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先赟
(大连市金州新区第一人民医院,辽宁 大连 116000)
宫腔填塞对剖宫产术后出血的疗效研究
刘先赟
(大连市金州新区第一人民医院,辽宁 大连 116000)
目的分析宫腔填塞对剖宫产术后出血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11年4月至2013年7月间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出血患者74例,观察组37例以及对照组37例。对照组进行宫体注射缩宫素及垂体后叶素,观察组在宫体注射缩宫素及垂体后叶素的基础上进行宫腔填塞,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术后24 h出血量为(67.3±31.2)mL,对照组术后24 h出血量为(87.4±29.7)mL;观察组术后1周子宫径线和为(22.41±4.78),对照组术后1周子宫径线和为(29.41±5.31);观察组术后出血复发率为10.3%,对照组术后出血复发率为17.8%。观察组的治疗情况较对照组更优,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宫体注射缩宫素的基础上采取宫腔填塞可以降低患者的术后出血量以及子宫径线,这对于治疗剖宫产出血具有积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宫腔填塞;剖宫产;出血
出血症状是实施剖宫产术较为常见的临床症状,造成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主要因素为宫缩乏力、胎盘粘连以及子宫裂伤等,另外在手术过程中操作不当同样也会造成出血[1]。我院对2011年4月至2013年7月间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出血患者74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对其中37例患者在宫体注射缩宫素及垂体后叶素的基础上实施宫腔填塞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4月至2013年7月间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出血患者74例为临床观察对象并分为观察组37例及对照组37例。观察组年龄为22~32岁,平均年龄为(25.7±4.1)岁,孕周为37~41周,平均孕周为(38.4±3.1)周,术中出血量为700~1500 mL,平均出血量为(840.3±31.5)mL。对照组年龄为21~31岁,平均年龄为(24.3 ±4.4)岁,孕周为37~41周,平均孕周为(38.1±3.2)周,术中出血量为740~1450 mL,平均出血量为(850.3±32.3)mL。上述患者出血原因包括了宫缩乏力、子宫内膜破损、胎盘前置以及胎盘剥离。两组患者在年龄、孕周、出血量、出血原因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进行子宫注射缩宫素+肌注垂体后叶素,观察组患者在上述基础上采取宫腔填塞治疗,具体如下:填塞材料为无菌干纱布(30 cm×30 cm)压住宫底从而让子宫固定。利用钳夹将砂条由子宫切口送进宫底。利用钳夹将砂条从切口向宫底导入,由宫角至宫腔从另一侧进行填充,砂条送出宫颈外口2 cm处,在填充过程中要保证填充均匀并对宫颈前段以及子宫下段产生压迫作用。填充完后对切口进行缝合,在缝合的过程中应该让缝线避开砂条。术中准确记录填塞数量,术后取出核对术后。加强感染预防并对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阴道出血情况进行密切的观察,在宫底位置放置砂袋进行加压处理,时间为7~9 h,在术后20 h后由阴道处取出砂条。
1.3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5.4软件系统进行分析,所有计量资料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术后24 h出血量为(67.3±31.2)mL,对照组术后24 h出血量为(87.4±29.7)mL;观察组术后1周子宫径线和为(22.41±4.78),对照组术后1周子宫径线和为(29.41±5.31);观察组术后出血复发率为10.3%,对照组术后出血复发率为17.8%。观察组的治疗情况较对照组更优,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关研究表明近年来剖宫产发生率正呈上升趋势,术后出血是剖宫产最为常见的临床症状[2]。造成剖宫产出血的最主要因素即为子宫收缩乏力。宫缩乏力主要由三方面因素造成:①子宫纤维发育不够健全。②部分孕妇在剖宫产中会出现过度紧张情况从而造成子宫收缩的协调性受到制约从而造成出血。③剖宫产会让产妇出现疲劳并导致局部功能性衰竭。而产程过快时就会出现宫缩乏力[3]。
胎盘因素也是剖宫产出血影响因素之一。当出现胎盘粘连、胎盘剥离不全时会使得患者出现出血,而胎盘残留以及胎盘部分植入也会造成剖宫产出血[4]。当患者出现切口裂开症状时会引发阴道大量出血并会反复出现,这将给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切口裂开与切口感染会相互加重使得切口愈合能力大幅度下降。另外子宫下段延裂也会造成患者出血。若母体存在凝血障碍将会影响到手术的正常进行并直接导致术后出血[5]。
在以上研究中观察组的出血复发率以及子宫径线和术后出血量情况均要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通过宫腔填塞得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采取宫腔填塞可以对患者创面产生直接压迫性作用从而达到良好的止血效果。该方法在操作上较为简便,材料方便利于实施。在采取宫腔填塞的治疗过程中首先要保证砂条均匀并塞紧,当患者出血量超过1 L时要立即进行填塞反正患者出现出血性休克。宫腔填塞对隐匿性感染也具有很好的预防效果,在治疗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标准进行[6]。
综上所述,宫腔填塞对剖宫产术后出血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1]高云,许瑞.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救治体会[J].实用医药杂志,2010,31 (3):123-126.
[2]孟涛.子宫腔填塞纱条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大出血21例分析[J].临床军医杂志,2012,41(2):179-181.
[3]王琼.宫颈缝合在前置胎盘手术宫颈出血中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7):101-102.
[4]刘凤娟.剖宫产术中出血的防治探讨[J].吉林医学,2010,31(23): 321-322.
[5]张新红,郑砚秋,张艳玲.宫腔水囊压迫止血法应用于剖宫产术中大出血106例临床分析[J].华西医学,2011,26(9):141-142.
[6]王红霞,罗克妹,孔翠花.水囊压迫与纱布填塞治疗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疗效比较[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0,27(2):247-249.
R714.46+1
B
1671-8194(2015)03-01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