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创伤患者实施不同麻醉方式对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分析

2015-01-24 17:30:39唐晓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28期
关键词:国药准字功能障碍麻醉

唐晓华

(敦化市医院,吉林 敦化 133700)

老年创伤患者实施不同麻醉方式对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分析

唐晓华

(敦化市医院,吉林 敦化 133700)

目的 分析老年创伤患者实施不同麻醉方式对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行下肢手术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单侧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给予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观察组患者的MMSE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给予老年创伤患者单侧腰-硬联合麻醉,可明显降低老年患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值得推广。

老年创伤患者;麻醉方式;认知功能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是老年患者术后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率为25.8%,严重影响了患者术后恢复及生活质量,麻醉方式是造成老年患者出现该并发症的主要因素[1]。我院为研究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创伤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选取收治的70例行上股骨手术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全身麻醉与单侧腰-硬联合麻醉,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行上股骨手术的老年患者70例,根据入院时间,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给35例。观察组男20例,女15例,平均(68.9±4.1)岁,其中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17例,股骨颈骨折8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10例;合并高血压8例,糖尿病7例;对照组男19例,女16例,平均(68.5±3.9)岁,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18例,股骨颈骨折9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8例;合并高血压7例,糖尿病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比较价值。

1.2方法:所有患者术前均肌肉注射阿托品(百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1022450)0.5 mg与苯巴比妥钠(天津药业集团新郑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1025613)0.1 g;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均建立静脉通道,并详细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变化。观察组进行单侧腰-硬联合麻醉,给予1.0~1.2 mL的0.5%布比卡因(芜湖康奇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4021983)经腰穿针注入,留置硬膜外管,调节患侧感觉平面在T10左右;手术完成后将罗哌卡因(广东嘉博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33181)150 mg与芬太尼(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120100)0.3 mg加入100 mL生理盐水后进行硬膜外自控镇痛;对照组给予全身麻醉,将1.5 mg/kg丙泊酚(西安力邦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23318)联合2 μg/kg芬太尼(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120100)进行麻醉诱导,并行气管插管;术中使用微量泵将2 mg/kg丙泊酚静脉滴注维持麻醉,并分次静脉滴注维库溴铵与芬太尼,同时吸入1%~2%异氟醚行复合麻醉;手术完成后使用含有芬太尼0.5 mg与氟比洛芬酯150 mg的镇痛液100 mL进行静脉自控镇痛。

1.3观察指标[2]:根据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 h、6 h、1 d、3 d的MMSE评分,对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判断,主要包括患者的记忆力、定向力、计算力以及注意力、语言、回忆等方面。MMSE总分为30分,其中文盲程度者<17分、小学文化者<20分、中学文化及以上文化程度者<24分,可视为术后发生认知功能障碍。

1.4统计学分析:本次数据选用SPSS17.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MMSE评分比较:观察组术前MMSE评分为(27.0±2.7)分,术后3 h为(24.8±2.9)分,术后6 h为(25.0±2.7)分,术后1 d为(25.6±2.9)分,术后3 d为(27.9±2.8)分;对照组术前MMSE评分为(27.1±2.7)分,术后3 h为(23.5±2.8)分,术后6 h为(23.7±2.8)分,术后1 d为(24.0±2.7)分,术后3 d为(25.1±2.7)分。两组患者术前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 h、6 h、1 d与3 dMMSE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术后3h,出现认知功能障碍3例,术后6h2例,术后1d1例,术后3d1例,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20.0%(7例);对照组术后3h,出现认知功能障碍7例,术后6h4例,术后1d3例,术后3d2例,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45.7%(16例);两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认知功能是人体大脑特定的一种生理功能,是大脑皮层的一种高级活动,主要包括注意力、感知觉、定向、思维、学习、识别以及自制力等内容,老年患者术后受多种因素影响,易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引发认知功能障碍,该并发症主要是指患者术后出现定向力、抽象思维以及记忆力等方面的障碍,另外伴有社交能力、人格以及社交技能等社会活动能力下降[3]。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主要出现在麻醉术后4 h,主要临床表现有思维进行性破坏、意识障碍、判断能力下降以及语言凌乱无逻辑性等,同时大部分患者可出现幻觉或错觉现象,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住院时间,增加病死率。

引发老年患者术后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因素较多,包括年龄、文化程度、二次手术、麻醉方式、麻醉时间等,其中患者年龄、麻醉方式为主要引发因素。老年患者随着年龄不断增大,各项身体功能逐渐下降,术前神经系统功能不断减退,脑体积与重量减少、脑沟变宽、受体对神经递质亲和力下降,对急性创伤性造成的应激反应强烈,创伤性手术与麻醉药物对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影响较大[4]。为了降低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进行麻醉时应遵循以下原则:①做好术前准备与评估工作;②选择恰当的麻醉方式,在符合手术需求的同时,给予老年患者简单的麻醉方式,根据临床经验可知,全身麻醉术后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概率较大;③选择效果佳、起效快、清除率高以及安全性高的麻醉药;④严密观察患者围手术期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出现异常及时给予对症处理[5]。

综上所述,观察组术后3 h、6 h、1 d与3 d MMSE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20.0%,对照组为45.7%,观察组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因此,单侧腰-硬联合麻醉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影响较小,且减少了麻醉药量,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1]代华锋.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学,2014,15(3):49-51.

[2]余慧芳.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1):253-254.

[3]谢爱军,魏秀吾,上官明化,等.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创伤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5):97-99.

[4]杜强.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创伤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27):136.

[5]余斌,何康梅,张晓庆.麻醉方式对老年创伤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0,26(2):110-112.

R614

B

1671-8194(2015)28-0060-02

猜你喜欢
国药准字功能障碍麻醉
《麻醉安全与质控》编委会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云南医药(2020年5期)2020-10-27 01:38:14
小儿麻醉为什么要慎之慎
关于注销盐酸吡格列酮片等15个药品批准文号的公告(2019年 第50号)
中老年保健(2019年8期)2019-07-22 07:02:00
勃起功能障碍四大误区
更 正
高血压与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
骶管麻醉复合丙泊酚全身麻醉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
哈尔滨医药(2015年5期)2015-12-01 03:58:10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西南军医(2015年3期)2015-04-23 07:28:34
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发布2013年1~2月份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违法广告的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