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医学术流派与传承方式的若干思考*

2015-01-24 12:49王莹莹杨金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5年1期
关键词:学术思想老中医流派

王莹莹,杨金生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北京 100700)

对中医学术流派与传承方式的若干思考*

王莹莹,杨金生△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北京 100700)

中医学术流派与传承问题,对中医学的继承和创新发展尤其是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及其传承人认定的要素,认为创新而独特的学术思想、稳定的传承模式和人才梯队是中医学术流派形成与发展的必要条件;以名老中医为核心的学习团队成为现代学术继承的特点之一,但名老中医不等于流派;现代传承形式众多,应区别对待学术传承人和继承者,但学生不代表继承人,只有继承和传扬了流派的学术思想才能认定为传承人。

流派;传承;认定

学术流派研究是中医药传承和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认真做好流派与传承问题,对中医学术继承发展和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在开展国医大师程莘农传承研究和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定标准研究的同时,对中医学术流派传承评定及其传承人的认定进行了相关探讨,以期对当下蓬勃发展的中医学术流派传承研究有所借鉴。

1 中医学术流派评定的标准

何为学术?“学者术之体,术者体之用”[1]。“学主知,术主行”[2]。可以看出,学的内涵在于能够提示出研究对象的因果联系,形成在累积知识基础上的理性认知,在学理上有所发明;术则是这种理性认知的具体运用。

何为流派?《说文解字》曰:“流,水行也。派,别水也,水别流为派。”《汉语大辞典》解释为“指学术思想或文艺创作方面的派别”。可以看出,流派的产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既需要传,即“水行也”,也需要承,即“别水也”。

回顾中医学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不同学术流派的争鸣与交融,是中医学术不断发展创新的源泉。如《礼记·曲礼》中即有黄帝针灸、神农本草及素女脉诀的“三世医学”。明·王纶在《名医杂著·医论》中提出,医学流派有外感(张仲景)、内伤(李杲)、热病(刘完素)、杂病(朱震亨)四大派别。清·纪晓岚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提出刘完素、李杲、张从正、朱震亨各成一派。建国后随着中医教育模式的改变以及现代化发展进程的加快,中医学术流派的形成和发展情况如何、流派如何判定,已成为流派传承研究的关键学术问题。

当代已故著名中医学家任应秋提出:“凡一学派之成立,必有其内在的联系,否则,便无学派之可言。所谓内在联系,不外两端:一者师门授受,或亲炙,或私淑,各成其说而光大之;一者学术见解之不一致,各张其立说,影响于人。[3]”可以看出,任应秋认为学术流派的认定一是传承,二是影响于人的学说。宋咏梅等通过分析“十五”、“十一五”立项的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研究课题中的209位名老中医,提出了学术流派必须具备代表人物、代表性学术思想、传承体系的“三元素”论。指出著名医家是当代中医学术流派的核心人物,当代中医学术流派必须有鲜明的学术思想,稳定的传承体系是当代中医学术流派确立的基本条件[4]。

此外,流派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文化部对传统医药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评审标准为:具有百年以上的传承历史,传承脉络清晰,在当代以活态形式存在;采用传统的医疗、养生或炮制方法,体现精湛的技艺;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特色,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科学价值。

从以上流派评定要素研究可以看出,除了独特的学术思想这一基本的要素外,稳定的传承体系和人才链是评定一个学术流派形成与发展的主要标志。因为医学流派要使其所创造的医学理论和方法,以较稳定的形式流传下来并形成传统,具有连续性和稳定性,只有在继承中才能发扬光大。传承是流派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当代学术传承方式成为中医流派研究中的主要问题。

2 中医学术传承的主要模式

传承即传递、接续、承接之意。《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传授与继承。传授是把学问、技艺教给别人,继承泛指把前人的作风、文化、知识等接受过来,可见“传承”一词包含着“授”与“受”两个方面,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中医学发展的历史长河里,师徒传递承载着文明火种的延续,流派纷呈的学术创新,充分体现着师徒共同开拓进取的足迹。

2.1 家族传承

在历史上,家学渊源、医承祖业者造就了不少世医。如徐氏针灸家族,以徐熙为始,徐氏家族先后有7世12位医家享誉医林。席氏家传针灸,从席弘起相传12代历久不衰,门徒众多,遍及江西各地,形成了我国历史上较大的地区针灸派系——江西针灸学派。在现代,家族传承也发挥了比较重要的作用,如30位国医大师的成长过程,有家传模式经历的有17位(占56.7%),可见家传为最直接、最有效的传承方式,是培养名医的有效途径之一[5]。

2.2 拜师传承

拜师学艺是古代中医教育的主要模式,“凡为名医,必由传授之师”,如扁鹊师从长桑君,张仲景师从张伯祖,孙一奎师从黄古潭等。中医师徒传承经历了“一对一”拜师学艺,现代上升到“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制度的方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已组织开展了5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各省市也开展了多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的继承工作,遴选了名老中医和学术继承人。师徒授受,自成流派,师徒传授是中医学培养人才的历史选择,是学术流派形成的重要因素。

2.3 院校教育

由于建国后,靠父子相传、师徒授受式的传统教育方式已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家大力兴办中医药高等院校,统一教材、统一学术观点、统一教育模式。院校教育能用最经济的办法将中医基本知识教给学生,具有传播知识信息量大、传授知识标准统一规范、受教育普及率高等特点。且各流派学术带头人多担任院校教授,其学术思想或被写进教材,通过课堂教学得以传播。国医大师程莘农院士指出:“跟师傅学习和院校教育是两种不同的路子,不冲突,可以相互借鉴。[6]”也就是说,拜师传承跟一个师傅学的知识面比较“专”,院校教育规范化教育学的知识面比较“全”,所有“名师带高徒”是二者的有机结合。另外,大学开展的“夜大”、“网络学院”等继续教育学院,也成为人才培养的一种形式。

2.4 工作传承

名老中医多担任科室负责人、课题负责人、学科带头人,在工作中形成了工作团队,将数十载临床经验总结提炼成科室的诊疗常规进行传承。如程莘农在临床工作中,不仅主张医者要向老师和年长者学习,也向病人和其他同事学习。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他逐渐成为单位针灸学科的带头人以及针灸行业的佼佼者,成为大家学习的目标。尤其当选院士以后,身边的同事以他为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长达近40年的中医针灸医疗活动中,耳濡目染,循循善诱,潜移默化中培养了一批针灸的后起之秀,如今在针灸临床和教学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目前从国家层面,各省市和院校都设有名医工作室,如国医大师工作室、薪火传承3+3名医工作室、名老中医工作室,以及2013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启动了64项流派传承工作室,目前工作室传承也称为中医学术思想传承的一种形式。

2.5 培训教育

随着中医教育形式的多样化,培训教育也称为中医学术传承的一种形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设立了中医药优势学科继续教育基地,举办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培训班也称为名医工作室的一项重要考核内容。如程莘农自1975年便开始全心倾注于针灸教学工作,每天上午坚持带学员临床实习,先后为国家带教培养数批针灸学员,此外他还是北京国际针灸培训中心主要创建人,亲躬国际教学数百班次,先后为百余国家的数千名外国留学生传授针灸学术,建立了亲密的师生关系,许多学生在国际中医药组织团体中任职,为中医药的学术交流起到了推动作用。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程莘农院士名医工作室以及“大诚中医”传承基地联合举办多次培训班和传承学习班,培养了大量基层针灸临床医生。

2.6 专项传承

近年来以专题立项研究的形式,通过团队协作,开展名老中医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研究工作,也称为流派传承一种方式,如科技部先后在“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等国家重大科技计划中,设立了多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研究项目[7];许多院所高校也组织开展了学术思想的传承研究,如中国中医科学院开展了“传承博士后”、“名医名家传承”项目,系统总结中国中医科学院名老中医药专家的经验及学术思想。

2.7 文化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和继承人的培养也成为中医学术传承方法之一。目前有95项传统医药代表作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省市级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400余项,许多中医学术流派被列入名录中。如“程氏针灸”在2009、2010年分别成为海淀区和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程莘农教授还成为“中医针灸”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传承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代表性传承人有义务“开展传承活动,培养后继人才”。

2.8 其他传承

民国时期的中医学发展受到了西医的冲击,在那个中西碰撞的时代,出现了一批医家,为中医教育事业奋斗终生,他们通过开设函授机构、创办有关杂志开展中医教育工作。如1929年承淡安在无锡创办了较早的针灸函授机构——中国针灸学研究,并于1933年首设通函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函授教育成为研究社培养针灸人才的主要模式,其承门传人发展了现代的“澄江学派[8]。1948年陆瘦燕在上海创办了“新中国针灸学研究社”,并附设了函授班社,刊登《燕庐医话》,传授“陆氏针灸疗法”,宣传针灸医学,培养了众多的针灸人才[9]。据肖国士统计,“《中国历代名医评价》一书,介绍了35位有卓越贡献的医家,其中属祖传的3人,属师传的10人,而自学成才者却有22人。《辞源》一书收录的64位名医,自学成才者竟达 45人,占总数的70%。[10]”函授进修、自学成才也都成为特殊时期中医学术传承的一种形式。

3 对中医学术流派认定与传承的思考

3.1 中医学术流派的认定要素

学术流派不是个别人的理论主张,而是一种学术共同体共同努力的产物。正如陈大舜教授所论:“学派的产生离不开人,但一个人不能形成一个学派,必须有一批人(一支人才链)才能构成一个学派。即一位名家创立某一学说后,有人尊崇、信仰、继承和研究,就自然形成一个学术派别。他们既有直接师承,也可间接私淑,自为统系,形成学派。[11]”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中医学术流派的认定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代表性,即具有学术流派的典型代表,一个学派的形成,首先要有学术造诣高超的核心人物,才能具有向心力、凝聚力和影响力;二是特色性,即具有创新而独特的学术思想、认知方法和临证思辨特点,体现时代文化特征;三是历史性,即具有源远流长的学术渊源和根基。我们对国内30位知名中医药专家进行问卷调查,经统计92.25%的专家认为,一个成熟的中医流派应该至少有100年以上的历史;四是实用性,即流派的学术思想能够指导临床医疗实践,提高临床疗效,解决医疗实际问题;五是地域性,即学术流派在一定地域或范围内具有影响力,通过流派传承培养出一批新的名医,并在周围地域相对集中,形成“名医圈”现象,如江南地区的吴中医派、孟河医派以及皖南的新安医派、浙江的绍派伤寒等[12];六是稳定性,指具有稳定的传承医脉,流派的生命力需要稳定的传承体系来绵延,有传承才有发展。稳定的传承模式和老中青结合的人才梯队是评定一个学术流派形成和发展的主要标志之一。

3.2 中医学术流派传承的主要特点

以名老中医为核心的学习团队成为现代学术流派的特点之一,但名老中医不等于流派。目前随着国家对名老中医学术传承工作的重视,以名老中医为核心的学术团队成为现代学术流派的特点之一。但是名老中医并不等于学术流派,只有具有创新、独特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以及形成稳定的传承体系,才能成为学术流派的核心人物。开展流派奠基者认定时,要研究这些著名中医药专家在自己的医疗实践发展过程中,是否在不断吸收和融合本时期先进的技术与人文思想,是否在不断创新发展中医药理论体系,是否在临床上用新理论指导医疗技术方法的发明和应用[11-13]。

3.3 中医学术流派的继承人与传承人

现代传承形式众多,只有继承和发扬流派的学术思想才能认定为传承人。传、承构成流派的核心链,稳定的传承体系是学术流派确立的基本条件,人才队伍是学术流派得以存续发展的基本保障,只有通过徒属的继承,流派的理论和方法才能得以传播。

目前,许多中医学术流派精髓未能妥善保存,缺乏专门的人才与政策对各个流派的学术精髓进行总结与保护。有些流派由于缺乏可以胜任的学术传承人,使流派的学术思想得不到延续。分析原因,可能与“继承者众多、传承人无几”的原因有关。在大多数情况下,后学多为继承者。流派传承人是继承者中的佼佼者,是流派学术上的传承与创新者。那么如何评定流派的学术传承人呢?流派传承人的评定,应该紧扣学术传承,学术传承是流派生命力之所在,没有学术上的传承与创新,所谓的传承就会成为空壳。第一,不受以上传承形式和地区的限制,流派奠基人对传承人自身学术思想特色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第二,继承和发扬本流派的学术思想,其学术主张可以不是流派所有的学术观点,即一个团队一个思想,相互关联,所谓“同学不一定同思想”;第三,区别对待学术传承人和学术继承者。即传承人的学术思想、学术主体应建立在学术流派奠基者学术基础上,并以传承与发展奠基者的学术思想为己任,仅是赞同学派奠基者的学术理论,而并不将这种学术理论、学术体系作为自己的学术理想、学术目标,则不能称其为学派成员,更不能是传承人[14]。笼统或泛泛归类学术流派人员,不利于学术流派的形成与发展。如有研究者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立的名师与其高徒学术成果进行分析发现,名师与高徒研究领域的一致性很高,但部分师徒之间学术思想的特色却存在明显差异。名义上存在传承关系,但学术特色并没有得以延续,这种“名传而实未传”的现象,不利于学术流派的形成与发展[15]。建议开展学术流派传承人才培养项目,从中医临床技术骨干中遴选中医流派传人,继承和发扬该学术流派或名医的学术思想,并在其带动下,逐渐形成新的具有发展潜力和社会影响的学术流派,并针对跟师时间、学术关联度等建立明确的考核目标,如在鉴定传承人时,发表的文章和编撰的著作与学术奠基人必须达到一定的关联度。

总之,目前名老中医逐渐成为现代学术流派的核心人物,而稳定的传承模式和人才梯队是中医学术流派形成与发展的必要条件,应以培养名家代表性传承人为重点,重视传承体系的建立及传承质量的评价,探索科学合理的流派传承人培养模式,建立具有时代特点的新的中医学术流派,促进中医药事业的繁荣发展。

[1]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71.

[2]王拭.严复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6:885.

[3]任应秋.任应秋论医集[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 376.

[4]宋咏梅,王振国,刘更生.关于当代中医学术流派评价的几点认识[J].辽宁中医杂志,2011,38(7):1349-1350.

[5]曾智,申俊龙.国医大师的成才规律及其对中医传承的意义[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4(2):65-69.

[6]杨金生.程莘农·中国中医科学院著名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实录[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4:103.

[7]徐春波,王思成,贺兴东,等.名老中医传承研究模式与研究方法,世界中医药,2009,4(6):342-344.

[8]夏有兵,周俊兵.著名针灸学家承淡安无锡办学概貌[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4):207-210.

[9]吴焕淦,张志枫,何星海,等.陆氏针灸流派的形成与传承研究[J].上海针灸杂志,2010,29(1):1-5.

[10]肖国士.试论古代中医成才过程中的十大关系[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85(3):39.

[11]陈大舜.中医各家学说[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2.

[12]王振国.当代中医学术流派研究的内容与方法[C].中华医学会医史学分会第十三届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2011:99-104.

[13]杨金生,王莹莹,程凯,等.著名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传承研究之管见[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5 (2):801-804.

[14]苏庆民.论中医学术流派形成与发展的意义[J].中医药通报,2010,9(2):25-26.

[15]宋咏梅.当前学术流派研究不可忽视的3个问题[J].中国中医药报,2011-4-25(4).

R222.19

A

1006-3250(2015)01-0044-03

2014-10-1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传承工作室;国医大师程莘农院士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中国中医科学院著名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传承博士后项目;中国中医科学院名医名家传承项目;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针灸”传承保护项目

王莹莹,女,助理研究员,从事针灸的临床与研究。

△通讯作者:杨金生(1964-),男,研究员,E-mail:zml@ ibucm.com。

猜你喜欢
学术思想老中医流派
改进贝叶斯统计挖掘名老中医对肺痿的证候分型经验
《张道一学术思想研究》简介
名老中医举办座谈会共话振兴中医药事业发展
俄罗斯藏学研究的主要流派及其成就
赵建忠《红学流派批评史论》序
老中医教你睡眠养生
百川何以争流
——关于戏曲流派传承的再讨论
当代诗词“实验体”流派与艺术风格的建构
老中医
陈阳春研究员学术思想略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