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博
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广东 深圳 518133
运用 《伤寒论》经方辨治小儿咳喘疾病的临床体会
李 博
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广东 深圳 518133
对张仲景之 《伤寒论》关于治咳喘之经文、方药及其机理进行分析。认为治喘大法为发则治标,缓则治本;宣降肺气、祛痰化饮、理气和胃为治疗哮喘的主要治法。
伤寒论;张仲景;哮喘;方剂;经方
《伤寒论》成书于东汉时期,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完备、理论联系实际的临床著作,被历代医家奉为 “医门之圣书”。它系统地揭示了外感热病及某些杂病的诊治规律,发展并完善了六经辨证的理论体系,从而奠定了中医临床医学辨证论治的基础[1]。长期以来一直有效地指导着历代医家的临床实践。笔者作为一名儿科医师,临床所见小儿外感病发病最高,这与小儿稚阴稚阳的体质特点密不可分。而咳、喘则是小儿外感病中的常见病证,笔者就将临床应用 《伤寒论》经方治疗小儿咳喘的部分体会简述如下。
小儿咳、喘多因素体虚弱,正气不足,感受外邪,致肺宣发肃降功能失常,甚则肺气郁闭所引起,病位在肺。可伴有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咽痛、身疼痛等症状,属 《伤寒论》之太阳病范畴[2]。据临床辨证之寒热不同,笔者常选用麻杏石甘汤、小青龙汤、大青龙汤进行治疗。
《伤寒论》第63条言:“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第162条言:“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此2条都是论述表邪已解,不能再用桂枝汤发汗,如果患者出现喘促症状,可用麻杏石甘汤治疗[3]。其病机为肺主气而司呼吸,邪热壅肺,宣降失司,故见喘逆;肺合皮毛,热壅于肺,热迫津泄,则有汗出。其 “无大热者”,是谓表无大热,而里热壅盛。因此,本证重点在于肺热壅盛[4]。该方为麻黄汤去桂枝加石膏,变辛温发表之法为辛凉宣透之方。方中麻黄辛温宣肺定喘,石膏辛寒直清里热,麻黄配石膏,清宣肺中郁热而定喘逆,而石膏用量倍重于麻黄,可借石膏辛凉之性,以制麻黄辛温发散之力,又能外透肌表;杏仁宣肺降气而治咳喘,协同麻黄更增平喘之效;甘草和中缓急,调和诸药。四药相伍,宣肺清热,降逆平喘[5]。
典型病例:张某,男,3岁,发热、咳嗽,鼻塞流涕,咽红,经治疗后发热止,鼻塞流涕消失,但咳嗽加重,开始有少许痰,无盗汗及腹泻,咳嗽每天3~5次。证见咳嗽明显,痰多色黄,黏稠难咯,喉中痰鸣,口渴,烦躁。胸片:两肺纹理粗,心界正常。血常规:红细胞:6.0×1012/ L,血色素:135g/L,白细胞:19.3×109/L,中性粒细胞:77%,淋巴细胞:21%。尿常规:正常;大便常规:正常。诊断:支气管炎。治疗采用麻杏石甘汤加减:炙麻黄3g,杏仁6g,石膏20g,紫菀9g,款冬花6g,甘草4g,3剂,水煎服。一剂后,病大减,二剂后无咳而愈。
笔者在临床应用时体会到,只要有肺热壅盛,就可应用该方,且收效明显,不必拘泥于一定有气喘的表现。如患儿咳声重浊,有黄痰 (或有痰声),苔黄,脉数 (指纹紫滞),此时患儿无喘息的表现,仍可用麻杏石甘汤。而在方药的应用上,笔者吸取儿科名医的经验,经过临床的摸索,认为可根据临证病人的情况予以加减。如平素体虚,以及未满周岁的小儿,服用方药后常出现汗多,甚至一日需多次更换衣衫的情况,此时可将方中麻黄改为炙麻黄,后者较前者发汗力弱,但宣肺平喘之功仍佳。而对于一些平素脾胃虚弱的患儿,进食稍凉则出现腹泻,甚至一日多次解水样便,此时可将石膏改为滑石清热,石膏清热从大肠走,而滑石清热从小便利。因此可减轻患儿出现腹泻的不良反应。另外对于方中麻黄与石膏的比例,也有多位医家认为不必拘泥于书中所说,可根据病人的热势轻重调节,笔者认为这也体现出中医辨证论治,因人论治的精髓。
《伤寒论》第40条 “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第41条 “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两条均为上焦素有停饮,外感内伤,水津不布,痰饮内生,又风寒不解,外寒里饮相搏,壅滞于肺,肺气上逆则咳喘[6]。该方由麻黄汤、桂枝汤合方去杏仁、生姜、加干姜、细辛、半夏、五味子而成。方中麻黄发汗、平喘、利水,配桂枝则增强通阳宣散之力;芍药与桂枝配伍,调和营卫;干姜大辛、大热,合细辛性温,散寒温肺,化痰涤饮;五味子味酸性温敛肺止咳;半夏味辛性温,降逆止呕,燥湿祛痰;炙甘草调和诸药。
典型病例:王某,男,5个月,因 “反复咳嗽、喘息1个月”就诊。1个月前,患儿受凉后出现咳嗽、喘息,体温36.5℃,脉搏126次/分,呼吸39次/分,体重8 kg。证见鼻塞清涕,咳嗽痰鸣,口干喜饮,大便干燥,舌红。治以小青龙汤加减:炙麻黄、细辛各3g、白芍、五味子、法半夏各6g,紫苏子、白芥子、黄芩、地龙、补骨脂、巴戟天、淫羊藿各15g,三七、丹参各10g,黄芪20g,水煎服,分多次少量服用,治疗月余,症状消失,随访6个月,未见发作。
笔者在临床应用中认为该证病机为外有伤寒,内有水饮,临床辨证准确,用之无不效验。在临床运用中,如外寒不著,或由寒饮化热的现象,可减少细辛的用量,同时干姜温中力强,在这种情况运用恐加重外寒化热的情况,临床常表现为患儿咽喉红肿疼痛,因此笔者在临床时将干姜改为生姜可避免温中助热力过强,同时可起到辛温解表散寒的作用,也收到满意效果。另外,笔者所在科室根据《伤寒论》理论,结合名老中医经验,制定协定处方就是以小青龙汤为基础方,加用温阳补肾药物而成,应用于寒性哮喘发作,哮喘患儿感寒后出现咳嗽,尚未喘息时,以及哮喘缓解期均有良好效果。
《伤寒论》第38条 “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7]。”病机为风寒外束,卫阳被遏,营阴郁滞,内有郁热,证属表寒里热,表里俱实。治以表里双解,重在解表,兼以清热[8]。该方由麻黄汤重用麻黄,另加石膏、生姜、大枣组成。方中麻黄发汗、外散风寒,石膏清郁闭之里热;重用炙甘草,加生姜、大枣和中以滋汗源[9]。
典型病例:吴某,男,5岁,患儿反复感冒咳嗽2年余,近一周因发热、咳嗽、气喘入院,证见咳喘痰多,痰白粘稠,腹胀腹痛,积滞。查体:体温37℃,P 100次/min,R 35次/min,两肺哮鸣音,呼气延长,三凹征明显,诊断为支气管哮喘,方用大青龙汤加减:麻黄3g,桂枝3g,炙甘草3g,杏仁3g,生姜3片,大枣5枚,石膏10g,一剂,加水煎取150ml,分次温服,得汗乃止。4剂后,咳喘明显缓解,调理而愈。
此证在广东地区比较常见,夏日里天气炎热,本应多见热证,但常有患儿大汗后进入空调房间而感寒,致风寒束表,又内有里热。冬季天气干燥,进食煎炸肥腻食物使郁热内生,不慎外感风寒遂成此证。临床常见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咳嗽气喘,但咳痰色黄,苔黄厚。临床应用,效果明显。但在临床应用时尚,需注意本方为发汗峻剂,适用于表里俱实之证。如非此证,表里虚证者,断不能用之。特别是治疗小儿疾病,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一旦过汗,损伤正气,难于调养恢复,且易出现虚证。因此在临床上辨证尤为重要。对年幼小儿慎用,多用于体质健壮之年长儿。
以上只是笔者学习、应用 《伤寒论》的一点体会。在临床工作中,越来越感受到 《伤寒论》的魅力,它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精华。有关的理、法、方、药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努力学习继承发扬 《伤寒论》的精髓是我们新一代医学工作者的责任,将 《伤寒论》的精华应用于临床,探索运用经方,不失为发展中医的一条有效途径。
[1]中华医学会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常规(试行)[J].华儿科杂志,2004,42(2):100-104.
[2]全国儿科哮喘防治协作组.儿童哮喘防治常规 (试行)[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9,14(8):503-505.
[3]冯冰虹,赵宇红,黄建华.桑白皮的有效成分筛选及其药理学研究[J].中药材,2004,27(3):272-274.
[4]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 (支气管哮喘的定义、诊断、治疗、疗效判断标准及教育和管理方案)[J].中华哮喘杂志:电子版,2008,2(1):3-12.
[5]叶晓芬,蔡映云,吕迁洲.支气管哮喘的雾化吸入治疗 [J].上海医药,2009,30(4):45-46.
[6]Belvisi MG,Hele DJ.soft steroids:a new approach to the treatment of inflammatory airways disease[J].Puhn pharmacol Ther,2006,32(3):321.
[7]杨鹏举,杨延巍整理.伤寒论[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225.[8]程应旄.伤寒论后条辨[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79.
[9]杨世民整理.伤寒贯珠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88.
R272.6
A
1007-8517(2015)17-0145-02
2015.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