蔗糖铁注射液治疗血液透析患者的效果观察

2015-01-25 00:40:43林艳梅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1期
关键词:比容性贫血铁蛋白

林艳梅

(黑龙江大庆市第二医院,黑龙江 大庆 163316)

蔗糖铁注射液治疗血液透析患者的效果观察

林艳梅

(黑龙江大庆市第二医院,黑龙江 大庆 163316)

目的对蔗糖铁注射液在血液透析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效果进行探究,研究其用药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2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患有血液透析的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度贫血患者24例作为研究对象。给予上述患者100毫克/(次•周),1000 mg总剂量的静脉蔗糖铁注射液进行治疗。测定并记录患者的血常规、血清铁蛋白在入选前以及入选后的第2、4、6、8周的变化值。并比较患者入选前和入选后第8周在C反应蛋白、丙氨酸转氨酶、甲状旁腺激素、天冬氨酸转氨酶的含量,以此计算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患者在接受蔗糖铁静脉注射后,机体内的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以及血清铁蛋白等含量增加,但C反应蛋白、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以及甲状旁腺激素没有显著的变化。结论临床应用蔗糖铁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具有良好的效果,且用药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蔗糖铁注射液;血液透析患者,治疗效果

血液透析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之一。它通过将体内血液引流至体外,经一个由无数根空心纤维组成的透析器中,血液与含机体浓度相似的电解质溶液(透析液)在一根根空心纤维内外,通过弥散/对流进行物质交换,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同时清除体内过多的水分[1-2]。血液透析患者常常伴随出现肾性贫血症状,患者机体缺乏铁元素的含量,造成缺铁性贫血症状的出现。而临床医学中针对肾性贫血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相对保守,如促红细胞生成素、铁剂等药物的临床应用等,但治疗效果有限。为此,本文针对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病理特征,探索蔗糖铁注射液在治疗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现将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于2014年2月至2014年9月间收治的患有血液透析的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度贫血患者24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4例,女性10例,年龄在45~66岁,平均年龄为(46±3.2)岁。24例患者在被选中前,已经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时间在1~24个月,平均时间为(1±1.24)年。所有入选患者均呈现为中度贫血伴铁缺乏症状,且无任何患者在入选前接受输血、失血或者铁剂静脉注射等。24例患者在入选前的血红蛋白含量在6~9 g/dL,红细胞比容含量在18%~30%。患者无其他并发症或疾病,如甲状旁腺亢进、肝病、传染病等,符合试验要求。

1.2方法:给予所有患者持续5周的静脉滴注蔗糖铁注射液,用法用量为100毫克/次,2次/周。其总的铁元素补充量为1000 mg。患者在接受上述治疗前,需要进行小剂量蔗糖铁注射液静脉滴注试验,避免发生过敏反应的发生。在5周的治疗期间,患者全部停用口服铁剂,并在入选前使用基因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益比奥治疗,用法用量为每周120~150 U/(kg•次),采用皮下注射,在患者入选后,依旧维持特定的促红素剂量。同时,随着患者血红蛋白达到目标值110 g/L后,将基因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益比奥的含量降低25%。

1.3治疗评价标准:本次试验主要对比分析入选前和入选2、4、6、8周后,患者在血常规、血清铁蛋白的含量变化,以及患者在入选前和入选后8周后的C反应蛋白、丙氨酸转氨酶、甲状旁腺激素、天冬氨酸转氨酶的变化。采用放射免疫法监测患者的血清铁蛋白以及甲状旁腺激素的数值,依据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比容的变化值,衡量患者在治疗8周后的贫血治愈率。贫血治愈效果共分为显效、有效、改善以及无效4个指标。其中总有效率是显效率与有效率的叠加。显效是指患者接受治疗后,血红蛋白增长不低于20 g/L,红细胞比容不低于0.1;或者血红蛋白值达到100 g/L,血红细胞比容达到0.2的水平,患者贫血症状消失;有效是指患者在接受治疗后,血红蛋白增长不低于10 g/L,红细胞比容不低于0.05,患者贫血症状显著改善;改善是指患者治疗后血红蛋白以及红细胞比容均有所增加,但增加值有限,低于有效指标的最小值,患者贫血症状得到改善;无效是指患者治疗后,血红蛋白以及红细胞比容无显著改变,患者贫血症状没有改善,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3]。

1.4统计学处理:本文研究生数据均有统计学软件SPSS15.0进行统计学处理。其中计量资料由表示,并用t检验比较组间差异;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并用检验比较组间差异。检验标准为P<0.05代表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24例患者在入选前,其丙氨酸转氨酶以及天冬氨酸转氨酶的水平均低于80 U/L,C反应蛋白低于20 mg/L、甲状旁腺激素低于500 pg/mL。经过蔗糖铁注射治疗8周后,患者上述指标并无显著性改变。在采用促红素和蔗糖铁注射液联合治疗后,患者的血清铁蛋白以及血红蛋白均有所增长。其中在入选前、治疗后2、4、6、8周时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分别是(7.61±0.82)、(8.01±1.21)、(8.99±0.96)、(10.83 ±1.98)、(10.76±1.49)g/L,在这几个时间点患者的血清蛋白水分分别是(113.89±29.34)、(276.64±104.38)、(508.86±50.97)、(329.87±145.82)、(198.21±73.41)ng/mL,红细胞比容分别是(25.98±4.07)%、(25.11±2.09)%、(33.29±3.58)%、(36.57± 8.04)%、(35.87±4.84)%,患者在治疗后4、6、8周时,与入选前相比,患者红细胞比容水平有显著性变化,血清铁蛋白以及血红蛋白等均有显著性改变,治疗后4、6、8周的上述三项指标的水平与入选之前指标水平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

2.2经过蔗糖铁注射液治疗,血液透析患者中度贫血症状显著改善,其中共有20例患者效果为显效、4例患者治疗效果为有效,本次试验总有效率达到100%。治疗期间共有2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1例患者为头痛,另1例为低血压。但经过治疗后,痊愈。

3 讨 论

血液透析患者常伴有肾性贫血,若长时间得不到治疗,会诱发患者心肌缺血、左心室肥厚、心力衰竭等症状,危机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蔗糖注射液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过程中,患者机体内的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以及红细胞比容等水平均会有所上升,从而显著缓解和改善患者贫血症状[4]。本次试验证明,蔗糖铁注射液不易诱发患者不良反应,和对患者机体造成二次伤害,同时能够帮助维持患者机体内血清铁蛋白含量的正常值。临床医学试验证明了蔗糖铁注射液在治疗血液透析患者方面具有重要的医学价值,因此在临床医学中,值得推广应用。

[1]朱开颜,毕春艳.蔗糖铁与力蜚能联合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0,5(18): 159-160.

[2]郭齐,王群.蔗糖铁注射液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临床观察[J].河北医学,.2011,17(12):1567-1570.

[3]朱征西.蔗糖铁注射液治疗老年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4):5401.

[4]姚丽,赵连爽,魏丹丹.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疗效分析[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0,51(12):3.

R459.5

B

1671-8194(2015)11-0142-02

猜你喜欢
比容性贫血铁蛋白
铁蛋白:疫苗设计新平台
科学(2022年4期)2022-10-25 02:43:32
肾性贫血治疗的研究进展
红细胞比容与冠心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红细胞比容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甲状腺功能减退性贫血36例临床分析
西南军医(2016年1期)2016-01-23 02:22:18
中西医结合治疗尿毒症早期肾性贫血20例疗效观察
新型天然纳米载体——豆科植物铁蛋白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羊乳中的乳铁蛋白
火药比容标准物质的研制
火工品(2013年3期)2013-10-11 07:46:04
腐蚀条件对电极箔性能的影响
科技传播(2011年16期)2011-09-22 02:4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