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病源候论》现代研究概况

2015-01-25 03:28李青青赵京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5年11期
关键词:病源病因病机

李青青,赵京生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北京 100700)

《诸病源候论》现代研究概况

李青青,赵京生△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北京 100700)

《诸病源候论》集隋以前医学之大成,为我国现存最早的病因病机专著,对后世影响极大,其现代研究成果丰富。因其著作性质、研究视角大多集中于中医基础理论及临床运用方面,但结合《病源》成书时代背景及针灸相关内容方面研究稍显薄弱,可在此思路上进一步深入挖掘。

《诸病源候论》;现代研究;综述

《诸病源候论》(以下简称《病源》)作为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全书50卷,分71门,共载病候1739候,自问世以来对中医学发展影响巨大,具有相当的学术地位及研究价值,后世研究成果颇丰,笔者通过整理近30年《病源》相关的现代研究文献,发现目前关于《病源》的研究篇幅主要还是集中于基础理论研究及中医临床运用等,故此针对这部分内容进行重点回顾与探讨。

1 基础理论研究

整理目前与《病源》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大致可分为病因病候、藏象、诊法、治法等理论研究以及《病源》特色的养生方导引法研究等几部分内容。

1.1 藏象理论研究

有学者讨论《病源》对脏腑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的认识,《病源》对膀胱的描述明确了膀胱对津液的藏和出的作用机制,将膀胱的气化功能归入人体精微物质化生系统,同时揭示了心包的基本功能,提到心包为混神者,即将魂魄意志等甚至活动化为人身之神,统归入心[1]。还有[2]提出《病源》丰富和发展了传统的藏象理论,分别对五脏生理病理功能展开论述。

1.2 病因证候研究

有对《病源》病因学成就的总结分析,张志峰[3]对《病源》所载病因的论述作了粗浅分析,从六淫致病、七情食劳、金刃跌仆、毒邪为患等4个方面展开讨论,认为当今学者应该重视《病源》中关于病因的诸多创见;有专门的饮食致病病因学分析[4],并有相当一部分学者针对《病源》中毒邪致病进行了深入探讨,如彭芳胜[5-6]对《病源》中的毒邪病因证候进行分类整理研究,朱爱松[7-9]研究《病源》中“毒”的病因病机证候,提出正气不足是“毒”邪发病的内在根源,“毒”邪侵袭是发病的重要条件,毒邪侵袭导致气血阴阳的失调是脏腑病变的根本原因,也是脏腑病变的前提条件,并得出有关毒邪致病的常见症状有疼痛、烦闷、肿痈、生疮、下利、发热、出血的结论。潘桂娟[10]63认为,《病源》作为中医痰病学术史上发展的重要文献,以张仲景痰饮为基础,首次将痰与饮分开论述,并将痰饮病病证进行分类,专论痰饮病病因病机,指出了因病生痰和因痰生病的病因病机特点,揭示了痰病其候非一的特点。

1.3 诊法理论研究

靳士英[11]认为,《病源》无腹诊之名而有腹诊之实,从腹痛、腹胀、腹水、急腹症、腹部包块这几方面加以分析讨论,并总结归纳出腹部检查诊断的主要方法;杜松[12]500总结《病源》中有关面部官窍望诊法理论内容;邹世洁[13]通过频数统计的方法,比较《病源》与《千金方》中所述舌象特点,认为当时舌诊的发展仍属于初步阶段。

1.4 治法理论研究

张志峰[14]通过《病源》中涉及治疗的条文探析,发现书中所采用的方药、针灸、外治、导引、养生等措施丰富,而且论治精炼、侧重确立治则、治法灵活多样,并形成未病先防、既病早治、已病随证而治的治疗观;王继红[15]总结《病源》的治疗特色,主要是弃方药而推崇内病外治,重“养”轻“治”,重“扶正”轻“祛邪”,崇尚《内经》中“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学术思想。

1.5 养生导引研究

养生导引法是古代防病治病的一种自我保健疗法,文献典籍对其记载颇多,尤其是《病源》不载方药,专载养生导引法而独具特色。丁光迪[16]著《诸病源候论养生方导引法研究》一书,全书设导论与分论两部分,导论包括养生、导引、行气、按摩、存想等内容,为作者多年研究养生导引法的指导性论述;分论为《病源》中156个病候的具体养生方导引法的研究,其中包括原文、校注、语译、按语4项,特别是按语的内容,囊括了作者对养生导引法的探讨、应用与研究,很有实用价值与指导意义。刘峰[17]忠实还原《病源》中所载导引法操作并加以明确说明,在此基础上,还对其中的特点进行了初步探讨,从三调的内容和操作的直观化入手落实可操作性,分列调身、调息、调心的操作要领,并运用影像资料的演示加以表达。

还有不少学者专门针对各个病症,如感冒、风偏枯、便秘、肠易激综合症、慢性肝病、心腹痛、腹胀、腰痛、积聚、虚劳、胃痛、气病等整理其相关条文内容,介绍或编创导引功法治疗相关疾病,彰显中医治疗常见病的特色。

2 临床应用研究

众多研究者从临床角度出发,展现了《病源》这本著作的临床实用价值,包括中风、虚劳、痹病、消渴、伤寒、疫疠、热病、温病、黄疸、痰饮、肺胀、血证、麻风、毒病、小便病、不孕、鼻病、肿瘤、血吸虫病、神志病等多种疾病都有涉及,对《病源》在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伤科、精神科、五官科等各科疾病中的医学成就也作出总结。

2.1 临床专病研究

如《病源》对于黄疸病的内容论述非常丰富,在研究黄疸病发展史方面具有重要价值,首列急黄候、阴黄候、犯黄候和胎疸候,这些理论对于黄疸的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18]。唐仕勇[19]整理《病源》中论述“血候”的相关内容,包括吐血、咳血、尿血、便血、阴道出血、肌衄、鼻衄、眼出血、牙齿出血、舌出血等。陆志强[20]对《病源》的血病诊治思想进行探讨,在论述血病病因时强调火热的致病作用并分虚实,还认为各种原因的伤血动气是引起血病的关键,提出脏腑受病,则其对于血的统、藏、摄功能失调,导致气血逆乱,血病丛生。周聪和[26]张敏[21]就《病源》妇人杂病诸候中关于“无子候”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思路进行探讨,以提炼清晰的理论框架,对无子候的致病因素、临床治疗及养生调摄进行了具体分析,以指导临床。田丙坤[23]程磐基[24]从文献角度分析了《病源》的外感热病分类,认为其在《素问·热论》、《伤寒论》、《金匮要略》及《脉经》基础上还有所发挥,结合临床表现、病因病机、辨证论治3个方面探讨了其对外感热病的贡献。程磐基还谈及其学术渊源及对后世的影响。

2.2 临床专科研究

曹烨民等[25]认为,《病源》基本涵括了中医外科疮疡、皮肤病、痔瘘以及外伤等方面的常见病,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当时外科学的发展面貌,可以通过该书掌握隋代外科学发展水平,了解该时期外科学方面的成就。

郭振球[26]全面论述了本书在妇科学上的成就,对妇人杂病经水诸候、将产难产产后病诸候、带下漏下崩中诸候、妊娠无子诸候等证候的病因病机做了归纳整理和比较研究。

周聪和[27]认为,《病源》不仅荟萃群说,首次将男科病分证别候,而且遵循《内经》理论,比较深刻地阐述了各候的病因病机,是中医男科的重要文献,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发扬。

高中樑[28]认为,《病源》有关儿科学内容是较为全面的,它总结了隋代以前儿科学发展的经验,反映了隋代儿科学发展水平,后世儿科学的全面发展就是在此基础上前进的。

黄健[29]分6个方面简要阐明《病源》在精神病学发展上所取得的成就,如用气血论丰富和发展了中医精神病病机学说及临床辨证分型;系统地提出了按内、外、妇、儿的临床特点进行划分的方法,使古代精神疾病的分类渐趋合理;对现代某些精神疾病亦有一定认识,如详细记载了因服石及酒精中毒所导致的精神障碍,以及系统描述了脚气病出现的精神障碍体征等。还有不少学者从基础理论角度,探讨了《病源》的相关学术思想。

2.3 针灸学内容研究

魏稼[30]从经络理论、五脏中风、小儿养护、灸治急重症等4个方面总结了《病源》的针灸学成就;马骏[31]专门探讨了《病源》之小儿灸法。欧阳春[32]初步分析了《病源》中关于针灸治疗时机的选择,但较之魏稼研究基本上无实质发展。尹改珍[33]等考析灸背俞治疗五脏风,强调区别真中风与类中风,指出巢元方急灸背俞穴治疗五脏风的理论背景与意义成词松[34]等对《病源》中的经络病机进行梳理,统计出经络病机在该书条文篇幅占有比例大、涉及病种多,通过比较研究指出《病源》中的经络病机理论不仅严格秉承于《内经》还富有创新,对后世医学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3 讨论与展望

从历史纵向角度来看,多年来无论在历史、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等领域,学者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探索研究颇为全面系统,惟独在医学领域,未免相形见绌,既有研究也往往浅尝辄止,对这一时期的医学研究几乎仍是一个历史性的空白。《病源》成书于隋,作为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因其著作性质所定,学者们的研究视角多集中于《病源》的临床运用及基础理论研究方面,而其特有的专载养生导引法,也使之成为养生导引方面的研究热点。自《内经》奠定了中医经典理论,晋唐时期则为经典理论发展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病源》成书年代、载述内容及学术影响决定了其对认识这一时期的中医经典理论和应用发展仍为连城之璧,有待更为深入而系统的发掘研究。

目前对《病源》中针灸理论的研究,已初步体现该书在针灸相关内容方面的应用和意义,但还处于基础阶段,仅仅对《病源》中出现的针灸内容作片段分析,没有从源流纵横上进行深度剖析及对比研究,缺乏更全面、系统、深层次的挖掘,从而使《病源》在针灸领域的学术价值一直处于偏废状态。其实,研究《病源》针灸理论不仅能进一步彰显《病源》本身的学术成就和价值,还能从针灸理论历史发展角度出发,为研究隋以前针灸理论发展状况提供参考。

[1]王旭东,尚良翠.《诸病源候论》对膀胱、心包功能的认识[J].中医研究,1991,3:13-14.

[2]魏守建.《诸病源候论》对五脏生理病理的认识[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0,2:7-8.

[3]张志峰.《诸病源候论》病因学成就探析[J].中医杂志,2011,20:1723-1725.

[4]郭丽娃,黄健.《诸病源候论》饮食致病说对中医病因学的贡献[J].北京中医药,2009,8:599-601.

[5]彭芳胜.《诸病源候论》对毒邪病因学贡献[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4,S1:25-27.

[6]彭芳胜.论《诸病源候论》对毒邪病病因证候学的贡献[J].中医药导报,2012,6:17-19.

[7]朱爱松.《诸病源候论》有关“毒”的病因病机证候学理论研究[D].沈阳:辽宁中医药大学,2009.

[8]朱爱松,郑洪新.《诸病源候论》中有关“毒”的病因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6:1501-1502.

[9]朱爱松,郑洪新.《诸病源候论》中“毒”所致病证的症状数据分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7:1926-1928.

[10]潘桂娟,金兰香.论《诸病源候论》对中医痰病学术发展的贡献[J].中国医药学报,1996,1:9-11.

[11]靳士英.《诸病源候论》和中医的腹诊[J].云南中医杂志,1982,6:5-9.

[12]杜松,张玉辉.《诸病源候论》面部官窍望诊理论探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3,5:491-492.

[13]邹世洁,邹外一.《诸病源候论》、《千金方》舌象特点探讨和比较[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8,7:488-490.

[14]张志峰,姚浩敏,严世芸.《诸病源候论》治疗观探析[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9,11:2371-2373.

[15]王继红,柴铁劬.《诸病源候论》的论治特色及对推拿学发展的影响[J].陕西中医,2008,5:613-614.

[16]丁光迪.诸病源候论养生方导引法研究[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5.

[17]刘峰.《诸病源候论》导引法的操作还原及其特点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

[18]毕丽丽,艾华.《诸病源候论》对黄疸研究贡献探要[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8,12:57-58.

[19]唐仕勇.《诸病源候论》“血候”初探[J].中国医药学报,1999,3:10-12.

[20]陆志强.“诸病源候论”血病诊治思想的探讨[J].中医药学报,1990,2:12-14.

[21]周荣,张敏.《诸病源候论·妇人杂病诸候》中“无子候”探析[J].四川中医,2011,12:30-31.

[22]张建伟.《诸病源候论》不孕文献研究与临床应用[J].中医文献杂志,2008,3:15-17.

[23]田丙坤.《诸病源候论》对外感热病的贡献[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9,1:10-12.

[24]程磐基,张再良,刘俊.《诸病源候论》外感热病析[J].中医文献杂志,2002,4:28-30.

[25]曹烨民,赵小英.从《诸病源候论》看隋代的外科学水平[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91,8(4):8-9.

[26]郭振球.《诸病源候论》在妇科学中的成就[J].中医函授通讯,1989(4):26-27.

[27]周聪和.浅述《诸病源候论》男科学术成就[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0,9(4):14-15.

[28]高忠樑.《诸病源候论》对儿科学的贡献[J].上海中医药杂志,1988,12:39-40.

[29]黄健.《诸病源候论》对中国古代精神病学发展的贡献[J].中华医史杂志,1994,24(4):207-210.

[30]魏稼.巢元方的针灸学成就初探[J].江西中医药,1985(4): 42-44.

[31]马骏.巢元方论小儿灸法[J].黑龙江中医药,1991(3):43-44.

[32]欧阳春.初探巢元方针灸治疗时机的选择[J].针灸临床杂志,1996(12):8-9.

[33]尹改珍,等.隋·巢元方“灸背俞治五脏中风”说考析[J].中医药学刊,2003,21(7):1134-1157.

[34]成词松,诸毅晖.《诸病源候论》经络病机窥略[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2):3-6.

Overview of Modern Approaches in Zhubing Yuanhou Lun

LI Qing-qing,ZHAO Jing-sheng△
(Institute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Beijing 100700,China)

Zhubing Yuanhou Lun as a great work of TCM before Sui Dynasty,is the earliest specialist literature in cause of disease and pathogenesis and has a overwhelming influence on later development.In the last three decades,abundant research achievements,especially in the fields of basic theory of TCM and clinical research have been acquired. However,historical value and acupuncture researches in Zhubing Yuanhou Lun,particularly in basic theory are obviously deficient,which simultaneously provides a new angle of view on research in Zhubing Yuanhou Lun.

Zhubing Yuanhou Lun;modern approaches;literature review

R2-031

:A

:1006-3250(2015)11-1470-03

2015-03-26

李青青(1986-),女,在读博士,从事针灸的临床与研究。

△通讯作者:赵京生,E-mail:kxy2761@sina.com。

猜你喜欢
病源病因病机
牛子宫内膜炎病因与治疗
老年眩晕患者的病因分析及治疗
Discussion on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from “Cold-dampness and Insidious Dryness”
世界政治乱象的美国“病源”(纵横)
脓毒症的病因病机及中医治疗进展
视疲劳病因及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汉字小门诊系列(六)
通过数学建模形成生命素质“众涵数”确立“数学遗传学”
高血压病中医病机探讨
气虚发热病机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