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病房新生儿安全管理的探讨

2015-01-24 10:53:46范建梅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3期
关键词:产科病房同室母婴

范建梅

(山西省临汾市人民医院,山西 临汾 041000)

产科病房新生儿安全管理的探讨

范建梅

(山西省临汾市人民医院,山西 临汾 041000)

一直以来,产科病房是医院的高风险科室之一,由于患者病情不稳定、周转较快,产妇、孕妇、新生儿之间生命密切相关,稍有不慎都有可能造成安全隐患。新生儿的安全管理作为产科病房的重点内容,应给予足够重视,做好安全防范工作,确保新生儿生命安全。

产科病房;新生儿;安全管理

新生儿安全管理不仅是要保证新生儿的健康成长,还要对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科学、及时、有效的控制[1]。产科病房作为医院众多病区中较为特殊的一个,实施母婴同室混合管理,使得护理工作更为繁琐,护理人员责任加大,护理风险也随之上升,并且必须同时确保母婴的生命安全,在护理工作中任何粗心大意、稍不留神都有可能带来不安全因素。近些年来,在我国新生儿院内感染导致死亡和监管不力致新生儿被盗的案例时有发生,这对家庭幸福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不良影响。我院的母婴同室为开放式病房,这就给新生儿的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确保新生儿的安全,我院在建立健全新生儿的安全管理制度基础上,实施预见性的安全管理措施,不断改善病房环境,改进工作流程,增加人员配置,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取得了显著成就,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2010年2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产科分娩的新生儿共2865例,均为母婴同室,其中自然分娩1253例(占43.73%),剖宫产1612例(占56.27%)。新生儿在入室后又转入监护中心治疗的患儿有126例,其余新生儿均健康出院。经统计显示,新生儿平均住院时间为6.5 d。对在院新生儿实施可预见性的安全管理措施,明显提高了产妇对新生儿护理的满意度,减少了护理差错的发生,临床效果十分显著。

2 产科病房新生儿常见的安全问题

2.1 新生儿溢奶误吸:新生儿呼吸道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容易发生溢奶、呕吐甚至是误吸,由于母婴同室会使得护理人员不能及时发现。

2.2 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取平卧位时由于呕吐物不能及时排出容易发生窒息,有的新生儿未给予婴儿床、婴儿被等特殊照顾,睡大床、盖大被都有发生窒息的可能。

2.3 院内感染:母婴同室区内空气、物品以及护理人员的手消毒不严格;新生儿是用的衣物、被褥、毛巾等消毒不严格;母婴同室区探视人员过多、空气不新鲜,容易造成交叉感染;对家属健康教育不到位,使得他们无菌操作意识不强,每次接触新生儿未仔细洗手,容易引起新生儿皮肤、呼吸道、消化道感染等疾病[2]。

2.4 病情观察不及时:产妇分娩后身体虚弱需要休息,无法时时看护新生儿,护理人员人力紧张、工作任务较多,对新生儿观察不仔细;一些护理人员专科知识掌握不熟练,对出现的异常状况不能及时判断做出有效处理。

2.5 新生儿标识带、标识卡脱落,或者是写错新生儿姓名、性别,导致抱错新生儿。

2.6 新生儿被盗、被骗:由于母婴同室病房人员较多并且复杂,稍有疏忽就有可能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导致新生儿被盗。

2.7 新生儿保暖不足,容易使婴儿感染风寒,而过度保暖则容易导致婴儿受热、上火。

2.8 脐部发生感染、出血。

3 产科病房新生儿的安全管理

3.1 完善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新生儿安全管理、交接、防护以及对于意外情况应急处理的相关制度,规范病区的安全管理。成立安全护理维护小组,由护士长和责任护士组成,负责对产科病房进行每周、每月的监督和检查,并对安全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详细记录和分析,对管理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及时予以纠正。我科采用的安全防护方法是:新生儿同色双带(手腕和脚腕)、双卡(包被卡和床头卡),洗澡时家属持有一卡,洗完后要与包被卡进行核对,并且在洗澡间内只允许有一名婴儿洗浴。家属应全程跟随,并且要在分离本上填写具体的交接时间。护理人员在交接班时需要每班每床挨个交接,以免遗漏重要信息。

3.2 加强病区环境建设,为新生儿创造温馨、安全的有利环境:病房人员较多不仅影响产妇的休息,而且空气质量差,容易引起交叉感染,因此,要限制探视时间和人数,每例每次限探视人员1~2名,中午及夜间22:00以后禁止探视,以免影响产妇和新生儿的休息。

3.3 加强对新生儿父母的安全教育,严格执行交接制度:护理人员应主动向产妇及其家人介绍病区环境,介绍相关病房设施的应用及功能,加强对产妇关于产褥期健康知识的教育,详细讲解新生儿的护理知识。每个家庭都应发放新生儿交接须知卡,护理人员在详细讲解后让其签收,告知产妇及家属要妥善保管,待其出院后将卡片收回。

3.4 宣传母乳喂养相关知识,并做好相关指导 病区护理人员应向产妇讲解母乳喂养的好处,并传授喂养技巧,改变产妇及家属的传统思想,加强对科学育儿知识的宣传教育。

3.5 对护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升综合素质:定期组织业务学习、业务查房,每年应派代表到外地学习先进的技能和管理方法,每半年进行新生儿窒息抢救的考核;护理人员不仅要熟练掌握新生儿安全管理业务知识,还需熟练应用急救技能、抢救仪器,发生意外情况要随机应变、冷静处理[3];由于新生儿护理工作责任重大、安全隐患较多,导致护士精神高度紧张,管理者应采用激励和赏识的办法,适时调节他们的情绪,减轻护士的心理压力,从而提高其工作积极性,推进护理工作的创新。

3.6 密切观察新生儿病情变化: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新生儿的面色、呼吸、体温、黄疸值、脐部以及臀部皮肤等情况,每隔2 h巡视一次;每班护士必须多次指导和帮助产妇喂养新生儿,要详细了解产妇的分娩病情,使新生儿保持侧卧位以免发生呕吐、溢乳,对于新生儿的异常情况要随时评估,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对高危儿要重点交接、详细说明、密切观察,发现异常要及时报告医师紧急处理。

3.7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对新生儿用的暖箱、恒温水箱、奶瓶等物品要及时消毒处理,对于病区空气要定期消毒,防止细菌滋生,护理人员在接触新生儿前要使用消毒液洗手,防止细菌传播,同时要将无菌理念宣传给新生儿父母,提高他们的无菌观念。

3.8 出院指导:新生儿出院时,护理人员应做好出院指导,交待出院后的注意事项,认真核对新生儿姓名、性别、床头卡及包被卡等,核对无误后让其在出院证上签字,方可出院。

[1]陈剑锋,游彩玲,王玉琴.人性化背景下的产科病房的新生儿安全管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1,6(22):275-276.

[2]吕春华,余昌娥,历梅,等.产科新生儿安全管理的措施及效果评价[J].湖北医药学院学报,2012,31(1):82-83.

[3]余晓燕,胡引.母婴同室病房新生儿安全管理策略[J].护理与康复, 2011,10(7):626-627.

R473.71

B

1671-8194(2015)03-0296-02

猜你喜欢
产科病房同室母婴
反馈式健康宣教提升母婴同室产妇产后护理效果、满意度的意义分析
系统化健康指导对母婴同室产妇产后护理的干预分析
护士主导的持续改进在规范母婴同室新生儿血糖监测中的应用
点亮婴儿房,母婴灯具搜集
幸福(2019年3期)2019-02-27 08:35:50
PDCA循环护理模式对产科病房护理质量的影响
健康大视野(2018年7期)2018-07-23 12:02:10
母婴同室产科病房护理服务满意度的调查与分析
健康大视野(2018年6期)2018-07-17 03:18:46
喜忧参半的母婴产品“海淘热”
华人时刊(2017年21期)2018-01-31 02:24:07
5S管理在产科病房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尿布师:只卖纸尿裤的母婴电商
创业家(2015年1期)2015-02-27 07:52:07
产科病房开展优质护理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