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孟凯
今年3.15晚会,山东“地炼”“调和油”等字眼密集出现在观众眼前,一夕之间,仿佛“地炼”“调和油”成为假冒伪劣油品的代名词。
经过央视报道,加上之前多次出现的问题油事件,引发下游客户对地炼油品的信任危机。近日,笔者多次接到终端用油客户咨询,地炼油品是不是质量不行,以后还能不能用?
国内成品油,除了极少量来源于进口之外,中国石化、中国石油是主要供应方,占全国成品油总量近74%,另外还有相当部分汽油来源于地方炼厂及社会调和单位。
所谓地炼,即地方炼油厂,与国有的炼油厂相对的称谓,国内近90%地炼厂家密集分布在山东省。地方炼油厂经过长足发展,目前已经成为国内成品油市场不可或缺的一方,其客户群体除了周边省市之外,甚至可以辐射至江浙、沿江,以及东南等地区。
一般而言,正规地方炼油厂具备配套的炼油装置,具有合法的生产经营资质,只因地炼加工原料多以劣质原油或燃料油为主,其产品成品油质量略逊于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但符合国家汽柴油质量标准。由于其具备价格优势,在下游客户群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当然,地方炼厂中不排除有部分小型炼油厂加工装置配套不全,不具备生产经营资质,而且在工商、环评等方面均不过关,大多以不开税票方式或者开其他发票形式经营,在偷税避税的同时,扰乱正规地炼成品油市场秩序,为政府重点整顿对象。
所谓调和油,分为广义的调和油与狭义的调和油。广义上说,国内所有成品油均为调和油,炼厂通过炼油装置生产出来的汽柴油并不能完全符合国家标准,需要在细微处调整。油品生产过程中,诸如MTBE等产品的添加应用至今方兴未艾,此类调和属于成品油生产过程中的合理方式。狭义的调和油则是指市场部分调和商家,从炼厂或者化工厂采购与汽柴油物理属性接近的组分油品,通过一定比例混掺并加入添加剂,最终得到符合国家汽柴油检测标准的油品。此类调和油企业多数并无成品油生产资质,而且基本没有炼油设备或者仅有单套加工装置,仅配备简单的油罐与管线。调和过程中,调和商家一般选用催化汽油、石脑油、混合芳烃、烷基化油、抗爆剂等组分,按照一定比例混掺调和均匀,最终得到化验指标与汽油十分接近的油品,调和操作十分简单。
正常情况下,狭义调和油因为品质次于正规油品,其价格明显低于正规油品,大多流通进入民营加油站。若调和油品质不过关,则容易损伤车辆,造成事故。
3.15晚会曝光的地炼调和油,为不具备正规资质的小炼油与狭义的调和油,而山东地炼正规炼油厂严重躺枪,主要是之前山东油品市场鱼龙混杂,正规地炼厂家品牌建设不够,下游客户对市场认知不足。近年来山东省,以及国家安监局对山东地炼共计颁发29家危险品生产许可证,其中东营15家,潍坊5家,淄博、滨州、菏泽各两家,济南、青岛、德州各1家。
据统计,截至2014年底,山东地炼炼油装置总能力为2.6亿吨/年,占全国炼油装置总产能的15.14%。近年来,中海油、中化工、中化等国企相继入股地方炼厂,部分山东地炼厂家的企业性质发生很大改变。目前,山东炼油厂被中字头企业控股或参股厂家多达11家,加上垦利、恒源等国企性质厂家,一次加工装置总产能占到山东地炼的32%。由此可见,山东地方炼油企业逐渐向规范化、规模化发展。
虽然3.15晚会对部分地炼厂家正常出货带来一定困扰,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相关炼厂表示,因小炼厂及调和油遭到打压,其客户群体多转移至山东地炼,整体出货量不减反增。
可以看出,通过政府整顿、肃清油品市场,炼油乱象或将得到明显改善,有利于优化产能结构。为长远计,整顿炼油乱象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