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规则抗结核治疗92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效果

2015-01-24 15:10:52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6期
关键词:抗结核肺结核常规

王 颖

(铁西区结核防治所,辽宁 沈阳 110021)

早期规则抗结核治疗92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效果

王 颖

(铁西区结核防治所,辽宁 沈阳 110021)

目的探究92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进行早期规则抗结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2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常规组46例,给予患者常规药物抗结核治疗,观察组46例,给予患者早期规则抗结核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血糖控制效果显著优于常规组,2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肺结核症状消失时间、肺功能指标恢复时间和药物治疗时间均短于常规组,2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方面,予以患者早期规则抗结核治疗临床效果显著。

抗结核治疗;老年糖尿病;肺结核;临床效果

临床上,老人糖尿病常与肺结核合并出现,同时二者在病理学发展过程中会形成相互作用,从而使得病情较为复杂,治疗效果并不理想[1]。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患者脂质多,甘油为结核菌提供了营养,同时患者的肝脏受损后,为结核菌提供了生长环境,长此以往便形成了肺结核[2]。当前,我院在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方面,在控制患者血糖的基础上,通过早期规则积极治疗肺结核,临床效果显著,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通过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2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所有患者的空腹血糖值均>10 mmol/L,经CT检测显示肺部有1~3 cm大小的空洞,将其随机分为2组,常规组46例,其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63~75岁,平均年龄(69.7±2.4)岁,给予患者常规药物抗结核治疗;观察组46例,其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62~74岁,平均年龄(68.9± 3.1)岁,给予患者早期规则抗结核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疗效。2组患者在临床资料上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常规组给予患者常规药物抗结核治疗。观察组给予患者早期规则抗结核治疗,予以患者服用利福平,每次450 mg,每天1次;予以患者服用乙胺丁醇,每次750 mg,每天1次;予以患者服用吡嗪酰胺片,每次500 mg,每天3次;同时给予患者皮下注射胸腺肽α1,每次1.6 mg,每周2次。2组患者均以药物治疗1个月为治疗方案[3]。

1.3 观察指标:密切关注2组患者的肺结核症状消失时间、肺功能指标恢复时间和药物治疗时间。

1.4 疗效评价标准。①显效:患者空腹血糖控制在6.0 mmol/L以下,肺结核症状完全消失,影像学显示肺部影像正常,痰菌检查呈阴性。②好转:患者空腹血糖控制在6.1~10.0 mmol/L以内,肺结核症状基本消失,影像学显示肺部影像有所改善,痰菌检查基本转阴性。③无效:患者空腹血糖在10.1 mmol/L以上,影像学显示肺部影像依然有异常,痰菌检查呈阳性。

1.5 统计学处理:通过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用χ2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空腹血糖、肺结核症状消失时间、肺功能指标恢复时间和药物治疗时间,用百分比(%)表示临床疗效,两组之间差异P<0.05,表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在血糖控制方面,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糖为(3.67±1.52)mmol/L;常规组患者治疗后血糖为(4.46±1.38)mmol/L,观察组血糖控制效果显著优于常规组,2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在治疗时间上,观察组肺结核症状消失时间为(5.64±1.29)d、肺功能指标恢复时间为(8.46±1.48)d,药物治疗时间为(11.25± 2.56)d;常规组肺结核症状消失时间为(8.58±1.53)d、肺功能指标恢复时间为(11.74±2.45)d,药物治疗时间为(18.14±2.17)d,观察组三项时间均短于常规组,2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在临床疗效方面,观察组显效26例,好转16例,总有效率为91.3%;常规组显效23例,好转15例,总有效率为82.6%,2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据有关调查显示,糖尿病患者出现肺结核的概率相对正常人出现肺结核的概率要高出5~10倍。同时,由于老年糖尿病患者机体代谢功能有所降低,抵抗力逐渐下降,极大地增加了结核菌在老年患者体内的滋生[4]。本研究使用胸腺肽α1能够有效提升患者机体细胞免疫反应功能,从而进一步控制患者肺结核病情发展;胸腺肽α1属于小分子多肽类药物,能直接促进细胞因子的合成与分泌,增强淋巴细胞的生理学作用,提升细胞免疫力;同时,细胞因子可以合成与分泌NK细胞以及CD8+细胞等免疫细胞,并把患者体内被结合杆菌感染的细胞彻底消灭,进一步调整Th1与Th2细胞因子的水平[5]。本组患者在控制患者血糖的基础上,通过早期规则积极治疗肺结核,患者血糖得到控制,且有效减少了肺结核症状消失时间、肺功能指标恢复时间和药物治疗时间,观察组的效果优于常规组(P<0.05)。

总而言之,在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过程中,针对两种病症应采取同时治疗的措施,一方面积极控制患者血糖,另一方面通过早期规则抗结合治疗,可以提升肺结核病的治愈率。

[1]孙利华.17例耐多药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资料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2,15(1):36-37.

[2]李艳静,髙微微,常占平,等.肺结核合并糖尿病对抗结核药物血药浓度的影响[J].中国防痨杂志,2012,4(1):164-165.

[3]潘稚芬,高跃中,金美,等.486例老年肺结核临床特点分析[J].浙江预防医学,2012,8(1):234-235.

[4]陈效友.糖尿病合并结核病的治疗[J].中国社区医师,2012,19(3): 336-337.

[5]龙章改.糖尿病合并初治肺结核120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1,11(34):29-30.

R587.1;R521

B

1671-8194(2015)06-0168-01

猜你喜欢
抗结核肺结核常规
常规之外
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376例分析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爱情是一场肺结核,热恋则是一场感冒
海峡姐妹(2018年4期)2018-05-19 02:13:00
别受限于常规
发明与创新(2016年5期)2016-08-21 13:42:54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贵州夏枯草的抗结核化学成分研究
疣状皮肤结核合并继发型肺结核1例
链霉菌CPCC 203702中抗结核分枝杆菌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的分离与鉴定
常规培养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西藏科技(2015年3期)2015-09-26 12: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