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治疗急腹症验案3则

2015-01-24 11:01:57田家敏
中国中医急症 2015年3期
关键词:温氏压痛附子

田家敏

(山东省枣庄市中医院,山东 枣庄 277101)

经方治疗急腹症验案3则

田家敏

(山东省枣庄市中医院,山东 枣庄 277101)

经方 急腹症 大柴胡汤 大建中汤 大黄附子细辛汤

笔者从事外科临床工作20余年,常将经方用于急腹症的治疗,每每获得满意疗效。现将医案介绍如下,以飨读者。

1 急性胰腺炎

1.1 病例资料 患某,男性,37岁。2009年3月4日就诊,自述情志不遂,而后又饮酒过量,食用大量的肉食后,突发性的上腹部疼痛,其疼痛程度较为剧烈,呈持续性,伴有阵发性加剧。有反复呕吐,为草绿色消化液,上腹部饱胀。发热、怕冷、纳差、乏力等症。病后在当地诊所静滴抗炎、止痛(药物不详)等药物治疗2 d后,上述症状仍不见缓解,今日就诊于本院。查体:T38.3℃,P 91次/min,BP 115/65 mmHg(1 mmHg≈0.133 kPa)。痛苦貌,上腹部压痛明显,可见反跳痛,腹肌紧张呈板状腹。血淀粉酶(温氏):128 U。腹透示:未见有膈下游离气体,已排除急性胃肠穿孔。西医诊断为:急性胰腺炎(充血水肿型)。该患者神情痛苦,屏气呻吟,口气重浊,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数。中医诊断:腹痛。证属肝胆湿热,胃失和降。予以疏肝理气、清热利湿、缓急止痛、和胃健脾,以大柴胡汤加减:柴胡12 g,黄芩12 g,半夏10 g,白芍10 g,郁金10 g,枳实10 g,连翘15 g,大黄6 g,生姜6 g,大枣6枚。每日1剂,水煎服,共3剂。并同时嘱其低脂、流质少量饮食,卧床休息。上药已服3剂,上述症状大减,自觉腹痛基本消失,但手按腹部仍有轻度压痛。精神、饮食有所好转,体温基本恢复正常。复查淀粉酶为温氏87 U,已有明显降低。自述偶有间断的腹部刺痛感。上方加丹参15 g继服5剂后。已无腹痛、腹胀等症状。仅感身体虚弱,按压腹部较为柔软,无压痛、反跳痛。再次复查淀粉酶为温氏49 U。基本痊愈,后以香砂六君子汤3剂以善后。随访2年无复发。

1.2 按语 患者正值壮年,有长期酗酒、过食辛辣等不良嗜好,又加有情绪不佳,情志不畅等,可导致肝失疏泄,气失调达,肝郁化热,侵犯脾胃,致使胃失和降。《伤寒论》第103条云“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则愈”。《金匮·腹满寒疝宿食病》第12条“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当下之,宜大柴胡汤”。上述条文与本病相符,故用之。方中的柴胡、郁金疏肝理气,调达气机,黄芩、连翘、大黄有清热燥湿、化浊解毒,泻实通腑。白芍、枳实解痉止痛,白芍又有柔肝养血的功效。半夏、生姜、大枣止呕降逆,和胃健脾。二诊加入丹参有着活血化瘀止痛的功效,药证相符,效如桴鼓。

2 急性肠梗阻

2.1 病例资料 患某,男性,72岁。2009年10月11日就诊于本院。患者3年前曾有过“阑尾炎”切除病史,自述术后身体一直不佳。时常有恶寒、头晕、纳差、乏力等症。平素不敢多食,否则食后腹胀不适。便秘、腹泻也常常交替出现。自述昨日过食水饺又着凉,夜间腹部作痛。疼痛呈阵发性,疼痛较为剧烈。疼痛时腹部有多处包块突起,肠鸣音加重,腹部包块时聚时消,伴有全腹饱胀,肛门排便排气停止。查体:T 36.3℃,BP 128/ 85 mmHg,心率79次/min,血淀酶温氏:41 U。痛苦貌,腹诊时,腹部拒按,全腹压痛、反跳痛,肠鸣音亢进,有气过水声,腹部可见肠型。腹透示:腹内有多个气液平。西医诊断:急性梗阻。该患者神色疲惫,语声无力,气息均匀,舌质淡红,舌苔白腻,脉弦细,中医诊断:腹痛。证属脾胃虚寒、寒湿凝滞、夹积夹滞。予以温中散寒,缓急止痛,并佐以化食消积除胀,予以大建中汤加减:人参9 g,饴糖30 g,蜀椒10 g,炒神曲10 g,厚朴10 g,枳实6 g,干姜10 g,炒麦芽12 g,焦楂12 g。每日1剂,水煎服,共服3剂。并嘱其禁饮食,静脉输液。3剂后,患者自述腹痛、腹胀大为减轻,腹部肠型消失,腹透示已无气液平,仅有轻度腹胀。服药间排便3次,效不更方,上方继服3剂后,腹痛、腹胀完全消失。腹诊时,腹部柔软,已无压痛。患者索要饮食,自述有饥饿感,食后无不适感。再次复查腹透无异常。继服香砂六君子汤2剂善后。以后随诊1年无异常。

2.2 按语 此患者年事已高,有腹部手术病史,又有纳差、乏力,恶寒、大便不调,脉弦细等症。患者平素脾胃虚寒,脾失健运,运化无力。再加饮食不当,过食油腻等食物所致夹积夹滞。《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第14条云“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见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大建中汤主之”。此症与本条文相符,故用之。方中干姜温中散寒,蜀椒止痛温中,人参健脾益气,饴糖有补益脾胃且又有缓急止痛的功效,枳实、厚朴行气止痛化积除胀,神曲、焦楂、麦芽健脾消食,药证相符,其效显著。

3 急性胆囊炎

3.1 病例资料 患某,女性,49岁。2011年7月6日就诊于本院。患者自述有“胆囊炎”病史7年余,多年来,右上腹疼痛反复发作,医院曾建议手术,患者因惧怕而拒绝。曾较长时间口服中药(门诊病历记有柴胡、黄芩、连翘、白花蛇草、半边莲、郁金、地丁等),予以疏肝、清热、解毒等药物后,病情不见缓解。自述每于劳累、情绪不佳时而复发,此次患者因进油腻饮食后,再次发作。来时,呈持续性右上腹疼痛,疼痛较剧,发热、恶寒,全身肌肉酸痛,腹胀,2 d未有大便。恶心,未见明显的呕吐,在家口服消炎利胆片、先锋霉素等药物2 d效果不佳来院就诊。查体:痛苦貌,T 37.6℃,BP 110/ 60 mmHg,血WBC 11.4×109/L,肝胆B超示:胆囊壁毛糙,胆囊体积缩小,西医诊为: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腹透(-)。腹诊:右上腹明显的压痛,轻度的反跳痛,右上腹部紧张腹部拒按,莫菲氏征(+)。但无明显的巩膜、黏膜黄染。该患者面色萎黄,语声低弱,舌淡,舌苔白厚,舌边有齿印,脉弦紧。中医诊断:胁痛。属寒湿凝滞,腑失和降。予以大黄附子细辛汤加减:大黄9 g,附子9 g,细辛6 g,莱菔子9 g,炒神曲9 g,醋炒延胡索6 g,每日1剂,水煎服。共3剂。并嘱其注意休息,少量清淡饮食。3剂后,自述腹痛大减,腹胀消失,饮食好转,已能轻度活动。仅有轻度的右上腹痛,T 36.4℃,WBC 7.6×109/L。效不改方,上方继服2剂,腹痛完全消失,饮食正常,活动自如,稍有夜间口苦。以小柴胡冲剂口服5 d予以善后。随访2年半未有复发而愈。

3.2 按语 患者有慢性胆囊炎病史多年,属中医学“胁痛”范畴,病后多服清热解毒、疏肝理气等药物未见有明显的效果,胁痛时常复发,患者甚为痛苦。发病时的发热、恶寒,舌淡,舌苔白腻,脉弦紧等症,非为外感所致,乃为内有寒湿迫阳外浮的病证。胁痛、腹胀,大便不畅等症,为寒湿凝滞、腑气不通所致。《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脉证治第十》云“肋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方中附子、细辛大热大温,能温中化饮止痛,大黄通腑导滞,推陈致新。神曲、莱菔子消食化积导滞,而延胡索有活血、行气、止痛的功效,药证对应,诸药合力,其疗效当然显著。

R278

B

1004-745X(2015)03-0561-02

10.3969/j.issn.1004-745X.2015.03.074

2014-03-22)

猜你喜欢
温氏压痛附子
广东温氏大华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附子在恶性肿瘤中的应用
压痛点密集型银质针温针灸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观察
A Preliminary Study on Legitimacy Identification Standards for Unconventional Treatment Technologi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内热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近期及远期临床疗效观察
温氏股份拟8.1 亿元收购河南新大牧业61.86%股权
中国猪业(2019年8期)2019-01-06 10:18:30
压痛点推拿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5例疗效观察
温氏7.3亿元增资三项目
中国猪业(2016年3期)2016-01-28 14:46:58
温氏股份:预计2019年上市肉猪2 750万头
中国猪业(2015年11期)2015-01-24 04:55:34
附子化学成分的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