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峰丽
(辽阳市中心医院心内三科,辽宁 辽阳111000)
健康教育在构建循环内科和谐医患关系中的效果分析
郭峰丽
(辽阳市中心医院心内三科,辽宁 辽阳111000)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构建循环内科和谐医患关系中的实践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114例循环内科疾病的患者,随机均分成2组,各57例,对观察组实施健康教育,对照组则不实施健康教育,调查两组患者对于医患关系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医患关系满意优良率高达100.00%;对照组差评率17.54%,优良率仅为82.46%;2组的满意度差异显著(P<0.05)。结论 健康教育对于构建循环内科和谐医患关系有着明显的改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以及推广应用的价值。
健康教育;循环内科;医患关系
由于医患之间存在诸多分歧、相互不理解,导致了医患关系常处于紧张状态。特别是循环内科方面尤其如此,因为循环内科疾病有病情不稳定、患者年龄大等特点,导致患者情绪的不稳定。健康教育就是通过医师常与患者进行交流,给予全面的关怀与健康知识的教育,使患者获得更加良好的生活习惯,更好地保持患者的身心健康,提高了医疗的效果,使得医患之间的关系从矛盾走向和谐[1]。
1.1一般资料:选择本院114例循环内科疾病的患者为本组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131例,女性患者99例,年龄段为36~86岁,平均年龄为(56.3±5.2)岁,其中高血压12例,心肌病6例,冠心病63例,心律失常21例,风湿性心脏病7例,其他5例。排除:肾、肝、肺等严重脏器疾病。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均分为观察组57例,对照组57例。两组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上具有可比性(P>0.05),因此具备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57例患者,在无突发情况下,护理人员只对该组人员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57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具体的方法如下:①入院时应进行健康教育:本院护理人员在患者刚入院时便要热情接待,为患者做好环境介绍,这会让他觉得在这个医院很方便。然后还要为患者介绍主治医师和主要的护士,指明病床还有卫生间的位置,还必须嘱咐患者保管好自己的贵重物品,以防万一。最后就是将作息时间与饮食的注意事项告诉患者,让患者慢慢养成健康良好的习惯。②治疗过程中进行健康教育:在治疗的过程中,医师已经可以与患者交流,告诉他们这个循环内科病的病因、临床表现与发病机制,以及如果不注意治疗而引发的并发症。给患者详细地介绍当下最普遍的一些治疗方法、过程以及每个过程的意义,然后告诉患者饮食方面的注意事项,应该治疗过程中的饮食注意事项与治疗前后是有一定区别的,通知治疗期间要提醒患者多去参加运动,这对身体的康复极有好处。③出院时进行的健康教育:出院时告知患者出院后最重要的是心情要保持乐观和积极向上,然后注意多参加锻炼,睡眠时间要保持7 h。关于食物方面,不可以大鱼大肉,多饮水,少喝饮料,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纤维素的食物对消化比较有利,比如大白菜、淮山、青豆等等,且注意戒烟戒酒,少辛辣。最后一定要定期去医院测量心率、血压等。
1.3观察指标:实施健康教育3个月后,向2组患者每个人发一张满意度调查表,填完后,分别统计两组关于满意度的优良率,将数据进行比较。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软件对实验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而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医患关系满意优良率高达100.00%;对照组较多差评,差评率达到了17.54%(10/57),优良率仅为82.46%(47/57)。2组的满意度差异显著(χ2=10.96,P=0.001<0.05)。
医患关系不和谐的实质在于信任危机,这是由于医患间沟通的渠道不畅,在相互理解与尊重也存在不足。其中导致医疗纠纷的一般是属于服务性问题,这主要是因为,患者在健康知识上的不足,所以导致患者无法从医学专业技术的角度来客观评价医院的医疗工作,患者一般只从医院的服务态度就对医院进行好坏判断[2]。在2014年医学管理学会的全面调查中显示,患者对于医疗条件高的市级医院的评价反而低于医疗水平低的区级医院的评价[2]。由此可见,患者对服务问题的关注远超过技术问题,一旦患者认为服务未达预期,就觉得医疗质量不好;再者,医师与患者本身就缺乏良好的沟通,患者不信任医师,不配合医师的医疗工作,这就会导致医疗问题,进一步就会演变成医疗纠纷,医患关系的不和谐进一步扩大,最后对社会造成负面的影响。
健康教育如果只针对医患之间的一对一宣传,那么它的影响力是不够的,如果要在社会上扩大影响,使广大民众改变对医患关系的看法。那么医院可以利用本来的宣传渠道,然后将医患沟通这一内容作为宣传的主要部分推出,让医患和谐沟通的意识根植于医师与患者心中。为了更进一步扩大与普及健康教育,医院不仅针对患者,还可以针对社会的广大人群,开设一个专门的公益的健康教育机构,并邀请本院经验丰富的专家过来讲课,讲课的内容以一些如循环内科疾病这类的疾病为主,因为治疗这类疾病往往是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患者与医师的良好沟通,互相交流病情,使得病症一步步得到缓解和控制。同时还涉及丰富医学、心理学、科学等知识,使健康教育生动有趣。听课之余,还要定期发宣传单,邀请一些方便参与的社会人士来机构进行免费的健康教育,用这样的形式,扩大健康教育,让健康教育走向社会,这对于医患关系的和谐、社会关系的和谐都是有着积极影响的[3]。
[1] 刘华,李丹.健康教育中护患沟通的技巧[J].中国医师杂志,2014, 14(z1):205-206.
[2] 张勤.PICC带管出院患者健康教育需求调查[J].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4,27(3):340-342.
[3] 孟艳艳.敏感内容宣教对构建骨科和谐医患关系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34(2):237-239.
R197
B
1671-8194(2015)32-028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