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利
(安徽省宁国市畜牧兽医局,安徽宁国 242300)
宁国市畜牧业发展存在问题与对策
刘大利
(安徽省宁国市畜牧兽医局,安徽宁国 242300)
改革开放以来,宁国市畜牧业稳步发展,无论是畜禽的饲养量,还是畜产品产量及人均占有量都呈明显的上升趋势。2013年,全市家禽饲养量4 000万羽,生猪饲养量33.5万头,实现畜牧业产值10.57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0%。目前宁国市拥有2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成立养殖专业合作社51个、畜禽经纪组织15个、畜牧业家庭农场8家,发展各类规模养殖户2 000多户,建立规范的标准化养殖小区50多个。规模不等畜产品加工制造企业6家,其中2家家禽年屠宰加工能力达200万只,冷库容量3 200 t。畜牧业发展开始由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畜牧业的发展对于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人在基层从事畜牧技术推广和动物防疫工作30余年,根据工作实践,总结出市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也提出一些对策建议,供读者参考。
1.1 农村居民生产和生活环境恶化
随着经济发展,一家一户的养殖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市场增长的需要。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农户家庭养殖这一基本事实没有改变的情况下,畜禽规模的扩大意味着牲畜与人争空间。多数家庭畜禽养殖户环境较差,粪便满地,臭气熏天。特别在夏天苍蝇、蚊虫、污水到处都是,造成农村和生活环境严重恶化。
1.2 疫病防控和畜产品安全管理难度加大
动物防疫基础设施条件差,国内外动物疫情复杂,给养殖业带来风险。由于畜产品的饲养、运输、加工、贮藏等环节的复杂性,质量安全监管难度较大。在过去几年间,宁国市城关附近用饭店下脚料(泔水)喂猪的现象还较多,对城乡居民的身体健康及消费心理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加之养殖户高度分散,难于管理,不能保证上市畜产品符合无公害标准。
1.3 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宁国市多数畜产品为初级产品,畜产品加工率很低,家禽基本上通过活禽销售为主,仅有的加工以初加工为主,养殖综合效益不高。
1.4 畜牧支撑体系较为薄弱
畜禽良种繁育体系滞后,优良畜禽品种需要依赖外地引进。母猪存栏少,苗猪需要从外地引进。家禽祖代或父母代需要从国内外引进。难以抵御市场波动风险。市场好,价格好,农民养殖积极性就高,反之就低。这样的情况在宁国市出现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传统养殖方式,不能预测和适应市场变化,无法承受市场价格波动所带来的风险,对畜禽业的整个产业波动起推波助澜的作用。
1.5 投入不足,调控能力不强
目前宁国市农村发展畜牧业投入主要靠广大农户自身缓慢积累,养殖基础性投入少,规模化发展资金不足。
2.1 建立现代化的品种繁育及推广体系
优良畜禽品种是现代化畜禽养殖的关键,建立现代化畜禽的品种繁育推广体系是优良畜禽供应的保障。现代化的畜禽繁育推广体系要能够适应市场的需要,不断引进、繁育和推广生产率较高的优良品种。目前宁国市的优良品种在不断增加,比如家禽有“五星黄”“樱桃谷鸭”,这是宁国市的品牌了,其他的如猪牛羊品种应该有待提高,有些品种还不适应市场变化的需要,比如说宁国市的古老著名地方品种——杨山猪,虽说有耐粗饲、抗病力强、繁殖力高等许多优点,但个体小,生长慢也是致命的弱点,理应保种、选育、提纯和复壮。据统计,宁国市有中小畜禽场近千个,但大部分种畜禽场功能不佳,种畜禽销售困难,生产难以为继,难以承担起现代化品种繁育推广的任务。
2.2 建立有效的疫病防治体系
疫病是影响养殖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控制疫病的产生和传播,需要有现代化的防治体系作保证。每一种畜禽都应有相应的科学防治标准和办法,这些方案的实施要以一系列的制度、组织系统和工程技术措施作保证。由于传统养殖方式难以实施疫病控制,造成宁国市的畜禽死亡率居高不下,尤其是中小型猪场和广大农村散养户死亡畜禽现象比较突出,导致了大量的饲料和人工浪费,严重影响了农民的家庭收入,甚至殃及整个企业和产业。
2.3 改革和完善饲料作物生产加工体系
要充分考虑宁国市的自然资源条件,宁国市是山区,“八山一水一分田,半分道路是庄园”就是真实写照,是一个饲料资源较丰富的地方,应适应这种资源状况调整畜群结构和饲料结构。要大力提倡“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发展草食动物。经氨化处理的秸秆可以科学利用。饲料是畜禽生长的基础,也是控制畜禽产品质量的关键。在提高饲料报酬的同时,保证畜禽产品质量,是现代化饲料体系的特征。
2.4 建立和推广现代化的饲料设施和设备
畜禽养殖现代化外在的标志是设施和设备的现代化。包括圈舍、饲养设备、饲料加工、饲喂、饲养室清洁、产品收集、产品运输、产品库存等。现代化的养殖场,应有封闭的场房,检测设备,消毒设施齐全,为生产高品质的畜产品提供保障。宁国市五星(集团)公司、太阳禽业都还可以,百惠牧业和凤形农林公司也还行,其他的就不敢恭维了。
2.5 建立现代化的环境保护标准和设施
由于现代化的养殖方式实行集约经营,畜群规模大,更容易产生污染环境。所以必须按现代化的标准处理畜禽粪便、废物、动物死尸、污水等,饲料场要建设一定的环保设施,在保各项经济指标先进的情况下,保证环境指标达标,政府应对环境保护的投入给予必要的补贴。
2.6 建立现代化的管理系统
现代化的养殖方式,要求现代化的管理。传统的经验管理无法适应现代饲养设备设施和现代产品标准。养殖场要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型人才,要准确掌握市场变化趋势,加强经济核算,科学决策,使养殖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