌、LGP等天然气替代气体燃料价格下滑的情况下产生的数据。能源价格整体下滑,并没有带来消费量的突飞猛进。因此国家发改委在经济增速减缓之际做出价格并轨,对消费增长,尤其是工商业消费天然气方面有很大的刺激作用。据统计,2012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为1120亿立方米,到2014年为1809亿立方米,这意味着增量气共有约680亿立方米。据此计算,此次调价将总共向下游消费端释放超过250亿元的价格红利,而释放的价格空间接近10%。
国务院印发的《能源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中提出,“到2020年,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提高到10%以上”。而目前我国的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仅为5%,未来提升到10%的确有很大进步,可相对世界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消费比例25%的水平,我国还有很大的差距。如何进一步提升天然气在一次能源中的比例,加强能源环保改善,值得深入研究。除了进一步加大进口管道天然气和船运LNG、加强国产天然气生产、提高煤层气和页岩气的开发应用力度,发展LPG等替代气体能源,对满足我国人民对清洁能源的需求有重要意义。同时多样化气源渠道,也有利于促进天然气市场化的发展。
天然气价格并轨对未来实施天然气价格市场化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天然气采购价格形成机制一般采用照付不议的模式,因此一经签约,天然气供应商提供的价格很难做出调整。另外不同供应商签约的时间,直接决定了其采购价格。中国海油2006年建成LNG接收装置,采购签约较早,价格为国内最低。中国石油LNG接收装置完工于2011年,价格出现倒挂情况。中国石化LNG接收装置完工于2014年,因此未来国内天然气价格改革如何变动对中国石化LNG项目未来盈利情况影响最大。发改委之前的存量气和增量气政策并没有解决天然气价格倒挂问题,目前采用的统一气价模式也很难说就能覆盖全行业企业的利润水平,因此形成自由价格机制才是最终的解决之道。未来企业将不再苦于计算用多少是存量,用多少是增量,价格由用气企业和供气单位自行议价协商,真正实现市场决定资源配置。
不过目前的改革目标与真正能源市场化的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在法国,居民可以自行决定用天然气、用电还是用取暖油、液化气来取暖、做饭、烧洗澡水,不存在一旦入住新房就得必须交燃气安装费的问题。在德国,居民用小风电、小太阳能发电可获安装补贴和发电补贴,还可将剩余电力卖给国家电网。这些都能成为未来我国能源进一步深化改革的远景,高度自由化能源市场建设还需进一步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