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焕军
(山东省诸城市畜牧兽医管理局,山东诸城 262200)
奶牛乳腺炎的病因分析和防控措施
王焕军
(山东省诸城市畜牧兽医管理局,山东诸城 262200)
奶牛乳腺炎按临床表现分临床型乳腺炎和隐形乳腺炎,研究报道20世纪70年代,奶牛乳腺炎发病率20%,其中隐性乳腺炎发病率为50%,临床性乳腺炎33.41%,隐性乳腺炎平均阳性检出率为73.10%,乳区阳性平均检出率为44.70%。实际生产中,隐形乳腺炎主要导致产奶量下降或减少(正常产奶量15%~20%),但是外在无明显乳腺炎症状表现,主要通过病原菌检测、测定乳汁中体细胞判断,具有更强的隐蔽性,常被饲养者忽视,往往带来更大的危害。
1.1 年龄、泌乳、胎次
由于奶牛年龄的增长,乳腺系统因长期挤奶挤压乳头,乳头括约肌性能减弱,乳腺机械性损伤增多,使隐性乳腺炎阳性率增高。同时根据胎次、泌乳月的不同,乳腺炎发病率也有所改变。一般第1、2胎产奶量低,乳房负担小,乳区阳性率低;3、4、5胎产奶量大,乳房负担大,会增加乳腺炎的发病率;6、7胎会随淘汰率增加,乳腺炎发病率降低。
1.2 奶牛起卧习惯及牛舍卫生环境
奶牛在日常生活中,为避免压迫内脏器官,而多采取左侧卧,左侧乳区接触地面、粪便等污染物的机会要高于右侧乳区,故左侧乳区乳腺炎发病率要高于右乳区;根据奶牛的排泄习惯,其后侧乳区更容易接触污染环境,因此后侧乳区乳腺炎发病率要高于前侧乳区。
1.3 体型
如果奶牛后乳房较低,在飞结以下,附着力较差,乳头位置疏散(前后乳头)的体型,乳房与污染物、病原菌接触时间和表面积增加,乳腺炎发病率高。
1.4 饲养管理
日粮营养是否全面、均衡,牛舍环境是否卫生与奶牛乳腺炎的发病率有很大关系。日粮中缺乏VA、VE、硒、锌等微量元素和维生素以及高硫日粮,都会导致乳腺炎发病率的升高;牛舍通风不畅、粪便清理不及时会导致病原菌的大量滋生繁殖,从而增加乳腺炎发生的风险。
1.5 应激
天气等环境因素或饲养管理因素发生剧烈变化时,导致奶牛产生应激,并发生理代谢异常,激素分泌紊乱等情况,奶牛在应激状态下,产奶量下降,免疫力降低,乳腺炎发病率上升。
1.6 其他病因导致
当泌乳奶牛发生结核病、布病、胎衣不下、子宫内膜炎、产后败血症等疾病都会不同程度继发奶牛乳腺炎。
对奶牛乳腺炎应坚持防治结合的原则,预防才是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因此制定一个合理可行的防治措施,并严格地坚持执行,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
2.1 饲养管理
2.1.1 保持牛舍舒适、卫生
确保牛舍设计合理,并保持牛舍环境卫生、舒适,保持适当的饲养密度和良好的通风,保持牛体清洁,定期消毒,可每隔3天用消毒液喷雾消毒一次。
2.1.2 科学、合理的挤奶程序
建立稳定的训练有素的挤奶员队伍,严格执行挤奶操作规程。应注意经常更换消毒液,以免细菌产生耐药性而影响消毒效果,检查和废弃前三把奶,挤奶后要立即进行乳头药浴。
2.1.3 统一规范化饲养模式
奶牛养殖场、区可采用统一规范化管理运作。统一供应青贮饲料、干草和精料,统一鲜奶销售,统一免费防疫、消毒,统一疾病防治、统一粪污处理的管理方式。实行小区牧场化管理的饲养模式,达到人畜分离、奶牛分群管理、分阶段饲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2 药物治疗
2.2.1 抗生素治疗
抗生素是治疗乳腺炎的一种有效手段,常规方法有全身治疗和乳房灌注。根据发病奶牛的病情,确定给药剂量和给药疗程。可采用地塞米松磷酸钠、青霉素与链霉素,采取乳房注入的方法,连续治疗3个疗程;也可采用乳房内注入环丙沙星、静脉注射四环素的方法。
2.2.2 中草药治疗
中草药作为天然药物,不易产生耐药性,毒副作用小,而且许多中草药具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尽管目前应用中草药治疗乳腺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由于其应用效果不稳定、剂型少、缺乏注射液等高科技含量的剂型,并且作用机理不完全清晰等方面的原因,应用中草药控制乳腺炎还应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2.2.3 中西兽医结合治疗
研究报道马树东等采用乳房消肿散内服结合特效米先颈部肌注方法治疗病牛153例,治愈率达85.6%;谢才丰以蜂胶乳头灌注结合庆大霉素、盐酸左旋咪唑等药物治疗临床乳腺炎,乳区治愈率达91.67%。尽管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生产实际中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2.2.4 溶菌酶治疗
溶菌酶全称是1,4-β-N-溶菌酶,是由129个氨基酸组成的碱性球蛋白,能破坏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中的肽聚糖支架,引起细菌裂解,对革兰氏阳性菌抗菌效果突出,对革兰阴性菌也有较好的抑杀作用,尤其对耐药菌效果更明显。孙怀昌等证实,人溶菌酶基因的重组质粒对临床型和隐性乳腺炎有治疗作用,且发现重组质粒的治疗作用有剂量和次数依赖性。汤建中等报道,复合溶菌酶对奶牛隐性乳腺炎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奶牛乳腺炎是当今奶牛生产中最常见并且造成损失最大的一类疾病,严重影响患牛的产奶量和乳的品质,危及人体健康,虽然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发展,已能够有效地控制该病的发生,但在奶牛养殖过程中,该病却一直屡见不鲜,并给养殖户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仍需要我们给予重视,在提高、改善饲养环境的基础上进一步寻求一条科学、合理的能有效防控该病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