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泻必用圆”与“泻必用方”

2015-01-24 08:08朱之云
针灸临床杂志 2015年1期
关键词:经气灵枢神明

朱之云

(江苏省海安针灸推拿学校,江苏 海安226600)

“泻必用方,补必用圆”与“泻必用圆,补必用方”分别出于《素问·八正神明论》和《灵枢·官能》,主要论述掌握针刺补泻的规律时机及补泻手法,在《内经》中,叙述针刺补泻规律及针刺补泻手法,“泻必用方,补必用圆”与“泻必用圆,补必用方”可谓精华之处。

《素问·八正神明论》云:“泻必用方,方者以气方盛也,以月方满也,以日方温也,以身方定也,以息方吸而内针,乃复候其方吸而转针,乃复候其方呼而徐引针,故曰泻必用方,其气乃行焉。补必用圆,圆者,行者,移也,刺必中其荣,复以吸排针也,故圆与方,非针也”。

方,本义有一种本则的含义,考《孟子·离娄上》“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引申即为一种准则,《诗·大雅·皇矣》有“万邦之方”的记载。《墨子法仪》还有“百工为方以矩为圆以规”的话,故“泻必用方,补必用圆”实际上指出了针刺补泻时必须掌握的规律[1]。

何以看出《素问·八正神明论》中的“泻必用方,补必用圆”指的是针刺补泻时必须掌握的规律呢?在此不妨录用一些名家的看法以证之,张志聪云:“方圆之道,非用针之妙,在得气之神也”,此即说明了方圆并不是指针,而是指如何促使得气取效,这是针刺的目的所在,为此即应掌握一定的规律。当然,在《素问·八正神明论》中讲得是比较清楚的。张志聪在解释“泻必用方,其气乃行焉”这句话时,特别强调了这个问题:“气方盛,月方满,日方温,则人之真气充而邪气勿泻也。身方定,阴阳不相错也,思方吸而内针,吸天地之气以助其气也,故泻必用方,其气盛而勿行焉”,从而说明了这种规律是掌握适当的时机。从另一方面讲,方圆亦有表天地之意,例如《淮南子·本经训》记载:“戴圆履方”,方选汉班孟坚西都赋中有“据坤灵之正位,放大紫之方圆”的句子,唐吕向注释此话:“言建宫室,方圆取象天地”。自然方圆有指天地之说法,可以看出“泻必用方”就方义而引申解之,则方者以天人之气方盛,天气盛以月方满,以日方温也;人气盛,以身方定,以息方吸也,此时再按呼吸补泻的方法进针;故泻必用方,候其气盛而行焉,可见泻必用方指的是针刺补泻的时机[2]。

就掌握针刺补泻的适当时机这种规律而言,“补必用圆”则进一步说明了这个问题,张志聪说“补必用圆者,圆活其气之周行于外内也,经气周行,则移其真气之隆至矣”。针刺补法也就是在掌握适当时机进针以能疏通经络、运行气血,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总而言之,“泻必用方,补必用圆”指出了针刺时应掌握的具体规律,这种规律即针刺的时机,其实,有关这一点,并不是在《素问·八正神明论》中才提到的,在《内经》中有许多地方都有这个方面的论述,例《灵枢·九针十二原》中说:“粗守关,上守机”,意为上工能了解经气至的时机。“其来不可逢,其往不可追,知机之道者,不可挂以发,不知机道,叩之不发……”这里就指出粗工与上工的最大差异也就是不能掌握针刺的这种规律,即不能及时掌握补泻的时机。“泻必用方,补必用圆”这种补泻规律要领即根据气的盛衰、呼吸之气的出入,而进针或出针的不同原则,为针刺的补泻奠定了理论基础,这种规律为后世所创的“子午流注”与“灵龟八法”提供了理论依据[3]。

当弄清了《素问·八正神明论》中的“泻必用方,补必用圆”的含义之后,再来看看《灵枢·官能》中的“泻必用圆,补必用方”又应作何解释。

《灵枢·官能》云:“泻必用圆,切而转之,其气乃行,疾而徐出,邪气乃出,伸而迎之,摇大其穴,气出乃疾”,“补必用方,外引其皮,令当其门,左引其枢,右推其肤,微旋而徐推之,必端以正,安以静,坚心无懈,欲微以留,气下而疾出之,推其皮,盖其外门,真气乃存,用针之要,无忘其神。”

圆,除与方相对,有表规则、天地之外,还有宛转、滑利的含义,例如《牡丹亭·惊梦》中云:“厉厉莺歌溜的圆”。《灵枢·官能》中的泻必用圆的“圆”实指一种圆活流利的针法。《太素》卷十九知官能注:“员谓之规,法天而动,泻气者也”,意为:如用泻法,必须圆活流利,按《灵枢·官能》原意是泻法必须员活流利。逼近病所而捻转针头,这样,经气就能通畅,快进针,慢出针,以引邪气外出,进针时,针尖的方向迎着经气运行的方向,出针时摇大针孔,邪气就会很快地消失,可见,圆活流利针法的重要[4]。

“补必用方”的“方”,还有表形体正直的说法,《辞源》中记载:周礼考工记与人,圆者中规,方者中矩,意表示端正,正直,可见这里的“方”是指运用补法时的一种手法而言,也就是说手法必须端静,从容而和缓,然后再行针刺的各种手法。正如《太素》卷十九知官能注:“方谓之矩,法地而静,补气者也。”

以上所论《灵枢·官能》中“泻必用圆”与“补必用方”主要是指圆活流利的针法及手法。《灵枢·官能》特别指出了这个问题。“用针之要,无忘其神”。指出了针刺的主要目的在于调养神气、推动生机,借以扶正祛邪,正如《太素》卷十九知官能所云:“用针之道,下以疗病,上以养神,其养神者,长生久视,此大久视,此大圣之大意”。

强调针刺的手法,在《内经》中还可以见到许多,例如《灵枢·九针十二原》中载:“持针之道,坚者为宝”,《素问·宝命全形论》中云:“凡刺之真,必先治神,……手动若务……刺虚者须其实,刺实者须其虚”等等。

综上所述,《素问·八正神明论》中“泻必用方,补必用圆”提出了针刺补泻时必须掌握的规律,这种规律就是要掌握人体体内气血的变化情况。而《灵枢·官能》中的“泻必用圆,补必用方”主要是指针法、手法,这两种理论在临床具体运用时,主要表现在“治神”与“得气”的掌握这两个方面。“治神”是要求医生在针刺治疗中掌握和重视病人的精神状态和机体的变化。精神因素在针灸临床治疗中对医患双方都有密切的意义。“得气”是进针后施以一定的行针手法,使针刺部位产生经气感应,针刺必须在得气的情况下,施以适当的补泻手法,才能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5]。在此,可以看出,虽然“泻必用圆,补必用方”讲的是针刺补泻方法,但二者在临床运用时,是相辅相成的,不可断然分开,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其目的都是以针刺治病获效,正如马莳所云:“其辞虽不同,大义则两相通”。

[1] 吴绍德.“泻必用方”,“补必用圆”释解[J].上海针灸杂志,1997(2):34-35

[2] 王继.“泻必用方”“补必用圆”新解[J].中国针灸,2000(6):382

[3] 程士德.素问注释汇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391-398

[4] 河北医学院.灵枢经校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311

[5] 郭霭春.黄帝内经灵枢校注语译[M].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474-475

猜你喜欢
经气灵枢神明
通里穴治疗“支膈”症理论探析*
《素问》《灵枢》引用、解说关系初探
人体经脉养生律
浅论手太阴肺经经气运行规律
画地为牢
王的神明
人体经脉系脏养生律
《黄帝内经》中“阴阳”的整理与分类
采采卷耳
东京神明 花信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