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兽医结合治疗牛肠癀

2015-01-24 22:06顾本志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5年2期
关键词:黄檗排粪郁金

顾本志

(四川省盐亭县麻秧乡畜牧兽医站,四川盐亭 621606)

中西兽医结合治疗牛肠癀

顾本志

(四川省盐亭县麻秧乡畜牧兽医站,四川盐亭621606)

牛肠癀又称牛胃肠炎,是农村较多发的一种普通病,常因诊断不及时,延误治疗或误治造成死亡。本病全年皆可发生,常发生于夏秋季节,该病发病急,各种年龄的牛均可发病。病程一般1~7 d,本人近年来采用中西兽医结合治疗该病138例,治愈率达98%以上。

1 病因病机

1.1感受湿热

多因天气炎热,夏秋受热,秋季发病,役后立即饲喂,或口渴贪饮,而饮水太多,或过食粮食、鲜嫩青草,以致损伤脾阳,运化失常,清浊不分,混杂而下,导致肠癀。

1.2疫毒内侵

多因暑月炎天,热毒内攻,采食不洁热草,热料及霉变饲料或饲草,以致疫毒内侵,雍阻肠中,大肠传导功能失常,气血凝滞,湿热郁蒸,损伤肠道黏膜及血络,粪带脓血。

2 临床症状

发病初期常以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消化不良,有轻度泄泻,继而食欲减退,甚至废绝,肚腹微胀,轻度臌气,反刍减少或停止。病牛常回头顾腹,常呻吟,后肢踢腹,不安。体温升高至39℃~40.5℃,排粪次数增多,粪便稀薄似水,或排粪次数减少,粪量少且干燥,或泄泻与便秘交替发生。粪中夹杂黏液、脓液、血液和未消化的饲料,其味恶臭或腥臭,频频努责,里急后重,排粪后肛门久久不收。尿量少而黄,口津多粘腻,口色红中夹黄,舌根发红。

3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可以做出诊断。

4 治疗

加强饲养管理,搞好消毒,防暑降温,不喂霉变草料,注意畜舍卫生。

4.1西医治疗

抗菌消炎等对症治疗。

(1)病情严重,以预防脱水和自体瘤胃酸中毒,应及时补液、解毒与强心。用10%葡萄糖氯化钠500 ml、生理盐水1 500 ml、10%葡萄糖1 000 ml、5%的碳酸氢钠500 ml、维生素C50 ml、10%安钠咖10~20 ml,同时,加入抗菌消炎药物,静脉输液,1~2 次/d。

(2)解热退烧,抗菌消炎。可用安乃近注射液与头孢噻呋钠粉针剂,稀释,肌肉注射。

(3)肚腹胀痛,反刍减少或停止,用反刍秘方注射液,功能:燥湿健脾、行气、消积导滞、理气和胃(江西省和光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4.2中医治疗

以清热燥湿,凉血止痢为治疗原则。方用“白头翁汤”加减治疗。

方组:由白头翁根、黄连、黄芩、黄檗、郁金、广木香、秦皮、龙胆草、苦参、白芍、赤芍和枳壳组成。

加减:热毒盛者,可重用黄连、黄檗,另加银花、连翘、知母,以清热解毒。腹痛剧烈,兼有频频努责、里急后重者,重用郁金、木香,另加姜黄、赤芍以行气活血止痛。夹有积滞,兼有腹痛,腹胀,粪下不爽,粪便恶臭者,加厚朴、大黄、枳实、枳壳、山楂、砂仁,以理气攻下积滞。热重于湿,见粪中夹血者,加地榆炭、槐花,以凉血止血;湿重于热,且小便不利,加茵陈、栀子、木通、滑石等,以清热利湿。泻粪如水,神疲津伤,加乌梅、诃子、石榴皮,以涩肠生津止痢。

4.3典型病例

麻秧乡望江村八社王庆发家一头母黄牛,年龄3.5岁。于2012年7月8日发病,体温40.2℃,不食草料,反刍停止,腹气胀。拉稀,粪恶臭,粪中夹带脓黏液、并有血块,便后肛门久久不收。诊断为牛肠癀。

治疗:西医治疗:(1)30%安乃近40 ml与头孢噻呋钠冻干粉1g/支,4支混合一次,肌注;(2)反刍针剂,10 ml/支,4支肌肉注射。(3)酚磺乙胺,2 ml/支,20 ml,一次肌注,1次/d,连用2d。

中医治疗:白头翁根60 g、黄连30 g、黄芩40 g、黄檗40 g、郁金40 g、广木香 40 g、龙胆草50 g、苦参50 g、秦皮40 g、白芍40 g、苔乌40 g、青皮40 g、地榆炭40 g、姜黄40 g、香附30 g、侧柏叶40 g。水煎服,2次/d,一剂治愈。2 d痊愈。

5 体会

(1)在气候变化交替时节,加强饲养管理,注意合理劳作,不喂霉变饲料饲草,完全可以杜绝此类疾病的发生。

(2)一般对于外感湿热型,采用西药注射和口服即可;对于内浸疫毒型,除用西药注射外,还需用中药理气活血并促使体内毒素排出,从而达到彻底治愈的目的。

(3)对湿寒、虚寒引起的胃肠炎不适用本中药方。

猜你喜欢
黄檗排粪郁金
黄檗蜜源及其蜂蜜
放下肩上的“柴”
一种新型排粪造影助推器的设计与应用
多基原郁金的性状、显微及气味差异性研究
“一指禅”爸爸
川郁金入药道地史考证*
4种不同药材来源郁金饮片醋炙前后的HPLC特征图谱分析及水煎出物含量比较Δ
抢不走
猪定点调教经验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