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难病案中医治疗探讨

2015-01-24 07:59方雅靖
中国民间疗法 2015年5期
关键词:附子包块B超

方雅靖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 广州 510405)

病例摘要

患者某,女性,31岁,2014年7月17日入院。现病史:患者2014年2月突发左下腹痛伴发热38.8℃、呕吐、腹泻于当地医院就诊。当时查妇科B超示子宫、双附件未见明显异常,自诉无带下增多等不适,予抗生素静滴治疗(具体用药不详)3d后症状缓解。其后间断偶有左下腹隐痛。2014年3月体检查妇科B超发现盆腔包块,具体不详,当地医院建议定期复查。6月22日复查妇科B超提示左附件区混合性包块(82 mm×57mm)。患者遂于7月1日至当地某医院门诊就诊,予中药口服,并嘱经后复查。7月15日患者复查B超示左附件区多房性液性包块,考虑卵巢来源(72mm×58mm×55mm),子宫后方探及一管状多房性液性包块(71mm×38mm×43mm),考虑为左输卵管积液可能。自诉2月份至入院期间体重减少约5kg。入院症见:神清,精神可,偶感左下腹隐痛,无腹胀腰酸,带下量中,无阴痒,无异味,无咳嗽咳痰,无发热恶寒,无胸闷气促,纳差,眠可,二便调,舌淡暗,苔白腻,脉弦细数。否认重大内科病、传染病病史及手术、外伤、输血及过敏史。经带胎产史:月经13岁初潮,平素月经规律,28d 1行,量中,7d干净,经血色暗,夹血块,经行疼痛、腰酸、乳房胀痛,末次月经2014年7月6日,6d干净,色质量如常,无腹痛,乳房胀痛明显。平素带下量中,偶见色黄,无异味及阴痒。已婚育,G1P1A0(2009年顺产一子),丈夫体健同居,工具避孕,无生育要求。妇检:外阴正常,阴道通畅,分泌物稍多,宫颈肥大,宫体后位,常大,质中,活动欠,轻压痛,子宫左上方扪及囊性包块(约6cm×7cm),边界清,压痛(+),右附件未及明显异常。

病例讨论

妇科主任医师:此患者以盆腔包块入院,入院症见左下腹隐痛,妇科切诊胞脉结块,辨病属中医学“癥瘕”。西医疾病如子宫肌瘤、输卵管肿瘤、卵巢肿瘤、盆腔炎性包块等均可归属于中医“癥瘕”范畴。根据患者疾病的发生及发展,目前患者的西医诊断考虑以盆腔炎性包块及卵巢肿瘤可能性大,以盆腔炎性包块可能性更大。盆腔炎的发生多与湿热瘀邪有关,早期多为湿热之邪内侵,后期由于病程日久,正气虚弱,气、血、痰、湿互相影响,故多互相兼夹而有所偏重。该患者入院以下腹隐痛、纳差、消瘦为主要表现,舌淡暗,苔白腻,脉弦细数。辨证为脾虚湿瘀互结。考虑该患者病程较长,病情复杂,特请专家查房后给予中医指导治疗。

经典科主任医师:患者为31岁女性,平素经血色暗,夹血块,伴经行腹痛、大便偏溏,喜温饮,平素带下偶见色黄,各症均符合“脾虚湿瘀互结”证。又2月突发左下腹痛,发热寒战,仅予抗炎处理后出院,失治误治,因抗生素性寒,正如阳化气,阴成形,患者本气不足,以性寒之药攻之,本气更亏,盆腔包块由此而成,并呈进行性增大,寒凉之药最易伐伤脾胃,脾胃为后天气血生化之源,脾胃一伤,则纳食受累,故见体重下降明显。床前查看该患者明显消瘦,面色晦暗,四末不温,腹部隐痛不适感,色暗淡,苔白腻,脉中按弦细,重按无力。综上所述,四诊合参,目前患者呈现一派痰瘀寒互结的阴寒之象。患者南方人士,土气本气不足,加之工作操劳,耗伤元阳,导致阳气亏损,所谓“阳退一分则阴进一分”,寒湿内生,而又复感寒邪,使寒邪遍及三阴。《素问·天元纪大论》曰:“君火以明,相火以位”,命门阴盛,元阳畏避,少阴寒化,水寒龙火飞,逼真火浮游于外,相火不降,暑热熏蒸,故面色晦暗。阳气为之郁郁不伸,不得输布,《素问·阴阳脉解》篇曰:“四肢者诸阳之本”,故四末不温;寒伏太阴,脾胃运化失司,生化无源,《素问·痿论》中“脾主身之肌肉”,筋肉失于濡养,而见纳差,消瘦;厥阴下陷,横逆中土,故见少腹隐痛不适。治病求本,邪伏三阴其根在太阴、少阴两虚,故当补肾与健脾相结合。方用当归四逆汤加减:生附子20g,当归45g,桂枝45g,赤芍45g,大枣60g,干姜60g,细辛45g,通草30g,黄芪200g,吴茱萸30g,茯苓60g,五灵脂30g。阴寒之邪多胶着难去,故需长期中药、饮食调理方可平衡阴阳,药到病除。

内分泌科主任:患者以下腹部固定包块,疼痛为主症,《金匮要略》认为妇人腹痛多为虚寒所致,其云:“妇人怀妊,腹中痛,当归芍药散主之”。而患者虚寒症状不明显,其腹中包块为痰瘀热所致。瘀血可为病理产物,也可为发病因素。又平素经血夹块、痛经及乳房胀痛,多为瘀血之象,然患者腹痛不定处,亦无肌肤甲错,故目前瘀血症状不明显。桃核承气汤主治瘀血内阻,在此不适用。此人平素纳差,舌苔腻,边有齿痕,说明素体脾虚。疾病初起以发热、腹痛为主,西医以此为急性炎性反应表现,予抗生素抗炎,意同清热解毒。中医认为,“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患者患病初期有寒战,在表证阶段用清热解毒药助邪入里,兼之患者脾虚不能运化,易致痰浊内生,切诊脉数,无表证即为里热,痰瘀热互结于里,形成包块,故治当扶正以托邪外出,解毒消痈,方选薏苡附子败酱散。《金匮要略》中:“肠痈之为病,其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腹无积聚,脉数,此为腹内有疡脓,薏苡附子败酱散主之”。现为肠痈缓解期包块形成阶段,此方切合病机,以附子温振阳气,薏苡健脾渗湿,败酱草解毒排脓。处方:熟附子20g(先煎30min),生薏苡仁60g,败酱草30g,生白术15g,桃仁15g,皂角刺30g。

脾胃科主任:患者病初以发热、恶寒、无汗、无肢体酸痛为主症,《伤寒论》中“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该患者当为表实证,时宜麻黄汤发汗解表。现表证未解,郁而入里,入太阴则腹满而吐,食不下,入少阴则欲吐不吐,入厥阴则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由证思辨,邪入里而未及三阴。患者脉象弦数,人迎脉大于寸口脉,趺阳脉数而有力,病在太阳界面。太阳表证未解不入阴经,即入太阳腑,加之小便自利,为血热互结之膀胱蓄血证,方用桂枝茯苓丸:桂枝15g,茯苓30g,桃仁10g,白芍15g。

此医案讨论各医家虽遣方用药不一,然从不同角度分析患者症状,亦能切中病机,实有殊途同归之义。中医临床,治病求本,法无定法,存乎一心。医者意也,提供此则疑难病案分析,谨供同道参详而拓展治病思路。

猜你喜欢
附子包块B超
包块型宫角妊娠的超声表现
基于高频超声引导的乳腺包块导丝定位在乳腺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以盆腔巨大包块就诊的宫颈微偏腺癌2例报告
B超机日常维修案例分析与保养
怀孕做阴道B超,会引起流产吗
A Preliminary Study on Legitimacy Identification Standards for Unconventional Treatment Technologi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写字的尴尬
附子品质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
不同姜制附子中6种生物碱含量的比较
巧用一元二次方程的“B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