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放射影像技术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应用

2015-01-24 11:45:54邱妮妮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31期
关键词:征象异物气管

邱妮妮

(湖北省恩施自治州中心医院放射科,湖北 恩施 445000)

探究放射影像技术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应用

邱妮妮

(湖北省恩施自治州中心医院放射科,湖北 恩施 445000)

目的 探究X线和多层螺旋CT放射影像技术诊断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应用。方法 选取本院40例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患者,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采用X线检查小儿气管、支气管中的异物;B组采用螺旋CT诊断小儿气管、支气管中的异物,观察两组的影像资料中异物征象显示结果。结果 A组检查共发现异物34处,检出异物33例,直接提示异物14例,间接提示异物19例;B组检查共发现异物42处,直接提示异物38例,间接提示异物2例。结论 应用放射影像技术检查少儿气管、支气管异物,其诊断结果具有辅助诊断价值,能较为准确地判断异物大小、形态、位置,可作为临床参考依据,对降低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并发症和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

X线检查;螺旋CT扫描;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应用分析

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是呼吸科常见的急诊,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占全部气管异物患者的80%~90%。幼儿的器官尚未完全发育,吞咽功能还不是很成熟,进食后食物不能顺利进入食道,误入气管,将导致气道堵塞,呼吸受阻,异物较大的还将在短时间内发生窒息,如不进行及时诊治,严重者可导致死亡。及时诊断和救治给予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患者是挽救降低意外事故发生的关键所在。采用放射影像技术检查少儿气管、支气管异物,其诊断结果具有辅助诊断价值,能较为准确地判断异物大小、形态、位置,作为临床参考依据,降低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并发症和病死率。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在我院40例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患者中,男27例,女13例,年龄在10个月~10岁,平均年龄(4.83±1.26)岁,发病距就诊时间在1.6 h~11 d,平均时间间隔(1.48±0.94)d;22例有明确吞入异物史,18例无明确吞入异物史。以上全部患儿均有明显的呛咳、阵发性咳嗽、喘憋、呼吸困难、听诊异常等临床症状。

1.2方法

1.2.1检查方法:对40例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患者应用放射影像技术进行异物检查:A组采用X线检查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检查时,将患儿安置为仰卧位,由家长协助固定患儿,在其啼哭时进行观察,检查肺部透亮度是否均匀一致,纵隔有无摆动等。B组患儿则进行螺旋CT扫描,扫描前保持患儿情绪稳定,年龄过小或过于躁动幼儿可进行口服水合氯醛待其镇静后,再进行检查。患儿取仰卧位,进行扫描后将数据传入工作站,并进行曲面、多平面重建,仿真窥镜技术,最小密度投影,简单调整使患儿肺部、气管、支气管图像保持清晰状态,查找异物位置,并检查肺部异物征象。

1.2.2影像分析方法:由2位副主任医师对X线摄像进行观察,查看支气管异物,观察有无异物造成的间接征象;由3位副主任医师分别观察CT图像,并给出相应判断,若2名或以上医师诊断结果相同,则采纳诊断结果,若结果均不相同,则由其共同商定,给出最后诊断结果。

2 结 果

A组检查共发现异物34处,检出异物33例,直接提示异物14例,间接提示异物19例;B组检查共发现异物42处,直接提示异物38例,间接提示异物2例,诊出率为100%。异物部位分布:8例患者异物在主气管内、7例患者异物在右主支气管、5例患者异物在左主支气管、13例患者异物在中间主支气管、5例患者异物在右下支气管、2例患者异物在左下支气管。

3 讨 论

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是临床常见的呼吸道急症之一,多发生于婴幼儿及5岁以下的儿童,可占到80%~90%。幼年儿童的咀嚼功能及喉防御反射功能还不是很完善,自我控制能力也比较差等,容易发生气管、支气管异物堵塞[1]。小儿误吸异物后会出现刺激性的呛咳、憋气等临床症状。如不及时诊断取出异物,严重的呛咳会导致患儿发生间质性肺气肿,进而发展为气胸、纵膈气肿等,如果异物较大且堵塞主气管,则会引起严重窒息,危及生命。及时准确的诊断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治疗措施可减少患儿气管、支气管并发症,对降低病死率也非常重要。

少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最重要的是对异物吸入病史的采集,并结合临床的症状和体征,及相关的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而应用放射性影像技术进行检查则能够较全面、真实地显示患儿气管、支气管中异物的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判断异物的存在,大小、形态和位置,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指导的作用。目前对于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的放射影像技术主要有X线检查、CT检查。X线依靠一侧的肺含气量改变、纵膈摆动以及肺不张、肺炎等间接征象来推断异物的存在,对于阳性异物可直接的显示,对于阴性异物则只能靠间接的征象来诊断[2]。具有检查迅速、费用低廉,能够动态反复观察的优点,目前大多数医院都将其用于诊断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然而,由于患儿情绪难于控制,且部分异物气管、支气管的不完全阻塞,容易造成漏诊,且不能直接提示异物存在及部位。CT扫描分辨率高,可直接显示异物,且定位准确,确诊率较高,且对临床医师手术方案的制定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目前,多层螺旋CT是最先进的设备,具有扫描速度快、操作时间短、范围广、安全无痛苦、分辨率高等的优点,能够在一次屏气下采集完整的无间隔容积扫描数据,将计算机处理技术结合原始轴位像对气管及支气管进行成像,将获得的数据反复进行多种式的三维重建处理,对异物进行定位迅速且准确,处理后的图像更清晰、平滑,可以直观地显示异物的部位、大小以及形态及与支气管黏膜的关系,为取出异物提供了依据和更多的信息,值得在少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广泛的推广应用。

[1] 杨景泓.放射影像技术在诊断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7):27-29.

[2] 孟宪安.放射影像技术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2,33(16):3488-3489.

R445;R768.1+3

B

1671-8194(2015)31-0137-01

猜你喜欢
征象异物气管
产前超声间接征象在部分型胼胝体发育不全诊断中的价值
食管异物不可掉以轻心
中老年保健(2021年9期)2021-08-24 03:49:56
自制异物抓捕器与传统异物抓捕器在模拟人血管内异物抓取的试验对比
牛食道异物阻塞急救治疗方法
兽医导刊(2019年1期)2019-02-21 01:14:26
Ki-67、p53、CerbB-2表达与乳腺癌彩色超声征象的关系
癌症进展(2016年11期)2016-03-20 13:16:03
气管镜介入治疗并发大咯血的护理体会
探讨早期气管切开术对防治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作用
吸入式气管滴注法的建立
周围型肺癌CT征象及组织病理学类型对照分析
乳腺癌大小和转移超声征象与预后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