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莫西林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不良反应的对比研究

2015-01-24 03:09:51王宝江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8期
关键词:维酸钾内酰胺酶阿莫西林

王宝江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药剂科,辽宁 沈阳 110024)

阿莫西林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不良反应的对比研究

王宝江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药剂科,辽宁 沈阳 110024)

目的对阿莫西林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进行不良反应的对比研究。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感染性疾病患者288例,随机分成两组。采用阿莫西林治疗的154例患者,设为比对组;采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的134例患者,设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并进行详细记录。结果经治疗后,不良反应在两组患者中均有不同程度的体现,两组相比较,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比对组的不良反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感染性疾病患者的治疗,采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的不良反应较应用阿莫西林治疗具有明显优势,安全有效,有利于预后,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不良反应;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对比研究

感染性疾病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疾病,在临床中较为常见,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质量,甚至严重时会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广泛应用阿莫西林,其较强的杀菌能力、广泛的抗菌谱、具有较好的肠道吸收性,基本不受食物影响,具有较好的药效,但受青霉素酶影响大,药效大大缩减。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弥补了阿莫西林的不足,有效改良了抗菌活性。在临床中,治疗感染性疾病的应用中,不管是阿莫西林还是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都会给患者带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1-3]。本研究选取2013年1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感染性疾病患者288例,分别应用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进行不良反应的对比观察,结果满意。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感染性疾病患者288例,病理检查及临床诊断均确诊,符合相关诊断标准。其中,192例男性患者,96例女性患者;年龄最小的患者20岁,最大的患者66岁,平均年龄为(44.85±6.15)岁。随机分成两组,给予阿莫西林治疗的154例患者,设为比对组;治疗时采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的134例患者,设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临床资料方面,没有明显差异,且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观察组和比对组患者的采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和阿莫西林治疗,用量和用法相同,口服,每天3次,每次0.5 g;静脉滴注每天1次,每次3.0 g。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不良反应,及时记录,并进行分析。

1.3 统计学处理: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进行t检验或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观察组的134例患者中不良反应属皮肤的有73例,占54.48%;属胃肠系统的25例,占18.66%;属全身系统的23例,占17.16%;属中枢神经系统的5例,占3.73%;属呼吸系统的3例,占2.24%;属泌尿系统、视觉系统、骨骼系统、肝胆系统的各1例,各占0.75%;其他不良反应3例,占2.24%。比对组的154患者中不良反应属皮肤的118例,占76.62%;属全身系统的55例,占35.71%;属胃肠系统的38例,占24.67%;属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骨骼系统、肝胆系统各2例,各占1.30%;属视觉系统和泌尿系统的各1例,各占0.65%;属其他不良反应的有5例,占3.25%。可见,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较比对组明显较少,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在临床较为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大多都是因手术感染或者受细菌感染导致的,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要及时发现尽早治疗,才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病情,缩短病程,早日康复。当前,临床中广泛应用的治疗方式是采取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或阿莫西林,具有较好病情缓解的同时,又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阿莫西林是一种最为常见的青霉素类广谱β-内酰胺类抗生素药物,其半衰期约为61.3 min,是一种白色的粉末。阿莫西林的性质在酸性条件下较为稳定,具有高达90%的胃肠吸收率。穿透细胞膜的能力较强,具有加强的杀菌作用力。在临床中应用广泛。阿莫西林中内酰胺基成分在口服后遇水分解生成肽键,并迅速与菌体内的转肽酶结合,使之活性丧失,切断了菌体依靠转肽酶而合成糖肽建造细胞壁的唯一的一条途径,细菌细胞被迅速变为球形体破裂并溶解,细胞壁在菌体溶解后而损失,在水分的不断渗透下,体积不断膨胀,最终破裂而死。能够有效抑制或消灭致病大多数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从而对患者进行有效的预后。对于粪肠球菌、不产青霉素酶葡萄球菌等需氧革兰阳性球菌,沙门菌属、大肠埃希菌、流感嗜血杆菌等需氧革兰阴性菌的不产β-内酰胺酶菌株,以及幽门螺杆菌等,抗菌活性均较好。在临床应用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严禁应用到青霉素皮肤试验呈阳性的患者,或者对于对青霉素过敏的患者。阿莫西林对于青霉素酶不具有耐受性,且该药物在临床上应用较广泛,导致病菌中的酰胺酶菌株的比例不断升高,严重阻碍了该药的抗感染的能力。随着抗生素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并日益规范,相关研究也逐渐深入。在感染性疾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临床中应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日益广泛,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病情,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中克拉维酸钾为β-内酰胺酶抑制剂,对于耐药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具有较强的广谱抑酶效果,与阿莫西林联合,可保护阿莫西林不被β-内酰胺酶灭活而发挥其杀菌作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在由一般产酶耐药菌引起的各种机体感染中均具有适用性,多用于由于感染敏感菌而产生的下呼吸道、中耳、鼻窦、皮肤组织及尿路等部位感染。该药对由肠杆菌属造成的尿路感染效果也较显著。在临床应用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主要为消化不良、腹泻、恶心、呕吐等;与青霉素会发生交叉过敏反应;个别病例肝功能会发生异常;阿莫西林的各种不良反应该药均具备;约有1%的患者可能会引起白色念珠菌重感染。

综上所述,在治疗感染性疾病患者的过程中,应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和阿莫西林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有效的促进了患者病情的改善,但是同时在临床中,两组患者均有较大的不良反应。为了减少不良反应,临床用药时,医师要根据患者自身情况,细致观察,谨慎用药,根据病情及时调整药量、成分,尽可能的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最终实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缩短病程的目的。

[1]李梅.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致迟发性过敏反应一例[J].新医学,2012,1(52):71-73.

[2]鄢清元,徐俐瑜,雷招宝.阿莫西林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致不良反应差异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09,41(10):45-46.

[3]刘皈阳.阿莫西林与阿莫西林- 克拉维酸钾不良反应的对比研究[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10, 6(46):18-19.

R969.3

B

1671-8194(2015)08-0128-02

猜你喜欢
维酸钾内酰胺酶阿莫西林
产β-内酰胺酶大肠杆菌研究现状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难治性支气管炎的效果分析
儿童支气管肺炎应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联合喜炎平治疗的效果研究
健康之家(2021年19期)2021-05-23 11:17:03
探讨果胶铋与阿莫西林联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效果
注射用阿莫西林钠/舒巴坦钠(2∶1)有关物质的测定
β-内酰胺酶抑制剂合剂的最新研究进展
阿莫西林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不良反应的对比研究
疏风解毒胶囊联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轻度小儿肺炎的效果观察
产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溶出度对比研究
中国药业(2014年24期)2014-05-26 09:0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