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省级森林城镇 推进特色旅游业发展

2015-01-25 12:36:00马骏汪树人
中国林副特产 2015年2期
关键词:村镇城镇苗木

马骏,汪树人

(1.歙县郑村镇林业站,安徽歙县245200;2.歙县林业局)

创建省级森林城镇 推进特色旅游业发展

马骏1,2,汪树人2

(1.歙县郑村镇林业站,安徽歙县245200;2.歙县林业局)

郑村镇位于黄山市歙县县城西郊,距县政府所在地5km,与徽州区、屯溪区相毗邻,距黄山机场30km,皖赣铁路、芜屯公路穿境而过,是国家著名旅游景点棠樾牌坊群所在地。全镇地势较为平坦,总面积42 km2,辖11个行政村,11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6189人,现有耕地面积1132.7hm2,其中水田面积998 hm2,茶园13.9 hm2,桑园18.1 hm2,经果林等64.8 hm2,农作物地(蔬菜等)37.9hm2,也是歙县重点粮产区和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

郑村镇不仅有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也非常丰富。境内历史遗存众多,文化底蕴深厚,历代名人辈出,除鲍氏群贤外,不乏名贤郑师山—郑玉,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国画大师—黄宾虹,布衣画家—汪采白以及“喉科西园”神医—郑梅涧等国之典范。还有2000年初期投资2亿元开发兴建的全国最大的盆景博览园—鲍家花园。境内古村落、古民居、古牌坊、古祠堂林聚,现有24个单体国家文保单位,省级7处,素有“牌坊之乡”美誉。据统计,今年仅“十一”期间,就接待游客8.75万人,收入267.08万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1 “创建森林城镇”主要做法与成效

近年来,郑村镇高度重视环境绿化美化工作,结合美好乡村建设,大力实施绿色质量提升工程,推进“省级森林城镇”创建工作,全镇镇容镇貌日益改观。郑棠旅游公路、牌坊群景区、郑村文化广场,一处处新建的绿化提升点,一排排整齐的绿化苗木,高低错落,赏心悦目,彩叶黄杨、红枫、桂花、茶花、樟树等绿化苗木随处可见,把该镇装扮得多姿多彩,清新亮丽,游客和市民们发现,郑村镇变绿了更美了。目前,郑村镇森林覆盖率已达31.1%;镇域中心总面积3.49 km2,绿化覆盖面积173.28万m2,其中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9.6%,绿地率39.9%(园林绿地面积139.5万m2),城镇道路绿化率达90%,公共绿地面积34224 m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9.2 m2,已达到了省级森林城镇标准;并先后荣获了“安徽省最佳旅游乡镇”、“黄山市文明乡镇”、“黄山市平安乡镇”等称号。近年来,作为全市、全县旅游重镇的郑村镇在打造宜居宜游、生态秀美新郑村着力抓好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1.1 坚持生态优先,全面实施绿色质量提升

近年该镇共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对棠樾景区、小龙山水口、牌坊群游客服务中心、棠樾新村、环城森林带等重要地段进行绿化美化,郑棠线、经一路、215国道绿化进行了再提升,共完成11个精品绿化提升点,栽植各类绿化苗木100多万株,给该镇增添了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给旅游景区增添了品位。棠樾景区在综合整治绿化提升,拆除周边不协调建筑46002全部实行绿化,种植了石榴、桂花、灵霄花、紫藤等绿化品种。牌坊群游客服务中心栽种了桂花、女贞、樟树、桃花、南天竺等苗木,现已成为风景怡人的生态公园。棠樾新村投入133万元。实施新村绿化工程,新栽植的香樟、玉兰、黄杨、红叶石楠等绿化苗木让村容村貌耳目一新。2013年,棠樾村成功申报为“省级森林村庄”。

1.2 打造生态景观带、旅游产业带

该镇邀请了黄山市林业局林业规划院制作了《郑村镇森林城镇建设规划》,出台了《郑村镇创建省森林城镇的实施方案》。《规划》提出,围绕“一心、一轴、二带、三线、五区”抓好生态景观带建设,实现“将森林引入城市,让城市坐落于森林之中”的景观效果,营造宜游宜居宜业城镇生态环境。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一心:即以镇所在地郑村为中心。一轴:即215省道。二带:即城镇的生态景观带和生态旅游产业带。三线:即贯穿景区的郑棠线、呈歙旅游公路线、经一路,五区:指牌坊群鲍家花园景区、稠墅乡村旅游度假原始生态区及郑村、棠樾、向杲三个居住区。目前,根据规划,该镇将重点实施48个森林城镇创建工程项目,近期计划投资9625万元。

1.3 加大森林资源管理与保护力度

对全镇现有的1307 hm2森林植被实行重点保护,实施封山育林、封禁防护,将慈张线及各自然村迎面坡划定为禁伐区。重点抓好稠墅天然森林旅游区200多hm2的天然林保护,为牌坊群、古村落、愚公水库提供了优美的生态屏障。全镇15株重点古树名木已落实了管护措施,积极打造风景林带,该镇山坑村在近年实施的德援项目中,运用德国先进的“近自然林业”理念和技术,对200多hm2松树残次林进行林分改造,通过数年努力将松树纯林逐渐改造成景观优美的针阔混交林。

1.4 全民参与省级森林城镇创建活动。

该镇积极开展“村村绿”和绿色家园示范建设活动,对村庄周边、道路沿线、背景山体、农户庭院实施绿化美化,推进村庄园林化、庭院花园化、道路林荫化。新建绕村公路及边坡绿化1000m2,槐塘路口至赤坎道路绿化15002,村内庭院绿化新增加了有500m2、花坛改造200m2。并在古村落街巷统一设置可移动式了木质花坛,种植常绿灌木及应景鲜花,通过综合整治、全面改造、绿化提升,最终在棠樾村形成“一点五区多景”的旅游发展格局;开展公共绿地或树木认建、认养、认管等各种形式的社会参与绿化活动,不断提高全民的生态文明意识,目前该镇已将鲍家花园、小龙山水口公园和西府苗木基地定为“生态科普知识教育基地”。 目前,郑村镇政府、滨河花园、泊仕庄园、牌坊群景区被评为园林式绿化单位。创建省级森林城镇是郑村的目标,更是一个载体、一个过程。把创森工作作为推进全镇森林绿化建设再上新台阶的契机,再接再厉,继往开来,努力构建绿色宜居小城市,为全镇广大人民群众营造一个舒适、美丽的居住和旅游环境。努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2 巩固“创森”成果的思考与建议

“三分造、七分管”。要坚持一手抓造林绿化、美化,一手抓森林资源保护,以切实、细致的工作,巩固来之不易的“省级森林城镇”创建成果。

2.1 不断深化绿色文化建设

以创建“省级森林城镇”为契机,广泛开展绿色教育,引导全镇广大干群进一步树立绿色增长的意识、群众进一步增强绿色生活的理念,努力形成人人关注生态、爱护绿色的浓厚氛围;大力实施增绿、护绿等重点工程,真正让森林城镇成为郑村的鲜明特质,不断把建设省级森林城镇工作引向深入。

2.2 建立完善的长效管理机制

为杜绝“重种轻管”、“只种不养”的现象,必须建立完善的长效管理机制,做到项目招投标、质量检查和长期管护三大机制相结合。实践证明,森林绿化工程通过招投标机制择优选取施工单位后,不仅能保证工程质量、提高绿化成活率,更能降低工程造价、提升投资效益。

2.3 加强林业部门技术指导

林业部门要充分发挥技术优势,靠前服务,适时派出技术骨干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技术资料、深入现场指导等方式,帮助造林绿化主体做好林木管护工作,尤其是对景观林带要做好开沟排水、培蔸、施肥、抹芽修枝、轧架固定及病虫害防治等日常管抚工作,确保建设成效。

2.4 提倡林木绿地认建认养

制定出台《林木绿地认建认养管理办法》。结合本地实际镇政府制定出台《办法》,对推动郑村生态文明建设、巩固创建省级森林城镇现有成果,提高人们对林木、绿地的保护意识将起到积极的作用。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及个人均可以通过程序,自愿以资代劳或投工投劳的形式,在郑村镇范围内开展林木或绿地的建设、养护及管理。认建认养的内容包括林木、绿地的建设、改造、养护、保洁;古树、名木养护管理;纪念树、纪念林种植;公共林木、绿地配套设施或其它园林资产捐赠。认建认养期限一般为1~5年,到期后可申请续期。

2.5 加大执法处罚力度

要严格依法管绿护绿,严格执行森林资源保护、城镇重点绿地保护等法律法规,确保生态保护制度落到实处。组建森林公安、镇政府、林业站、土管等部门参加的联合执法协作,形成综合管护体系,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对故意毁坏造林绿化苗木、偷盗景观林带绿化苗木、损毁绑护支架等破坏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镇、村组要制定和完善乡规民约,在村庄路口、交通要道显眼处设立警示牌(碑),一经发现人为或牲畜危害苗木行为,按照村规民约予以处罚;对管护工作不到位,造林树木严重损害的乡村和有关单位要给予通报批评,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3 结语

郑村镇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历代名人辈出,地理位置优越,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乡镇。近年来,该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全面转型、创新崛起、富民强镇主线,以建设“黄山市经济十强镇”为目标,坚持绿色发展、转型发展、开放发展、和谐发展,着力推进招商引资、旅游营销、绿化提升、重点村镇环境风貌整治,着力推进城镇化、农(林)业产业化、旅游现代化,着力改善民生,繁荣各项社会事业,不断加快宜居宜业宜游“文化、生态、服务”一体的现代特色城镇建设步伐。截止2013年底,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2540元。该镇将抢抓机遇,坚持创新驱动,统筹“一河两岸三线”协调发展,扎实做好“旅游活镇、绿色靓镇”建设文章,力争到“十二五”末(2015年底)财政收入超亿元,跻身于黄山市经济十强镇。

2014-12-11

马 骏(1972-),女,主要从事林业管理及林业技术推广等工作,E-mail:sxly2866@163.com。

S731.7

A

DOI.:10.13268/j.cnki.fbsic.2015.02.044

猜你喜欢
村镇城镇苗木
2.5 MPa及以上城镇燃气管道与输气管道区别
煤气与热力(2021年3期)2021-06-09 06:16:28
山西8个村镇入选第十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
今日农业(2020年22期)2020-12-14 16:45:58
文化边城镇远
中华民居(2020年6期)2020-06-09 05:47:48
苗木供求信息
林业与生态(2020年1期)2020-04-16 12:48:22
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已达2409个
今日农业(2019年14期)2019-01-04 08:57:40
最新苗木行情
最新苗木行情
农村百事通(2017年5期)2017-03-27 19:24:06
城镇排水系统量化指标体系研究
城镇医保支出为何跑赢消费支出
中国卫生(2015年3期)2015-11-19 02:53:34
创建文明村镇 打造幸福家园
学习月刊(2015年10期)2015-07-09 03:3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