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玲
(辽源市第二人民医院,吉林 辽源 136200)
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问题
田 玲
(辽源市第二人民医院,吉林 辽源 136200)
目的 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体会进行具体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有效的抢救方法,以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 对2012年传染病专科医院中147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抗病毒治疗对患者救治程度的影响及抗病毒治疗方法对救治成功率的影响并整理做出报告。结果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内科治疗病死率为42.86%,与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治疗结果相比较略微下降。并且,在符合调查标准的147例患者中,通过使用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治疗者病死率为26.96%,使用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治疗的概率为89.63%。结论 对于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的治疗使用抗病毒手段之后的病死率较内科治疗的病死率显著下降;同时,相关医护人员对正在进行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应该实行长期监护的方式,从而可以有效避免在进行抗病毒治疗中出现的重型肝炎的情况。
慢性乙型肝炎;重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手段;病死率
近年来,由于人们的生活习惯、食品、餐具的卫生安全问题等导致一些传染性疾病的并发率逐渐升高,而在众多传染疾病之中,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病死率较高,而对于这类肝炎患者,常规的治疗方法是通过内科手段进行治疗,但是其效果并不明显,且病死率也很难得到改善。近年来,随着生物科技的不断发展,核苷(酸)类抗病毒药物对于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治疗有显著的效果,并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救治率,降低病死率而得到了医学界广泛的认可和应用。本研究将对抗病毒类药物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的治疗做出分析及讨论,从而找出可行的规律,进一步提高治疗水平。本研究将对传染病专科医院2012年1月~12月收治的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的治疗方式进行随机抽样调查。
1.1调查患者资料:本研究将对传染病专科医院在2012年1月~12月所收治的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中随机抽取147例,被抽取的患者样本不限年龄、性别,对于选中的患者在调查时间内多次入院的患者,研究人员选取最近一次就诊的情况为调查情况。对于147例患者样本中出现的孕产妇、消化道出血等患者并接受肝移植或使用人工肝支持患者研究中排除抽样,所以,本次调查中共选择了147例患者来进行调查。
1.2调查方法:对于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的诊治依据为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学分会、肝病学分会在2000年修订的标准。对于本次研究的调查方法则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从而对调查过程中在医院就诊的患者进行登记,并对以往病例做出病案统计。然后对调查患者的人口自然项目、病原检测指标、治疗方法、治疗(含抗病毒)情况及8周后的数据为终止数据,从而观察患者的病死率,并且患者常规保肝、生命支持、对症处理、核苷(酸)类特异抗病毒药物品种不限、中医方药不限。最后研究人员使用SPSS10.0统计软件对调查结果等输入并进行分析。
2.1病例情况:在抽取的147例患者中,男性患者共112例,女性患者35例;其中患者年龄最小20岁,最大77岁,中位年龄(45.90±13.99)岁。
2.2患者抗病毒类药物使用情况:在147例患者中,在入院治疗前使用干扰素患者4例,用拉米夫定者16例,这20例患者在使用过程中均发生重型肝炎;患者在使用阿德福韦酯过程中发生重型肝炎者共5例,这类患者在经过抗病毒治疗之后无效。而发生重型肝炎的患者占全部患者的17%。患者在入院后使用拉米夫定者共88例,恩替卡韦39例,阿德福韦酯15例,共计142例,占全体患者92.59%。
2.3使用内科治疗病死率分析:在本次调查中,研究人员将住院不足2周而死亡的病例或者自觉治疗无望而主动出院的患者均视为死亡,经调查可知,内科治疗的病死率约为42.86%。对于剩余住院治疗超过两周,并在调查8周期间治疗有效的存活率约为73.04%,其中死亡31例,经计算可得病死率约为26.96%,经比较分析,前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于101例进行抗病毒治疗患者在8周之后的存活率为81例,存活率约为80.20%,经治疗后无效并死亡共计20例,病死率约为19.80%,经过分析比较,后两组数据没有统计学意义。
2.4慢性乙型重型乙肝患者死亡结果分析及讨论:在对上述患者情况简要分析可知,在31例死亡患者中,使用拉米夫定患者共7例,使用恩替卡韦患者共5例,仅使用阿德福韦酯患者共8例。对于抗病毒治疗患者来说,由于抗病毒药物要想达到一定效果需要经过一段时间[1],但是,在死亡患者中,由于部分患者在送到医院就诊时,情况就比较严重,所以,即使经过抗病毒手段治疗后,抗病毒类药物还没有发挥其作用,患者就已经死亡,所以,研究人员对这类患者按照没有接受抗病毒类药物治疗后死亡处理,经统计,这类患者共14例,而死亡患者中还有15例患者确实没有接受抗病毒类药物治疗,所以,研究人员认为共有29例患者并没有接受抗病毒类治疗后就已经死亡,这类死亡患者占总死亡患者约为93.55%。而对于1.1例接受抗病毒治疗患者中共有5例患者经救治后有效,但是由于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及其并发症的因素,仍然出现死亡情况。经研究人员统计可知在死亡病例中因使用拉米夫定为22.58%和使用恩替卡韦29.03%,其比例相近;其中由于治疗周期较短而导致药效没有发挥就死亡的概率为57.14%和77.78%,但是这类数据因数据较少,说服力较低而忽略不计。
在对本次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的调查中发现,患者一般为中年男性,女性患者较少。并且在进行调查研究之前,传染病医院一般采用传统的内科手段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进行治疗,其病死率高达70.2%,而对于患者中较早的接受了抗病毒治疗的患者,病死率明显下降,由此可以得出抗病毒治疗可以有效的降低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的病死率。在本次调查中,出现部分患者由于没有等到抗病毒类药效发挥就死亡的现象,调查人员对此进行了研究发现,这类患者一般是在病情比较严重的时候才选择住院治疗,或者在此之前没有任何治疗措施,从而导致入院时病情就比较严重,所以没能等到药效发挥就死亡。对于这种情况,调查人员建议,患者在发现病情时就应该及时入院治疗,只要治疗及时就可以等到药效发挥,从而有效的对病情起到抑制作用。在本次调查中,除了治疗手段之外,药物也是治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药物中一般使用拉米夫定,对于这类药物,可以有效的控制慢性乙型肝炎。对于部分患者由于病情较重所导致的病毒突变产生的重型肝炎是一种十分严重的情况,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医护人员必须快速或联合用药,从而控制病情。从目前科技发展的角度来说,抗病毒类药物也会为以后的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治疗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调查人员通过调查发现,抗病毒治疗是提高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治疗的关键,并且可以有效的降低病死率。虽然抗病毒治疗手段优点众多,却不能治疗所有的肝病患者,比如肝衰竭十分严重的患者。但是抗病毒治疗对于这类患者也可以起到较好的延缓作用。除此之外,对于肝病患者来说,肝脏的移植手术也是不错的选择,但是这类手术不仅价格过高,风险过高,也很难找到合适的配型。所以,综上所述,抗病毒治疗手段更为合适。
[1]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肝衰竭与人工肝学组,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重型肝病与人工肝学组.肝衰竭诊疗指南[J].中华肝脏杂志,2006,14(9):643-646.
R512.6+2
B
1671-8194(2015)28-004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