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报告分析及措施

2015-01-25 07:34李西军赵春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2期
关键词:磺脲波动性低血糖

李西军 赵春华

(河南省洛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河南 洛阳 471003)

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报告分析及措施

李西军 赵春华

(河南省洛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河南 洛阳 471003)

目的 本文提高了48例糖尿病老年患者引起低血糖的病例,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分析了既往48例老年低血糖反应的临床资料。结果 48例发生低血糖患者,临床表现为头晕、肢体无力、心悸、胸闷、出汗、烦躁不安、嗜睡等的占43例,患者发展至意识障碍的占10例。经静脉注射葡萄糖、改善饮食等处理,症状缓解。结论 强调应用降糖药物的老年患者要注意进食情况及降糖药的用法剂量,改变旧观念,树立新理念,严密观察,确保血糖稳定,尽量避免低血糖的出现。

低血糖;老年性糖尿病;分析;措施

低血糖是糖尿病药物治疗当中常见的不良反应,与口服降糖药物和应用胰岛素相关的低血糖发生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年增加。老年糖尿病患者常常对低血糖敏感性的降低,也加大了其出现的风险。在其治疗过程中,常伴有严重的不易纠正的低血糖发生。为降低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的概率及危害,在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低血糖老年患者中选取48例为研究对象,来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报告分析及措施,获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在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低血糖老年患者中选取48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糖尿病相关诊断标准,患者空腹时血糖≥7.1 mmol/L,餐后2 h血糖≥11.1 mmol/L。诊断低血糖的仍需满足以下条件:①低血糖症状;②发作时血糖<2.8 mmol/L;③补糖治疗后症状迅速消失。

1.2低血糖的分类。①严重低血糖:需要旁人帮助的,常有意识障碍,低血糖纠正后神经系统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②症状性低血糖:有症状且血糖≤3.9 mmol/L;③无症状低血糖:血糖≤3.9 mmol/L,且有低血糖症状。40例患者中,2例患者合并丙氨酸转氨酶增高,4例患者患有严重脑出血、脑梗死,4例患者肝硬化,7例患者感染,4例患者心力衰竭、冠心病,16例患者高血压,8例患者糖尿病、肾病。

1.3发病前用药情况:单独应用磺脲类降糖药物的有10例,磺脲类加双胍类药物的有26例,单独应用胰岛素的有8例,磺脲类加胰岛素的有21例。

1.4临床表现:48例患者低血糖发生的时间多为夜间、早晨时过度活动在空腹状态下,其中,有10例患者有意识障碍的现象,43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嗜睡、烦躁不安、全身出汗、胸闷、心悸、肢体无力、头晕等情况。

1.5患者血糖浓度:2例患者血糖浓度为0.12~0.18 mmol/L,10例患者血糖浓度为0.19~1.18 mmol/L,16例患者血糖浓度为2.10~2.16 mmol/L,20例患者血糖浓度为2.16~2.80 mmol/L。

1.6低血糖原因:①过度控制饮食,进食量太少的18例;②因胃肠反应,恶心呕吐、腹泻的5例;③格列苯脲药物有关的低血糖为24例;④不合理联合应用药物的12例;⑤超药物剂量的8例;⑥胰岛素应用方法不当的6例;⑦不规范用药,未及时检测血糖的9例;⑧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的10例;⑨高龄并伴有高血压病、心力衰竭等慢性病的,控制血糖过于严格苛刻的13例。

1.7治疗:48例患者若出现低血糖症状较轻可口服含糖量较高的食物或饮料,在进食碳水化合物的同时给予适量高蛋白饮食。不能口服药物者立即给予40~60 mL的50%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注射,5%~10%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伴严重的伴意识障碍的,尤其是应用长效磺脲类药物时间较长的或中长效胰岛素应用不当所致的低血糖纠正困难,可用10%葡萄糖持续静脉滴注。同时每1~2 h监测血糖1次,依据血糖值及时调整药物治疗。有经济条件的可应用胰高血糖素1 mg肌内注射。同时给予常规治疗如吸氧及应用脑细胞保护剂,补充维生素,纠正酸碱失衡。能进食的鼓励尽早进食,低血糖患者最好是少量多餐。个别上升不理想的或不稳定的,必要时加用激素,使血糖稳定在6~9 mmol/L。

2 结 果

治疗后48例患者均有明显好转。

3 讨 论

低血糖反应是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尤其为老年人更为严重,这与老化过程中多种脏器生理功能减退,且对低血糖反应的敏感性逐渐降低有关[1]。老年糖尿病患者必须根据自身情况规律饮食,正确锻炼身体,合理选用药物,尽可能避免优降糖的使用。若药物口服效果不佳时,应该及时选用适合的胰岛素治疗方案。联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较容易地引起低血糖,注意剂量的评估。在老年患者治疗过程中由于低血糖危害较大,有时严重时危及生命,应尽可能预防其发生,做好以下工作。

3.1改变血糖控制理念:血糖严格控制对于减少并发症,尤其是降低微血管并发症的概率具有重要意义。临床治疗中为了改善患者的预后减少并发症,对他(她)们血糖控制较以往更加严格。但必须观察到,低血糖的风险提高来源于控制血糖的严格,血糖波动的幅度也就随即增大。目前认为,血糖控制应包含两个含义:①控制血糖总体水平;②血糖波动性的控制。为了取得最佳的临床效益,不可片面的强调对血糖的严格控制,而忽视对血糖平稳的要求。

3.2血糖平稳:患者血糖不平稳时,很高的波动性导致的低血糖会有非常严重的危害性,所以必须要严格的控制好患者的血糖,尽量降低患者餐后、空腹时血糖的波动性。①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禁止暴饮暴食,同时少量多餐,多吃水果和蔬菜;②治疗药物和药物的使用方式要慎重选择,通常以小剂量开始,根据血糖变化,及时正确合理的调整药物剂量及用法。③在监测血糖下合理应用胰岛素。④选择一种合适的胰岛素输注方式,传统输注的方式是皮下注射式,由于血糖浓度的作用时间和胰岛素作用高峰不是非常匹配,并且不符合胰岛素的分泌模式,导致患者血糖的波动性非常大。胰岛素泵是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方法之一,可以很好的控制患者的血糖,并且减缓低血糖的波动。

3.3胰岛素选取方法:①降低空腹血糖的波动性,以往为补充基础胰岛素分泌,常常睡前注射中效胰岛素。但由于其作用时间不能持续作用24 h,且存在血药浓度高峰,容易发生清晨空腹和夜间低血糖。而长效胰岛素类似物正好弥补上述缺点。②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及超短效胰岛素类似物等,降低餐后血糖的波动性效果较好,具有作用持续时间段、达峰快、起效快等优点,并且餐后血糖和药效高峰的一致性比较好,可以在降低餐后高血糖的同时,又避免低血糖现象。③超短效胰岛素类似物相比于正规胰岛素,餐前皮下注射后,迅速吸收并发挥作用,有效地控制餐后高血糖,且不容易发生下一餐前低血糖。由于是餐前即刻注射,还可以有效地降低餐后血糖的波动性,因此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较好[2-3]。

3.4检测血糖波动的必要性:既往临床上血糖常常手指末端血或静脉血来评价昼夜间血糖的波动性,这种方法局限地评价了全天的波动性。随着医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最近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的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是通过葡萄糖在组织间液的浓度来计算血糖浓度,可以连续72 h对患者的血糖进行监测,评价患者血糖的波动性,并且可以发现导致血糖波动性不断增大的原因。

总之,随着人们对控制血糖更科学化和合理化,低血糖这个糖尿病患者在治疗中常常出现的严重并发症,会得到有效控制,降低其发生率。

[1]俞建洪,章文俊,冼红枫.老年低血糖症临床分析[C].中华医学会第11届内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07.

[2]马新凤.提高老年糖尿病胰岛素治疗患者对低血糖的认知体会[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5):50-51.

[3]冯正仪,戴宝珍,胡雁,等.糖尿病社区老年患者行为疗法的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997,6(3):12.

R587.1

B

1671-8194(2015)012-0122-02

猜你喜欢
磺脲波动性低血糖
您对低血糖的这些看法 原来都是错的
低血糖的5个真相,你都知道了吗?
BMJ:糖尿病患者换药需谨慎,从二甲双胍更换为磺脲类药物增加不良事件风险
基于人民币兑欧元的马尔科夫机制转换的外汇汇率波动性研究
糖尿病患者当心酒后低血糖
磺脲降糖药应该怎么吃
基于沪深300指数的价格发现及波动性研究
磺脲类降糖药你用对了吗
基于SV模型的人民币理财产品收益率波动性研究
棉花市场价格波动性及经济风险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