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一奎学术思想渊源探析❋

2015-01-24 17:22张宇鹏杜松尹玉芳于峥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5年5期
关键词:朱丹溪命门赤水

张宇鹏,杜松,尹玉芳,于峥Δ

(1.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100007;2.第二炮兵司令部门诊部,北京100085)

孙一奎学术思想渊源探析❋

张宇鹏1,杜松1,尹玉芳2,于峥1Δ

(1.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100007;2.第二炮兵司令部门诊部,北京100085)

孙一奎;理学;道家;医易同源

孙一奎(1522~1619),字文垣,号东宿,别号生生子,是我国明代著名医家,为名医汪机的再传弟子,温补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提出“命门动气”的理论,著有《赤水玄珠》、《医旨绪余》、《孙氏医案》等书。

明代是医学大发展的时代,而孙一奎正是明代众多医家当中具有鲜明特点的一位。他融会儒、释、道三教之理,首倡“医易同源”之论,以太极之说演绎医理,其治学以《内》、《难》为宗,对历代前贤诸说持公允之论,反对门户之见,主张博收众长,择善而从,而又常常能自出机杼,独有创见,其医学思想与理论成就对中医学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故笔者从理学与道家的影响、师承渊源与博采众长三方面,对孙一奎学术思想的形成作一简要探析。

1 理学与道家的影响

综观中医学术发展的历史,医家的学术思想不仅体现了医家个人的世界观,同时也深深地烙印着时代的特征。因此,每当历史上哲学界出现重大的论争和发展,都会对医学思想的发展带来影响。宋元以后,医学理论发展迅速,这与宋明理学思想的出现与流行有着很大的关系。尤其是自朱丹溪援儒入医之后,理学思想对中医学发展的影响更为突出。

理学是中国思想史上曾起过重大影响的学派,宋代理学的奠基人程颢、程颐及理学集大成者朱熹,祖籍均系徽州,且在新安的传播和影响尤深。孙一奎出身于徽州儒学世家,家学渊源与自幼所受教育,使他具备了非常深厚的理学功底,在此后的医学生涯中,理学成为他医学思想的理论基础,也是其学术创新的灵感源泉。

元代医家朱丹溪早年曾随朱熹的四代弟子许谦学儒,具有很深的理学造诣。他将医学与儒家的学问相融合,将大量的理学内容引入到医学领域中,使得“援儒入医”成为朱丹溪学术思想的一大特色。孙一奎是明初医家汪机的再传弟子,而汪机曾私淑丹溪之学,因而朱丹溪的学术思想对孙一奎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孙一奎承袭朱丹溪“人身必有一太极”的思想,将理学中的“太极”理论融入到医学之中。并在书中大量引证周敦颐、邵雍、朱熹等理学大师的论点,以说明太极理论的重要性。为在进一步结合道家思想的基础上,提出“命门动气”即为人身之太极的理论,从而使“命门动气说”成为其最重要的理论创新。

孙一奎除崇尚儒家思想之外,亦兼采释道之说来充实其医学理论。他在著作《赤水玄珠·凡例》中曰:“医寄生死之关,非知性命者,不足与有言也。儒之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固当取以折衷。而老氏性命兼修,释氏明心见性,道理自可参观,故兼采二氏为翼。夫知三教之所以者,于医学思过半矣。”孙一奎最重要的代表著作《赤水玄珠》,其书名即是请罗浮道人所提,取自《庄子》中的典故。他将道教内丹术中有关命门的认识引入医学,是系统阐述命门学说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常引用道教著作以阐发命门学说,所论显示出初将道教内丹之说移植到医学中的明显痕迹。如《医旨绪余·命门图说》云:“追越人两呼命门为精神之舍,原气之系,男子藏精,女子系胞者,岂漫语哉……犹儒家之太极,道之玄牝也。”此“玄牝”一词,在很多情况下也是道家丹田的代称。又如在“右肾水火辨”中说:“仙家取坎填离,以水升火降,既济为道。谓采坎中之一阳,填离中之一阴,此还乾坤本源之意也。”此段论述,即是根据道教内丹取坎填离的内炼法则和经验认识来解释命门学说的。

然而遗憾的是,正是受到道教的影响,在其著作中也夹杂一些非医学的内容。如《赤水玄珠·虚怯虚损痨瘵门》中所述的“方外还丹”、“环丹秘要论”及取“红铅”、取“梅子”等诸法,为道家中采阴补阳的修炼之法,而并无多少医学依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批评说:“专讲以人补人采炼之法,殊非正道。”“遂为全书之大瑕”。当然,这些不当之处就全书来看仅是细枝末节而已。

2 师承渊源

发源于古徽州的新安医学,是根植于徽文化沃土上的一个区域特色明显的医学流派,涌现了汪机、江瓘、吴昆、徐春甫、方有执等著名医家。孙一奎曾随徽州黟人黄古潭先生学习医术,受益良多。黄古潭为明代初期名医,新安医学开创者汪机的弟子,故通常认为孙一奎是汪机的再传弟子,也是新安医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黄古潭其人历史上记载极少,只知道他是明代黟县人,少业儒,通五经。因为一次患病为庸医所误,而弃儒业从医学,拜祁门名医汪机为老师。徽州当地民间传说有黄古潭以南瓜蒂保胎的故事,这一偏方现在在临床中仍有应用。

黄古潭治病常有超常见解,孙一奎对他非常敬重,凡是遇到疑难病证都会向他请教,并在其著作《医旨绪余》中记载有黄古潭两则医案。一次,孙一奎的弟弟外出旅行,路上感受热邪,加上过于疲劳,突发左胁痛,痛处皮肤色红而出现水泡疮,医生断为肝经郁火,用泻肝的常用方剂给他服用,病痛反而加重。孙一奎有所疑惑,于是带其弟前去询问先师黄古潭先生,先生对他讲明医理,弃苦寒之品不用,以免引起燥邪资生的弊端,而纯用甘寒药物,重用栝楼加粉草、红花1剂而愈。另一则医案则是有妇人郁结经闭,诸医皆云有孕,治用安胎之药,吐酸反甚,黄古潭以补肺泻肝之剂而愈。黄古潭的高超医术,使孙一奎在医理和临证诊疗上受益不浅。

除黄古潭之外,孙一奎也曾广寻名师,向很多有一技之长的医家学习。如在《赤水玄珠·序七》中曾记载孙一奎在吴兴跟随铜壁山人学习,得到其所传授的许多“秘书”。铜壁山人即明代医家黄廉的号,其生平居里未详。据现有医籍资料称,辑有《痘疹全书》十卷、《秘传经验痘疹方》四卷。据此推测,孙一奎应当向他学习过小儿痘疹的治疗方法。孙一奎著有《痘疹心印》一书(即《赤水玄珠》二十七、二十八两卷),详细记述了小儿痘疹的治疗方法,很可能是与其黄廉传授秘书有一定关系。

孙一奎曾随汪机的弟子黄古潭学医,而汪机又是朱丹溪的再传弟子,以此而言,孙一奎也应属于朱丹溪之一脉。因此,他对朱丹溪更为推崇,在其著作《赤水玄珠》与《医旨绪余》中,引用朱丹溪医论比比皆是并奉为至理。孙一奎以擅长杂病著称,尤其是其对“痰火”、“诸郁”等证的辨治效如桴鼓,实是得益于朱丹溪良多。然而,自朱丹溪创立滋阴一派后,时医中多有号称尊其之法而滥用寒凉之庸医,孙一奎对此极为不满,认为其曲解了朱丹溪之原意,必大力加以辩驳以维护其声誉。然而,由于学术观点的不同,他对朱丹溪的“阳常有余阴不足论”及“相火论”中的有些问题却很不以为然,坦然立论加以辩驳,认为其所言之“相火”实为“阴火”之误,从而误导后学,是造成滥用寒凉之时弊的重要原因:“溯丹溪初心,本欲开后之聋瞽,不知此论,使聋瞽益聋瞽也”。

孙一奎作为明初医家汪机的再传弟子,同样受到汪机的深刻影响。汪机是温补培元学术思想的先驱者,提出“调补气血,固本培元”的学术观点,临床上善用参、芪温补,开创了新安医学“固本培元派”。孙一奎对此极为赞赏,曾引述汪机的观点来辩驳王纶《明医杂著》阴血虚证“忌用参芪论”之说,指出“人参不惟补气,亦能补血,以补血佐之则补血,以补气佐之则补气;黄芪虽专补气,以当归引之,亦能补血”。孙一奎的用药特点与汪机非常相似,同样喜用温补,重视脾肾同治,故被后世医家认为同是固本培元学派的重要成员。

继金元时期河间、丹溪之学广为传播之后,明代时医用药每多偏执于苦寒,常损伤脾胃,克伐真阳,又形成了新的寒凉时弊。有鉴于此,以薛己为先导的一些医家在继承李东垣脾胃学说的基础上,进而探讨肾和命门病机,从阴阳水火不足的角度,探讨脏腑虚损的病机与辨证治疗,建立了以温养补虚为临床特色的辨治虚损病证的系列方法,后世称之为温补学派。孙一奎为汪机再传弟子,同时受李东垣、薛己等人很深的影响,针对时医对于内伤发热、虚损、血证等滥用苦寒、畏投甘温的谬误,直指其非而极力批驳,临证注重培护阳气、温补下元,为明代温补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3 博采众长,善于变通

孙一奎治学尊经而不泥古,博采而不盲从,注重实践,善于变通是其主要特点。

从其学医经历中我们不难看出,其医学知识的积累主要包括三个来源:一是得自“异人”所授的“禁方”;二是名医(黄古谭等)师传的医术;三是对医学典籍的研读。这其中“禁方”的作用只是引导其走上学医的道路;而黄古谭等名师所传,更多的是对一些医学理念与方法上的指点。综观《赤水玄珠全集》,对于孙一奎医学思想影响最大的正是其苦读医籍所得与临床实践中的体悟。

当时正是明代中叶,医学承金元四家之余绪,学术空气非常活跃,医家辈出,理论与实践的发明甚多,客观上为孙一奎学医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而这也成为孙一奎广询博采的治学方法之一。在其最初学医的3年,无间寒暑刻苦读医籍,所涉范围甚广,自谓“上自《灵枢》、《素》、《难》,下及古今名家,靡不翻阅”(《赤水玄珠·自序》)。在其著作《赤水玄珠》卷首列有索引各种文献共265种,其中参阅经史群书计93种,采用历代各家医书182种。其在《赤水玄珠·凡例》中曰:“所引诸书名即诸家姓氏者,欲人知其有所自且一证之中,经书多有发而未尽者,前贤或触目感悟,揭而补之,俾后学得以仿宗。”这些引用的书目中,有些是各历史时期的名著,但有些书籍已遗佚失传,这些历代名家的医论被完整地保留在孙一奎书中,不仅具有极高的临床参考价值,而且还具有保存先贤文献的极高史料价值。

孙一奎治学首重《内经》,在其主要著作《赤水玄珠》中,全书分立70余门,每门、每证凡有《内经》可据者,必以经文为首引,而后次列历代先贤论述,并依据经文原旨依次评点各家得失,其自身立论也多由《内经》经文展开。如其治疗痿证,以《内经》“独取阳明”之法立论;治疗臌胀,则根据《内经》“胀取三阳”及“膀胱者……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的经义,提出臌胀小便之不利是起于下焦原气虚寒的观点;而治疗虚损时则举出《内经》“精不足者补之以味”之说,来批驳时医以鹿茸、丹砂等温燥之剂滥补的积弊。孙一奎对《难经》同样非常重视,在其著作《医旨绪余》中对《难经》的部分经文进行了透彻的阐发,尤其是在其有关命门、元气、三焦等问题的论述上,在相当程度上是受到《难经》的启发。

在对前贤学术思想的继承上,孙一奎同样非常重视。他在《赤水玄珠》一书中,论述每门病证时均大量引用历代诸家之辨治经验,其间穿插了以孙一奎个人的见解与发挥,以及对前贤诸论得失的探讨,最后列出本证的治法与方药,以利后人检用。其在《赤水玄珠·凡例》中曰:“所引诸书名即诸家姓氏者,欲人知其有所自且一证之中,经书多有发而未尽者,前贤或触目感悟,揭而补之,俾后学得以仿宗。……愚故不揣管陋,每于一证之间,有经文可据者,即以经文为首引,无经文者,采取各家之言为证,是则宗之,非则黜之。”故其书不仅具有极高的临床参考价值,而且还具有保存先贤文献的极高史料价值。他还在其著作《医旨绪余》中录有“张、刘、李、朱、滑六名师小传”一文,逐一介绍评价张仲景、张从正、刘完素、李东垣、朱丹溪、滑寿6位医家的主要特点与成就,立论精当,评价中肯,被《四库全书提要》称为“千古持平之论”。

孙一奎虽然重视博采众长,但其一向反对局守一家之言,更不标榜门户。认为“后之人不究前人尽心用意处……局守一家之说,滥称专门,焉能扩充”(《赤水玄珠·凡例》)。故既善于集众家之长,又不盲从诸家的偏颇之处,而是力求融会贯通诸家之学。他还专立“不执方说”之论,力辩学医应重视古人立方之原则,而临证运用则不必拘泥于原方。故曰:“不执方又合于法,亦匪易臻也,脱非生平融通《素》、《难》、《本草》、仲景、洁古、守真、东垣、丹溪诸书,不可以语此秘密,医何容易谈也(《医旨绪余·不执方说》)!”

综观孙一奎一生的学术成就,既荟萃了前贤各家的精粹,在临证时又善于变通前人经验为己用,从其学术特点看,孙一奎善采诸家之长,反对标榜门户,恪守一家之言,其学术观点无不包涵着历代前贤的学术精华。

R222.19

:A

:1006-3250(2015)05-0491-03

2015-02-15

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09FY120300)

△通讯作者:于峥(1977-),女,副研究员,Tel:010-64014411-2627,E-mail:zyjcyx@126.com。

猜你喜欢
朱丹溪命门赤水
3个月建厂3座,再度刷新“渔美康速度”!80后集团掌门人亲授企业的“三重命门”
朱丹溪拜师
中医命门学说在职业病预防中的应用
赤水丹霞冠华夏——赤水丹霞国家地质公园
赤水大瀑布
动人心魄——赤水丹霞地质奇观
孝顺成就一代名医
孝顺成就一代名医
赤水情
六味地黄丸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