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免疫疾病中肺部并发症的预防治疗

2015-01-25 06:10:38翟相举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4期
关键词:风湿肺部药物

翟相举

(辽宁省建平县医院 消化内科,辽宁 建平 122400)

风湿免疫疾病中肺部并发症的预防治疗

翟相举

(辽宁省建平县医院 消化内科,辽宁 建平 122400)

目的探讨如何预防治疗风湿免疫疾病中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方法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明确诊断患有风湿免疫疾病患者11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主要针对风湿免疫性疾病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对肺部并发症采取相应的预防治疗。结果观察组中无患者有肺部并发症发生。对照组中有12例(20.34%)患者发生肺部并发症。对照组患者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风湿免疫疾病的基础上,加强肺部并发症预防,可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避免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风湿免疫疾病;肺部并发症;预防治疗

风湿免疫性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具体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以及痛风等。由于大部分风湿免疫性患者存在着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紊乱,而且需要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因此容易发生感染。发病期间会损伤患者的肺部功能,呼吸道感染是其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3]。一旦发生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4]。对此,临床治疗期间,应适当采用药物对患者肺部并发症进行针对性治疗,降低患者出现肺部疾病的概率。本文对风湿免疫疾病中肺部并发症的预防治疗进行探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明确诊断患有风湿免疫疾病患者118例,男68例,女50例,年龄20~78岁,平均(56.7 ±4.34)岁。其中,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46例、骨关节炎30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25例、强直性脊柱炎7例、系统性红斑狼疮5例、痛风5例。将11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9例。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对照组主要针对风湿免疫性疾病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对肺部并发症采取相应的预防治疗。具体预防措施:①经常进行患者教育,强调规范用药的重要性。②提高病房内空气质量,保证病房内空气流通。提高病房内温度,避免温度过低造成患者出现感冒等症状。③普及安全知识。告知患者正在使用的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不良反应,在用药期间注意预防感染。患者出病房前应戴口罩,避免与有呼吸道感染的人密切接触,特别是肺结核等疾病患者,以避免外界空气中的细菌对肺部造成损伤。④对患者进行肺部并发症的预防性应用抗菌消炎药及化痰药。预防用药物采用超声雾化吸入的形式进行临床治疗,以降低患者肺泡出现概率。⑤治疗期间采用叩击、震动的方式了解患者的呼吸状况。

1.3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数据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中无1例患者有肺部并发症发生。对照组中有12例(20.34%)患者发生肺部并发症。对照组患者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风湿免疫疾病是一大类病因各不相同但均累及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的疾病。临床上新型生物制剂虽然给风湿病患者带来了福音,但同时也增加了感染的风险,尤其是呼吸道感染。呼吸道感染使风湿免疫疾病活动难以控制,限制了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足量使用,而疾病活动加重又更容易诱发呼吸道感染,形成恶性循环。有效控制呼吸道感染有助于减少风湿免疫疾病患者住院时间,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目前通常认为风湿免疫性疾病及使用免疫抑制剂、肾上腺皮质激素、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是继发感染的危险因素[5]临床研究表明[2],风湿免疫疾病患者发病期间,由于身体免疫力下降,会对患者的器官组织等造成损伤,其中肺部损伤最为严重。因此,肺部并发症是风湿免疫疾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通过本组研究笔者认为,临床治疗风湿免疫疾病时,采用药物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预防肺功能损伤能降低患者肺部并发症发生的概率。本组临床研究发现患者肺部并发症最常见临床症状为呼吸道感染,这与相关报道一致[1-6]。其主要机制为肺泡上、下皮损伤后导致其自身免疫能力下降,引发肺纤维化,肺泡残气量随之增多,进一步增大了末梢阻力,进而导致小气道发生通气功能障碍[6]。有文献报道[7]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对呼吸系统的影响。作者分析150例符合FOX诊断标准的原发性干燥综合征,150例中50例有明显肺部表现,占33.3%,对有肺部表现的50例根据一般临床表现、呼吸系统症状和体征,胸部X检查和肺功能进行分析。呼吸系统症状和体征主要为鼻腔干燥、干咳、水泡音,可发生肺间质纤维化。肺功能损害为小气通道气障碍和弥散功能障碍。胸部X线检查为肺间质纤维化、肺不张、胸膜肥厚、肺纹理增多和肺部渗出性病变。本组研究,由于风湿病出现肺部并发症的概率,因病种不同而有所差异。笔者依照患者病情的具体情况,对患者进行化痰以及抗生素药物合理的预防使用,同时采取超声雾化的有关治疗。超声雾化可以使药物对肺泡进行充分的接触,通过抗菌、抗炎、化痰等药物作用对患者进行抗菌消炎治疗,对痰液进行充分稀释,提高支气管纤毛活动,从而快速的将痰液稀释并且将其排出,使病毒、细菌的繁殖得到降低,同时根据个体差异按照患者的实际病情对药物的使用量进行调整。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原发疾病的基础上进行肺部并发症预防用药,对照组患者单独使用药物治疗原发疾病,两组患者的肺部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0例,对照组12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笔者认为采用药物进行肺部并发症干预治疗,可降低风湿免疫疾病患者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有学者指出[3-5],通过改善患者病房环境、提高患者自我防范意识、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治疗,可预防患者出现肺部并发症,本组研究结果与相关文献研究报道一致。

综上所述,在治疗风湿免疫疾病的基础上,加强肺部并发症预防,可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早期进行胸部X线平片或CT检查是发现肺部并发症的有益检查,可早期诊断,早予治疗,防止病变恶化、导致纤维化、合并感染、呼吸衰竭等[8]。

[1]吴秀.风湿免疫疾病中肺部并发症预防及护理体会[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12):56.

[2]张学武.风湿免疫疾病中肺部并发症的预防治疗[J].现代养生,2014,2(1):73.

[3]徐小玲.风湿免疫疾病中肺部并发症的预防及临床护理观察 [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6):668-669.

[4]孙汉臻.风湿免疫疾病中肺部并发症的预防治疗及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0):351-352.

[5]韩锋,齐文成,戚务芳.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2): 261-263.

[6]张家会.风湿免疫疾病中肺部并发症的预防及临床护理观察[J].医药前沿,2014,11(7):351-352.

[7]焦志梅,韩晓燕.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肺部表现50例临床分析[J].潍坊医学院学报,2001,23(3):195-196.

[8]谢伟国,姜连,侯昕珩.类风湿性关节炎并发肺间质纤维化23例临床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09,14(10):1328-1329.

R593.2

B

1671-8194(2015)04-0119-02

猜你喜欢
风湿肺部药物
如何选择降压药物?
中老年保健(2021年9期)2021-08-24 03:50:50
不是所有药物都能掰开吃——呼吸系统篇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痛风不是风湿 罪魁祸首在嘌呤
基层中医药(2018年8期)2018-11-10 05:32:00
冬病夏治,巧治风湿骨痛
基层中医药(2018年6期)2018-08-29 01:20:16
重庆市成立中医风湿专科联盟
风湿骨痹口服液急性毒性研究
中国药业(2014年24期)2014-05-26 09: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