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光农业与城乡一体化的互动效应分析
——以陕西汉中为例

2015-01-24 05:22王琴梅
关键词:观光农业汉中市城乡

王琴梅,刘 茜

城乡差距一直是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的主要障碍,解决城乡差距问题也是今后和谐社会构建中的重要任务。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地指出了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在于实现城乡一体化[1]。那么,怎样才能实现城乡一体化、形成城乡互动的局面呢?20世纪 70年代,国外学者普林斯顿(Preston D,1975)首次对城乡之间相互作用进行了定义,他认为城乡通过人、商品、资本的运动、社会交易、行政和服务的供应等来互动[2]。古德(Gould W.T.S,1985)则认为人、商品、技术、货币和思想的流动才是城乡之间的相互作用[3]。朗迪勒里(Rondinelli,1985)从物质、经济、人口移动、技术、社会相互作用、服务传递以及政治这七个方面的联系来阐述城乡之间的作用[4]。我国学者范海燕、李洪山(2005)认为城乡互动发展是指通过市场机制,使生产资料(资金、资源、技术)在城乡间、产业间有序流动和优化组合,促使城乡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5]。张建华(2010)认为:新型的城乡形态是新的城乡连接方式和互动机制,具有以非农就业为主、专业化分工和集聚、物质和生活条件显著改善以及农与非农的双重角色特征,农村城镇化、农村城郊化、城中村、都市圈和新农村是反映城乡关系的五个典型新形态[6]。发展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所阐述的城乡一体化的一般路径是:以工业化和城镇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农民工的市民化,并实现基本公共产品供给的城乡均等化,以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达到城乡一体化。本文想要补充的是:对生态资源丰裕、周边大中城市众多、交通条件良好的农村地区如陕西汉中农区,还可以通过发展生态旅游业、观光农业而吸引大量的城市游客来休闲旅游,从而走出一条新的以城带乡、以乡惠城、城乡互动的城乡一体化的路径,而这条路径,也正是我国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的有效路径之一。

一、观光农业与城乡一体化的互动机理分析

1.核心概念界定

(1)观光农业。观光农业萌芽于19 世纪30 年代的欧洲,最早是作为一种人们去农村单纯体味农田野趣的旅游活动。观光农业真正兴起于 20 世纪中后期。这时,随着全球农业产业化的日益发展,现代旅游业也开始尝试与传统农业结合起来,使得传统农园具有观光性质。而后,观光农业作为一种新型交叉型产业形态开始壮大发展,开始对各国的国民经济作贡献。如今,发达国家观光农业的发展模式已较为成熟,我国也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步伐[7]。那么,什么是观光农业呢?迄今为止,国内外对观光农业的界定尚未统一。Inskeep(1991)在《旅游规划——一种可持续的综合方法》一书中,将农业旅游、农庄旅游、乡村旅游等提法不加区分,认为属于同一概念[8]。Deegan和Dineen(1997)也表示认同。欧盟和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将观光农业定义为发生在乡村的旅游活动[9]。国内学者对于观光农业概念的界定主要从“农”和“旅”两个方面进行。侧重“农”的学者如郭焕成等(2000)[10]、赵春雷(2001)[11]认为,观光农业是一种兼具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经济附加值和保护乡村自然文化景观的农业开发形式。侧重“旅”的学者如周晓芳(2002)[12]、应瑞瑶等(2002)[13]认为,观光农业是一种以旅游者为主体的旅游形式,同时又能满足游客对农业景观和农产品的需求。

本文对观光农业的界定是:以农业生产为基础,把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的交叉型产业,也是一种高效农业[14]。

(2)城乡一体化。城乡一体化的思想最早是由英国城市学家埃比尼泽·霍德华(Ebenezer Howard)提出的,他在 1898年出版的《明日的田园城市》一书中写道:“用城乡一体化的新社会结构形态,来取代城乡对立的旧社会结构形态”[15]。他认为,应该建设一种城乡结合的理想城市,它兼有城市和乡村的优点。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城市学家刘易斯·芒福德(Lewis Mumford)也提出:“城与乡,不能截然分开;城与乡,同等重要;城与乡,应当有机结合在一起”[16]。国内对城乡一体化的认识主要有以下五种视角:第一种是从制度层面,如张强(2012)认为,城乡一体化是解决城乡之间差距问题,实现现代化的社会公平意义上的“城市化”[17]。第二种是从发展的角度,如张峰(2011)认为,城乡一体化是一项社会变革,是为了破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缩小农民和市民的差距,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经济、社会、文化等可持续发展[18]。第三种是从整体与局部的角度,如常燕等(2010)认为,城乡一体化涉及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文化生活、空间景观等各个方面,目的是为了打破城乡壁垒,消除城乡差别[19]。第四种视角是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来解释城乡一体化,如李冰(2014)认为,城乡一体化是在生产力水平高度发达的基础上,统筹经济、社会、生活,充分发挥城市与乡村各自优势,逐步形成农民和市民平等、共享发展成果的和谐社会结构[20]。

综合以上观点,本文将城乡一体化界定为:是在生产力水平发展到一定高度的条件下,城市与乡村实现结合,以城带乡,以城补乡,互为资源,互相服务,以达到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多方面的协调发展[21]。

2.观光农业与城乡一体化的相互作用机理分析

观光农业的出现和发展有利于推动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反过来,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也将使得观光农业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1)基于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理论的分析。马克思和恩格斯将消除城乡对立局面后的城乡关系定义为“城乡融合”。他们指出,城乡融合就是“结合城市和乡村生活方式的优点而避免两者的偏颇和缺点”。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城乡融合的观点,观光农业改变了传统的城乡对立的状况,追求城市与乡村在经济、社会、环境、文化等方面的协调统一,有利于城乡最终融合;而加大城乡交流、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势必会完善农村软、硬件设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为发展观光农业提供有力的条件。可见,两者是相互作用、相互推动的。

(2)基于田园城市理论的分析。1898年,英国人霍华德提出了田园城市理论。他于 1898年出版了《明日:一条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1902年再版时改名为《明日的田园城市》[15]。他在序言中说:“城市和乡村都各有其优点和相应的缺点,城市和乡村必须成婚,这种愉快的结合将迸发出新的希望,新的生活,新的文明”。那么,什么是田园城市?田园城市的形成与观光农业和城乡一体化又是什么关系呢?霍华德认为,田园城市是一种兼具城乡优点的理想城市,是城市和农村的结合。根据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观光农业与城乡一体化的互动过程,正是田园城市发展的理想路径之一。田园城市正是通过发展观光农业而实现的城乡一体化的最终阶段。观光农业具有的生态功能,可改善城市环境,建立起城市与乡村一体化的生态系统;而通过城乡一体化的带动作用,实现城乡互补,建立起“田园城市”。

(3)基于空间模型理论的分析。加拿大学者麦基(T.G. McGee)根据对亚洲一些国家的研究,于1989年提出了“Desakota”概念,Desa指乡村,kota指城市,Desakota即城乡一体化区域,它是一种以区域为基础的城市化现象,其主要特征是高强度、高频率的城乡相互作用,促使农业和非农业有机结合,这就淡化了城乡差别。这种方式实质是城乡统筹和一体化发展的典型表现[22]。根据麦基的空间模型理论,观光农业就是一种高强度、高频率的城乡相互作用方式,它作为沟通连接城乡的有效方式,除了为城市人提供休闲娱乐、亲近大自然的场所,也将城市人的生活习惯、文化观念带到农村,大大促进了城乡之间的交流,能够有效实现城乡互助、城乡一体化。

(4)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分析。1980年3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世界自然保护基金会(WWF)、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三者共同发布的《自然保护大纲》中首次正式使用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并定义为:“改进人类的生活质量,同时不要超过支持后续发展的生态系统的能力”[23]。根据可持续发展理论,发展观光农业可实现城乡在环境、人口、文化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同时,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能够为农村带来大量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通过城乡交流沟通,拉动消费、扩大内需,从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观光农业与城乡一体化的互动过程,可以有效地实现城乡的可持续发展。

(5)基于共生理论的分析。共生原本是一个生物学概念,最早是由德国生物学家德贝里(Anton DeBary,1897)提出,指不同种属的共生单元在一定的共生环境中按照某种形式形成的某种关系[24]。该理论用来研究复杂种群之间信息传递、物质交流、能力传导以及合作共生的模式和环境。1998年,袁纯清将此理论引入经济学范畴[25]。根据共生理论,观光农业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过程中,城乡之间互为市场、互为资源产地、互相服务、互相促进、互为环境的关系以及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相一致的关系正是“共生模式”的体现,可以有效缩小城乡差距,形成城乡互动的良性局面。

基于上述理论分析,本文将观光农业与城乡一体化的相互作用机理进一步用图1概括总结如下。

图1 观光农业与城乡一体化的相互作用机理

图1 说明:第一,观光农业具有农业生产的基本功能,农业生产又可分为特色型、生态型和科技型,无论发展哪种类型的农业,都可以促进农业技术的进步与创新,提高农业的附加值;第二,观光农业具有促进农村基础设施改善的功能,能够方便城乡交流,拉近市民和农民的距离,为农村带来新思想、新观念;第三,观光农业具有观光旅游功能,可以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其兼具农业和旅游业的特点,能够融合一、二、三次产业,将农业的功能大大拓展,同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是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新途径;第四,观光农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一方面推动了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缓解城市就业压力,另一方面通过开展观光农业的技能培训,提高了从业人员的素质。

此外,图1还说明:第一,城乡一体化为观光农业提供经济基础,为农村提供配套的基础设施、服务;第二,城乡一体化促使农村产业结构优化,为观光农业提供资金、技术、人才支撑;第三,城乡一体化为农村带来新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从而提升整个农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第四,城乡差距缩小,城市人更愿意去农村享受自然生活,从而促进了观光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汉中市观光农业与城乡一体化互动效应的实证分析

1.汉中市观光农业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概况

(1)观光农业发展概况。汉中市位于陕西省西南部,北倚秦岭、南屏巴山,中部是富饶的汉中盆地,拥有美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特色鲜明的历史文化,是我国生态旅游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之一,素有“小江南”的美誉[26]。全市辖十县一区,面积2.7万平方公里,人口372万,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生态示范建设试点地区。汉中市观光农业起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最初是以钓鱼休闲、品农家菜、赏农家景等为主要内容的“农家乐”形式出现。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逐步形成了以特色农业景观、民俗风情、农家休闲、田园风光、特种动物养殖为主体的休闲观光农业产业体系。截至2013年,汉中市创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15个、市级示范园27个,入园企业88家,实现年销售收入60亿元。

(2)城乡一体化发展概况。2013年,汉中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81.73亿元,比上年增长12.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7.71亿元,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397.68亿元,增长18.6%;第三产业增加值306.34亿元,增长9.5%。全年人均生产总值为25 769元。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分别为 20.2%、45.1%和34.7%。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 976亿元,比上年增长25.1%。2013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22 167元,较上年增加2 340元,人均消费支出14 008元,比上年增加1 007元;农村人均纯收入7 053元,比上年增加872元,人均消费支出5 490元,较上年增加893元。2013年,汉中市常住人口342.5万人,城市化率23.2%,人均绿地面积14.96平方米,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 97.89%。2013年,汉中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01.36亿元,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01.36亿元,农村消费品零售额46.69亿元。

2.汉中市观光农业与城乡一体化互动效应的实证分析

为了验证汉中市观光农业和城乡一体化互动关系,首先确定衡量观光农业与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的变量,再通过两方面变量之间的回归分析模型,分析其关系,最后引入计量经济学的单位根、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分析法,验证二者之间是否保持着一种长期稳定的动态协整关系及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1)指标体系的建立

①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在进行实证分析之前,需要建立评价城乡一体化水平的指标体系。关于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国内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许多学者张峰(2011)[18]、焦必方(2011)[27]、李运祥和陈国生(2010)[28]、郭俊华和高菊(2011)[29]、白永秀(2011)[30]等都根据各自对城乡一体化内涵的不同理解构建了其评价指标体系。本文认为,现有评价体系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两个:一个是西北大学的惠宁等(2012)构建的由城乡经济发展协调度、城乡社会发展协调度和城乡生活发展协调度3个一级指标及12个二级指标构成的评价体系[31];二是复旦大学的焦必方(2011)在充分考虑了指标代表性和数据可得性的基础上,构建的由城乡经济融合、生活融合、医疗教育融合 3个一级指标以及在此基础上得到的 10个二级指标构成的评价体系[27]。

本文主要借鉴惠宁构建的指标体系,同时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并根据系统性、客观性的指标构建原则,对汉中市城乡一体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如下构建:(1)目标层:汉中市城乡一体化水平的综合判断。(2)一级指标:包括经济发展情况(Y1)、社会发展情况(Y2)和生活发展情况(Y3)三个部分。(3)二级指标:包括人均 GDP(元)X1,第二及第三产业增值占GDP比重(%)X2、每千人拥有床位数(个) X3、城乡可支配收入比(%) X4、城乡消费比(%) X5、城乡恩格尔系数比(%) X6、城乡消费品零售额比(%)X7、人均绿地面积(平方米/人)X8、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 (%)X9、城乡居住面积比(%)X10、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占比(%)X11、常住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 X12 12个具体指标。

②观光农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观光农业发展情况主要体现在农业观光收入、观光人次、观光景点数量等。考虑到指标的代表性以及数据的可得性,选择观光收入(Z1)和观光人次(Z2)来反映观光农业发展规模。因为收入是产出情况的直接表现,如果收入大,则意味着观光农业规模大,解决的农村就业人数多,需要投入的资本多。

(2)汉中市城乡一体化水平测算

①数据的获取。汉中市 2001—2013年度的人均GDP、第二、三产业占比等数据来自《汉中市统计年鉴》和《中国城市年鉴》、《陕西统计年鉴》。为了剔除价格因素对 GDP和观光收入等的影响,本文以1991年为基年对相关数据进行换算。

②数据处理。通过对原有指标重叠信息进行整合浓缩,然后降维转化为几个综合指标,形成的综合指标称为主成分。对原有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后,按方差大小排序得到主成分。

表 1 KMO 和 Bartlett’ s 检验

表1为KMO检验和Bartlett球形检验的结果。其中 KMO是抽样充足度的检验,其 KMO值为0.669,说明可以接受因子分析。

将原始数据标准化处理后,再对其进行主成分分析。利用SPSS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三个主成分。其特征值和方差贡献率见表 2。累积方差贡献率为92.397%。变量相关系数矩阵共有三大特征根:7.439、3.094和0.555,它们一起解释了变量的标准化方差的92.397%,因此,前三个主成分提供了原始数据所能表达出的足够的信息。

建立主成分载荷矩阵如表3所示,从矩阵中可以看出,第一主成分在指标3、6、7、8、9、12上的系数较大,体现了每千人拥有床位数、城乡恩格尔系数比、城乡消费品零售额、人均绿地面积、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城市人口密度等指标的变化,反映的是经济发展的程度,因而称第一主成分 Y1为第一主因子,综合全部指标体系的61.988%的信息;第二主成分Y2在指标4、5、10上的系数比较大,体现了城乡可支配收入比、城乡消费比和城乡居住面积比等指标的变化,反映了社会发展程度,为第二主因子,综合全部指标体系信息的25.783%;第三主成分Y3在指标2、11的系数比较大,体现了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占比的变化,因而为第三主成分Y3,为第三主因子,占综合全部指标的4.627%。

表2 方差的总体解释

根据上述结果分析,所有指标可降维为三个主成分,即Y1、Y2、Y3。三个主成分与具体指标之间的关系如下所示:

再将标准化后的变量带入上述三个式子中,得到新的数据,通过表1可以得到三个主成分各自的权重。将各数据带入以下线性方程中,即可得到汉中市城乡一体化水平。

表3 主成分载荷矩阵

③城乡一体化得分。由表4可以看出,汉中市城乡一体化水平总体不高,但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由2001年的-1.36上升到2013年的0.50,2007年上升速度最快,将近达到2.17倍。2009年综合得分为0.60,达到最高水平,之后稳定波动。

表4 汉中市城乡一体化得分

(3)汉中市观光农业发展水平测算

2013年汉中市共建成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9个(勉县勉阳镇黄家沟村、勉县定军山镇诸葛村、西乡县城关镇莲花村、洋县洋州镇巩家曹村、城固县桔园镇刘家营村、汉台区河东店镇花果村、洋县华阳镇红石窑村、佛坪县长角坝镇上沙窝村、留坝县留侯镇闸口石村)。观光休闲农业示范点逐级培育、梯级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营业收入和带动能力稳步提高。观光休闲农业的发展有效延伸了农业产业链,带动农产品加工业、服务业、交通运输业等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来源。表5反映了汉中市2001—2013年观光旅游农业收入及人次发展变动情况,到 2013年,观光收入已经超过100亿元,旅游人次超过2 000万人。

表5 汉中市观光农业发展水平

(4)观光农业与城乡一体化关系的协整回归分析。根据上文对城乡一体化和观光农业变量的设定,建立二者之间互动的线性回归模型。

式中,Y是城乡一体化水平,Z1为观光农业旅游收入,Z2为观光农业旅游人次,e为其他因素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影响。

根据模型(1),Y和 ln(Z1)和 ln(Z2)皆为一阶单整,分别建立Y与ln(Z1)、Y与ln(Z2)的回归模型,对其残差e1、e2进行ADF单根检验,检验结果如表7所示。e1的ADF值为-2.430,〈5%水平临界值-1.978,所以说明Y和ln(Z1)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e2的ADF值为-1.348,〉10%水平临界值-1.601,说明其不存在协整关系。

表6 变量ADF单根平稳性检验

表7 残差ADF单根平稳性检验

(5) Granger因果检验。Y与ln(Z1)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说明观光农业发展与城乡一体化水平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但并不代表二者之间构成因果关系,因此需要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从表8可以看出,ln(Z1)和Y互为因果,这与我们理论分析相符合,说明城乡一体化发展与观光农业相互促进,相互发展。

表8 Granger因果检验

(6)实证结论总结。第一,虽然汉中市城乡一体化水平总体不高,2001年到2005年的城乡一体化得分均为负,但 2005年以后总体上升明显,得分从2005年的-0.06上升到2013年的0.5,而且2006年和2010—2013年的五年中农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率超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率,前者分别为7.4%、21.4%、26.3%、17%和14.1%,后者分别为3.8%、15.5%、17.3%、16.5%和11.8%。第二,观光农业持续发展,观光农业收入由 2001年的2.5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106.1亿元,年均增长14.0 %;观光人次由2001年的230万人次增加到2013年的2 249.8万人次,年均增长24.0%。第三,由协整检验分析得出,观光旅游收入和城乡一体化水平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并且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表明,城乡一体化发展和观光旅游收入互为因果,说明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带动了观光农业的发展,同时观光农业发展也加快了城乡一体化进程。其中的原因就在于: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提高,则城乡差距缩小,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从而更多的农民选择留在农村发展自己的事业,为观光农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同时,观光农业的发展给农村带来新的机遇和商机,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有助于城乡一体化发展。

三、进一步发展汉中市观光农业、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对策建议

既然汉中市观光农业与城乡一体化呈现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因此,今后应该进一步提升观光农业发展水平、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使二者更好地互动。

1.观光农业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建议

(1)增强观光农业的特色,提高观光产品的质量。观光农业发展的成败就在于特色产品的开发,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有立足之地,必须发展特色农业,综合开发规划,为游客提供休闲观光、参与农作等各项活动。例如:在茶叶观光园,游客可以欣赏秀丽的茶园风光,体验采茶的乐趣,还可进入茶叶生产车间,参观和参与茶叶的挑选、炒焙、包装等,也可品尝不同茶叶,欣赏茶秀表演。同时汉中作为文化胜地,各地文化背景不同,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因而各地还可以将当地文化与农业有效结合,以地区文化为依托,树立各地特色,以产品差异化的形式在增强特色的同时也降低了内部竞争。

(2) 提升观光农业从业人员文化素质,提高管理水平。观光农业涉及吃、住、游等不同方面,具有系统性和多元性,这就要求其从业人员需要具备相应的综合素质。对于经营人员来说,关键在于进行科学的管理,要具备长远眼光,切记小农思想;对于服务人员来说,要定期参加岗位技能培训,从而提高综合素质。在基本完成观光农业的硬件基础设施建设的情况下,就要加强软件基础设施的建设,比如组织相关人员“走出去”,主动学习参观国内先进案例,从而整体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3)打造精品项目,树立品牌意识。要打造精品项目,避免旅游项目雷同,从而发展高品位的观光农业。在这方面,汉中市西乡县探索了一条新路。西乡樱桃沟已经成为我国第二大樱桃生产基地、国家级农业示范园区。近年来,西乡县政府根据自身资源优势,制定规划了樱桃沟旅游景区项目,从而实现了观光农业的快速发展。其他园区要挖掘西乡县成功的经验,将项目做精,并且提高接待能力,丰富观光项目,提升品牌的市场竞争力,进而获得更高的市场份额并积极发展新兴市场。

(4)政府加强扶持,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政府一方面要明确有关政策优惠、鼓励观光农业发展。首先,要加大资金投入,进一步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其次,要建立专项资金,对观光农业发展好、带动力强的企业给予奖励;最后,要加强宣传,提高汉中市观光农业的知名度,吸引国内外游客,拓展汉中市观光农业市场。

2.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对策建议

(1)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绝对收入差距。在实证分析过程中我们已经发现,近年来虽然汉中市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率逐年提高,但城乡居民绝对收入差距却逐年扩大。2001年汉中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是4 440元和1 480元,差距为2 960元;2013年汉中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是22 167元和7 053元,差距为15 114元,绝对收入差距是2001年的5.1倍。因此,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绝对收入差距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今后应该着重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快改革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促进农民工的市民化进程;二是大力推进普惠金融,消除金融的城乡二元结构,解决农民信贷难的问题;三是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农业的规模化、市场化、商品化和现代化进程,延长农产品的产业链。

(2)加快农村基础设施等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实证分析过程中我们也发现,汉中市城乡基础设施等公共产品的供给仍然存在很大差异。城镇投入明显高于农村,虽然政府已经加大农村公共物品的投入,但是比例仍然很小。政府应该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公共产品和服务投入力度,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使农民也能享受同城市人一样的生产、生活环境。政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明确各级政府的财政职能,建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转移支付制度;第二加大农村教育、公共卫生和社会保障的投入力度,切实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第三动员社会资源进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1] 白永秀,王颂吉. 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与中国城乡发展一体化探[J]. 当代经济研究,2014(2):22-27.

[2] PRESTON D. Rural-urban and inter-settment interaction:theory and analytical structure[Z]. Area,1975(7):171-174.

[3] GOULD W.T.S. Rural-Urban Interaction in the Third Word.University of Liverpool, mimeo,1985:143-179.

[4] RONDIELLI D A. Applied methods of regional analysis:the spatialdimensions of development policy[Z]. West view,Boulder, 1985:56-93.

[5] 范海燕,李洪山. 城乡互动发展模式的探讨[J]. 中国软科学,2005(3) :155-159

[6] 张建华.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新型城乡形态[J]. 农业经济问题, 2010(12):12-17,110.

[7] 王兴水,尚志海. 国外观光农业研究综述[J].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6(6):75-78.

[8] INSKEEP E. Tourism planning:an integrated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pproach[M]. US:Van Nostrand Reinhold,1991:241-259.

[9] LANE B,BRAMWELL B. Rural ttourism and sustainable rural development[M]. UK: Channel View Publications, 1994:177-193.

[10] 郭焕成,刘军萍,王云才. 观光农业发展研究[J]. 经济地理,2000,20(2):119-124.

[11] 赵春雷. 现代观光农业发展的几个问题[J]. 农业经济问题,2001(12):72-75.

[12] 周晓芳. 广州都市观光农业发展探讨[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2(3):124-126.

[13] 应瑞瑶,褚保金. “观光农业”及其相关概念辨析[J]. 社会科学家,2002(5):31-33.

[14] 郭焕成,刘军萍,王云才. 观光农业发展研究[J]. 经济地理,2000,20(2):119-124.

[15] 埃比尼泽·霍德华. 明日的田园城市[M]. 上海:商务印书馆,2000:24.

[16] 刘易斯,芒福德. 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与前景[M]. 倪文彦,等,译.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5-8.

[17] 张强. 城乡一体化:从实践理论到策略的探索[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3(1):93-97,109.

[18] 张峰. 安徽省城乡一体化目标评价体系与发展路径[J].江淮论坛,2011(6):41-45.

[19] 常燕. 城乡一体化的理性定位及其实现路径[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6):61-66.

[20] 李冰. 城乡一体化: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在中国的延续[J].人文杂志,2014(2):45-49.

[21] 陈光庭.城乡一体化概念的历史渊源和界定[EB/OL].(2014-12-19)[2015-11-27].http://www.bjpopss.gov.cn/200 2-12-14

[22]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368.

[23] 埃比尼泽·霍德华. 明日的田园城市[M]. 上海:商务印书馆,2000:24.

[24] MCGEE T.G. The emergence of desakota regions in Asia:expanding a hypothecs is in N Ginsburged[M]. 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1991:47-83.

[25] 范柏乃,邓峰,马国庆. 可持续发展理论综述[J]. 浙江社会科学,1998(1):41-45,57.

[26] 杨衬丽. 基于共生理论的城乡休闲产业协调发展研究[D]. 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10.

[27] 袁纯清. 共生理论:兼论小型经济[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42.

[28] 郑文俊,杨阳. 汉中市休闲农业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2008(2):159-161.

[29] 张峰. 安徽省城乡一体化目标评价体系与发展路径[J].江淮论坛,2011(6):41-45.

[30] 焦必方,林娣,彭婧妮. 城乡一体化评估体系的全新构建极其应用:长三角地区城乡一体化评价[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75-83.

[31] 李运祥,陈国生. 城乡一体化评估体系的主要指标:以湖南省为例[J]. 求索,2010(4):83-84.

猜你喜欢
观光农业汉中市城乡
汉中市人民医院
国 宝
看图识字
我国生态观光农业经济发展现状与改进措施
城乡涌动创业潮
新型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探析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城乡一体化走出的新路
高职院校《观光农业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