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2012年我国高山杜鹃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文献分析

2015-02-27 01:21汪海霞吴彤邢震禄树晖
中国林副特产 2015年2期
关键词:中国花卉杜鹃花杜鹃

汪海霞,吴彤,邢震,禄树晖

(西藏大学农牧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西藏林芝860000)

2003~2012年我国高山杜鹃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文献分析

汪海霞,吴彤,邢震,禄树晖*

(西藏大学农牧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西藏林芝860000)

调查我国高山杜鹃研究现状,为分析其发展趋势提供参考依据。通过文献检索,采用文献计量学等统计方法系统分析了我国高山杜鹃研究的动态及热点内容。分析结果表明,近10年来我国对高山杜鹃的研究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但2005及2008年间研究有所减少,这可能与高山杜鹃的市场发展有关。文献类型以期刊论文为主,占91.28%;而学术论文占8.27%。文献来源主要为中国花卉报、中国花卉园艺和安徽农业科技,共占文献总量的20.18%,其中中国花卉报占11.48%。研究的前十项热点内容依次为基础研究、群落特征及保护、育种研究、资源及应用、栽培技术、观赏性状、发展现状、组织培养技术、激素的影响。

高山杜鹃;研究现状;发展趋势;文献分析

我国是杜鹃花植物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有542种(不包括种下等级),占世界总种数的56%。东起中国台湾、西到西藏、南至海南岛、北至黑龙江、内蒙古[1]。其中,高山杜鹃是杜鹃花植物资源的一大类,中国原种占世界的70%,后传入欧洲,他们将中国杜鹃的原种与欧美品种杂交培育出了众多栽培品种。大多数杜鹃都生长在海拔1000m以上的高山地区,只有少数种类生长在低山丘陵,其立地条件各不相同[2]。我国的西南地区和毗邻的喜马拉雅地区是现代杜鹃花分布和分化中心[3]。 高山杜鹃(Rhododendronhybrides)是指杜鹃花中无鳞杜鹃花亚属、有鳞杜鹃花亚属、马银花亚属中的常绿杜鹃以及由上述3个亚属经过上百年杂交培育出来的园艺新品种[4]。高山杜鹃花型呈总状伞型花序,花冠硕大,颜色有红、黄、紫、白以及各种过渡色;枝粗叶大,叶片革质,有光泽,能耐-26℃的低温,不落叶,四季常青[5-6]。

本亚组植物除贝加尔杜鹃(R.burjaticum)仅分布于苏联贝加尔湖南部、高山杜鹃(R.hybrides)自我国内蒙古和东北地区至环北极间断分布,以及少数种类分布到西藏东南部、尼泊尔、印度、锡金、缅甸、青海、甘肃和陕西南部外,其余均集中分布于滇西北的横断山脉和川西的大雪山地区,有或大或小的重分布区[7]。我国杜鹃花中的许多种类是高山、亚高山灌丛生态系统的关键种,也是亚高山针叶林、针阔混交林的优势种或建群种[8-9]。根据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冯国楣教授著的《云南杜鹃花》一书的介绍,杜鹃花的生态类型大致可为5种类型:高山垫状灌木型、高山湿生灌木型、旱生灌木型、亚热带山地常绿乔木型及附生灌木型[10]。种类型的杜鹃生境及分布海拔各不相同,在进行引种驯化以及繁殖育种时应注意其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的差异[11]。杜鹃花种类丰富,生长习性多样,观赏性极高,是最佳园林装饰材料之一,其园林利用价值前景无量[12]。对此,对2003~2012年在国内期刊上发表的有关高山杜鹃研究现状文献进行了统计分析,以期对其发展趋势及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1 数据收集途径及分析方法

1.1 数据来源

于2013年10月以中国知网为数据源为来源,发表有关“高山杜鹃”的文献,检索得到 2003~2012年的相关纪录300余篇,将检索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剔除重复数据以及无关数据,经统计,共收集到关于高山杜鹃研究文献共218篇。就我国高山杜鹃研究文献的总量变化趋势、各年段分布、主要期刊分布等方面进行分析统计,以反映我国高山杜鹃研究的主要成就和趋势。

1.2 方法

采用文献计量学及Excel统计分析

2 文献分析

2.1 我国高山杜鹃研究文献学科分布的分析

2003~2012年这 10年中,共检索到有关高山杜鹃的研究文献218篇,年平均文献量为21.8篇。将这218篇文献按群落特征及保护、育种研究、资源及应用、发展现状、观赏性状、光合作用特点、栽培技术、药用研究、产品开发、病虫害防治、激素对其的影响、遗传多样性、菌根真菌研究、组织培养技术、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色素稳定性、品种变异、生态适应性、抗旱性、基础研究20个主题进行分析,其中资源及应用的文献数量最多,占总文献的13.76%; 其次是基础研究和观赏性状,分别占 12.84%和9.63%;群落特征及保护和栽培技术,均占9.17 %;育种研究和发展现状研究,分别占到8.26%和7.80%,其他方面的研究均不超过5%(见表 1)。

表1 2003~2012年

从表1可以看出,我国高山杜鹃研究文献以资源及应用为主题的最多,共30篇,说明资源及应用在杜鹃科研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已成为学者研究的重点;基础研究和综述有28篇,可以看出基础研究类的科学研究比较均衡; 其他分支学科的研究文献占总文献量均小于10%。总结出学者更侧重于资源及应用研究,学者已经意识到高山杜鹃的资源、应用的研究对开发其经济价值有重大意义,因而这方面的研究占总文献量的13.76%。基础研究占到了12.84%,说明对高山杜鹃的研究不仅仅局限于资源及应用,随着科研水平的提高,研究范围在不断扩大。

2.2 我国高山杜鹃研究趋势分析

从图1可以看出,以高山杜鹃为主题的文献在近几年呈现递增趋势,特别是2006~2009年期间增长迅速,说明学者对高山杜鹃的关注程度和研究力度在加强。近10年间,仅2003年、2006年发表的文献低于10篇,其他年份都多于10篇。从整体趋势看,对高山杜鹃研究呈现上升趋势,但2005~2006年及2011~2012年期间,对高山杜鹃研究的趋势有所下降,说明在此期间,学者将杜鹃花的研究转向了其他方向。

图1 高山杜鹃文献分布曲线

2.3 高山杜鹃文献的年限分布

统计结果表明,2003~2005年共发表高山杜鹃研究文献38篇,占文献总数的17.43%,主要集中在资源及应用、发展现状、育种研究和基础研究,说明2005年以前我国学者对高山杜鹃的研究存在严重的局限性; 2006~2008年发表论文45篇,占文献总数的20.64%,仍集中在资源及应用和基础研究方面。在群落特征及保护和组织培养技术方面,高山杜鹃的研究文献数量有了明显的增长。2009~2012年发表论文136 篇,占文献总数的62.38%。从表2中得出,2009~2012年发表的文献是2006~2008年的3倍多,仅新的分支学科研究就多了11篇,说明2009~2012年,我国学者对高山杜鹃的研究不仅仅是局限在几个方面,已经向更多的领域扩展,形成更加多元的体系。新的分支学科研究的增加说明我国开始对高山杜鹃进行细致的研究,为高山杜鹃的开发提供条件和基础,从而带动其他方面的研究发展。2009~2012年的综合研究比2003~2005年增加了3.5倍多,集中在群落特征及保护、资源及应用、观赏性状、药用研究、激素对其的影响、组织培养技术、基础研究方面的增长。

2003~2012年间刊载高山杜鹃研究的文献的期刊有218种,按载文量统计,其中刊载6篇以上(包含6篇)的期刊有3种,共计发表论文44篇,为核心区,核心区期刊占总期刊的2.16%,发表的文献占总文献量的20.18%,说明如果高山杜鹃的研究者仅检索列出的这几种刊物是不能全面了解高山杜鹃事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的。其余的174篇高山杜鹃研究的文献分散于136种期刊上,其中载文量3~5篇的期刊有9种,发表论文为36篇,为相关区,相关区期刊占总期刊数的6.47%,发表的文献占文献总数的16.51%; 载文量为1~2篇的期刊有127种,发表文献138篇,为离散区,离散区期刊占期刊总数的91.37%,发表的文献占总文献的 63.30%。

2.4 高山杜鹃研究文献类型及来源

2.4.1 文献类型。从中国知网来看,期刊论文占91.28%;学术论文占8.26%;会议文献占0.46%。有关论文主要发表在中国花卉报、中国花卉园艺、安徽农业科技、中国花卉盆景、河北农业大学学报5种期刊上。

表2 高山杜鹃文献的主要期刊分布表

2.4.2 文献来源分析。从表3可见,中国花卉报、中国花卉园艺两种期刊发表文献在10篇以上,均占文献总数的16.97%。我国对高山杜鹃的研究文献发表总数在3篇以上的期刊有12种,有关高山杜鹃研究的高水平论文发表量偏少,其中,园艺学报、北方园艺这类核心期刊的发表数量远远少于普通期刊的发表数量。

表3 高山杜鹃文献离散表

表4 高山杜鹃主要研究机构分布

这些机构中,发表1篇论文的有15家机构,具有一定的偶然性,而发表2篇关于高山杜鹃的论文有14家机构,发表2篇以上的有11家研究机构,则表明作者及所在单位具有主动研究高山杜鹃的积极性,甚至作为课题对高山杜鹃进行过专门研究,在此只对发表 2 篇以上论文作者所在机构进行分析。按第一作者发文单位性质进行研究机构类型统计,发现高山杜鹃文献绝大多数来自教育及科研单位。统计文献共218篇,发文量居前 3位的单位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园艺作物研究所(9 篇)、河北农业大学(7 篇)、贵州省科学院(7 篇)、甘肃农业大学 (5篇)。

3 结论

纵观近10年有关高山杜鹃的研究,不管在宏观领域还是微观领域国外都有比较深入的研究,而国内高山杜鹃的研究主要涉及高山杜鹃资源及应用、发展现状、育种研究和基础研究等领域。近年药用研究、遗传多样性、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色素稳定性、品种变异、抗旱性等方面的研究也开始受到重视。其中在这些领域存在以下问题: 研究的方向和内容不够宽广、研究的层面不够深入、研究的技术力量不够壮大。

我国有着灿烂的花文化,杜鹃作为我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也有着悠久的历史。随着国际之间科技合作交流的日益增强,我国园艺科技工作者应该在充分利用国内高山杜鹃资源的基础上大胆进行技术创新,培育出具有我国特色的高山杜鹃品种,使高山杜鹃在我国生态环境建设中得以广泛应用。

[1]冯正波.野生杜鹃花迁地保护适应性评价[J].云南植物研究,2004,26(5):497-506.

[2]陈训,巫华美.中国贵州杜鹃花[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13.

[3]冯国楣.中国杜鹃花[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 1-3.

[4]李倩,肖建忠,李志斌,等.高山杜鹃花芽分化临界期生理生化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9(1):47-49.

[5]李志斌.高山杜鹃栽培技术研究[J].中国花卉园艺,2005(6):22-23.

[6]李志斌,白霄霞,李萍.高山杜鹃将成为我国高档园林绿化的新宠[J].中国绿化,2007(1):21-23.

[7]杨汉碧,徐克学.中国杜鹃花属高山杜鹃亚组的数量分类研究[J].植物研究,1983,7(3):75.

[8]李久林,廖凤林.百里杜鹃林马缨杜鹃种群结构和动态研究[J].贵州科学,1997,15(1): 64-69.

[9]叶居新.中国的猴头杜鹃矮林[J].武汉植物学研究,1994,12(2): 170-174.

[10]黄茂如.杜鹃花[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4.

[11]李娟,陈训.贵州百里杜鹃保护区杜鹃属植物及其园林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6):2483-2485.

[12]耿玉英.中国杜鹃花解读[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5.

Analysis on the Literature in Research Status and Development Trend onRhododendronhybridsin China During 2003-2012

Wang Haixia, Wu Tong, Xing Zhen, Lu Shuhui*

(Agricultural and Animal Husbandry College of Tibet University, Linzhi, Tibet 860000)

Research Status onRhododendronhybridsin China were investigated to provide

for Development Trend onRhododendronhybrids. The research literature on Dynamic and hot content in China were analyzed by bibliometric statistical method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nearly 10 years of research onRhododendronhybridsoverall upward trend, but the study between 2005 and 2008 shrank somewhat, which may be related to Rhododendron hybrids on market development. Document type to journal articles, accounting for 91.28%; while 8.27% papers. Flowers are mainly Chinese literature sources reported that the China flower gardening, and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terature accounted for 20.18% of the total, which accounted for 11.48% of China Flower reported. Top ten hot contents of the study were the basis of research, community characteristics and protection, breeding research, resources and applications,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rnamental characteristics, development status, tissue culture techniques, the impact of hormones.

Rhododendronhybrids; Research Status; Development Trends; Analysis on the Literature

2014-11-08

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藏园林植物生态环境效益定量研究(A09036)

汪海霞(1990-),女,在读研究生,主要从事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的研究,E-mail:358789861@qq.com;*通讯作者:禄树晖(1973-),男,副教授,主要从事园林植物、园林规划设计的研究,E-mail:244437211@qq.com。

S685.21

A

DOI.:10.13268/j.cnki.fbsic.2015.02.038

猜你喜欢
中国花卉杜鹃花杜鹃
杜鹃红
待到杜鹃花开时
杜鹃
杜鹃花
百里杜鹃百里歌
百里杜鹃
哦,杜鹃花!
2012年1~12月中国花卉出口省市海关统计
2012 年1~12 月中国花卉进口额月度走势
2013年1~12月中国花卉出口省市海关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