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

2015-01-25 08:46王以功邵洪强朱学军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5年1期
关键词:应用型基础学院

王以功,邵洪强,朱学军

(山东科技大学 泰山科技学院,山东 泰安271019)

1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无论是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来看,还是从独立学院自身的师资、生源等条件来看,作为高等教育新生力量的独立学院要想健康生存并发展,势必不能沿袭精英人才培养体系,而应顺应形势,确立“适基础、强实践、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并构建与之相适应的系统、可操作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从而推动人才培养过程,突出人才培养特色。为此,山东科技大学泰山科技学院自2007年开始,对独立学院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进行了系统地研究与实践,取得了显著效果。

2 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工作体系框架

我院根据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独立学院资源管理现状和学院定位,遵循育人为本和全过程育人的理念,构建了“一个定位、四条原则、五大体系、十项建设”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工作体系(图1所示)。

“一个定位”即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是面向生产、管理、服务一线,培养适应用人单位实际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1]。“四条原则”,一是坚持本科学业基本标准和相对完整培养周期,既要把应用型本科同高职或中职教育区别开来,达到本科办学的基本要求,又要与普通本科大都注重为学生深造夯实基础有所区别,注重培养过程的完整性,使学生通过四年的应用型本科教育,能够经历涵盖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及就业教育的全方位培养。二是遵循“注重基础、面向就业、强化实践、突出应用”[2]。“注重基础”,即注重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在内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教学和基本素质的培养,既要为学生后续发展奠定基础,又要避免与普通本科强调的厚基础趋同。“面向就业”,即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借鉴生产、管理、服务等第一线岗位(群)的特点和需要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及就业竞争力。“强化实践”,即夯实实践教学基础,优化利于实践教学开展的环境与条件,营造“做中学、学中做”的良好氛围,改善实践教学效果。“突出应用”,即以应用创新能力为本位,注重学生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切实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坚持适当错位、差异发展。独立学院一般为研究型大学和老牌高校所建立,其师资、生源等条件与母体学校有着很大差距,必须与母体学校错位发展,才能保持自身的特色和发展。四是注重培养创新意识,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独立学院的生源虽然学习成绩有差距,但这些学生兴趣广泛,思维活跃,求新、求异意识比较强,在人际沟通、组织协调以及创新创造等方面显现出一定的优势,在文娱、体育、电脑等方面有较为明显的特长,部分基础好的学生有着强烈的考研愿望[3]。“五大体系”是按照功能和任务对独立学院教学工作进行划分形成的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线的相互支撑、相互配合、和谐规范的工作框架。“十项建设”则是落实“五大体系”的主要措施和重点项目。

图1 “一四五十”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工作体系框架

3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3.1 建立基于“平台+模块”框架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4]

借鉴“树根理论”,依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特点要求,学院提出了“注重基础、优化课程、强化实践、突出应用”的原则,并据此修订了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采用“平台+模块”课程体系,构建通识教育平台、学科专业基础平台和专业方向模块。通识教育平台由学校层面组织,开设通识类必修课和选修课,旨在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其人文修养;学科专业基础平台由教学系层面组织,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的相互渗透融合以及应用能力的强化训练,旨在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增强学生的适应性;专业方向模块由教研室层面组织,旨在增强本科教育与社会职业的对口衔接,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3.2 建立能力导向、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实践教学体系

夯实实践教学基础。在全面核定实践环节质量标准和搭建校外实践教学平台的基础上,坚持以“优化资源配置,调整结构布局,突出应用特色,提升管理水平,提高投资效益”为原则,以实验实训中心和实验室建设为重点,加大实践教学投入,积极争取企事业单位的捐助,全面进行了校内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和改革,建成包括1个山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内的实验室62个,校外实习基地48个,获得企事业捐助100余万元。深化实践教学改革。以省级矿业工程综合实训中心为龙头,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积极推进“理论教学现场化、实验教学层次化、实习实训情景化、教学科研一体化”,形成了以校内为主、校内外结合,分层次、多模块相互衔接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充分发挥各类实验设施在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的作用,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就业竞争力。

3.3 建立创新载体多样的“五个一”大学生创新能力助推体系

在“注重创新意识培养,尊重学生个性化需求”的原则下,建立了“一个实践基地、一名指导教师、一项资助经费、一支合作团队、一项科研成果”等“五个一”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先后出台了涉及学生专利申请、科技立项、科技创新奖励等各个方面的管理制度,依托学生专业社团、校内科技活动、校外科技竞赛、大学生专利研究、“521”工程等,丰富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载体。近三年,学生在科技竞赛、专利研究、学术论文发表等方面均取得了优异成绩,如获国家级竞赛奖励36项,申请专利116项。

3.4 创设凸显专业(群)人才特色的应用型分类育人体系

早在2007年就启动了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几年来,该专业遵循“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构建了符合地方区域经济实际、应用特色鲜明的“课程群学习+工程能力培养+技师与工程师训练+能力证书考核”为一体的“应用技术主导型”人才培养模式。在自动化试点专业的带动下,2009年开始实施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嵌入式专业方向教学改革,以人才需求为导向,以工程目标为引领,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探索实践了能力目标明确、应用特色明显、方向性强的“工程实践主导型”人才培养模式,对行业企业参与培养过程进行了有效的尝试。深化了传统优势专业会计学专业教学改革,突出了“岗位化目标,标准化知识,层次化能力,国际化视野”的会计职业人才培养特色,形成了“岗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开展了采矿工程专业教学改革,坚持服务中小型煤矿,探索实践了“知识、能力、素质”相互融合的“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2011年,依托“521工程”创新基金项目,电子商务、法学等专业也开始了各具特色的专业教学改革。

分类实施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有效解决了不同类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问题,实现了因材施教,对于突出专业人才培养特色起到了明显地推动作用。近三年来,学院试点改革共培育出山东省教学团队1个、特色专业3个。

[1]陈文远,潘玉驹,高宇鹏,李益明.地方本科高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评价体系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5):139.

[2]应宏,刘福明,蒋万君,陈晓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3T”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A].大学计算课程报告论坛论文集,2006.

[3]车海宁,独立学院专科人才培养模式探析——从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专科人才培养方式分析[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7(5):184-187.

[4]王玉萍.地方性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9.

猜你喜欢
应用型基础学院
初等教育学院
“不等式”基础巩固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整式”基础巩固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海盗学院(7)
学院掠影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