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孟泽,薛春生
(万荣县中医医院,山西 万荣 044200)
中风病临床治疗体会
史孟泽,薛春生
(万荣县中医医院,山西 万荣 044200)
中风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病理变化及临床表现错综复杂。笔者经多年临床实践,对中风病的治疗有自己的体会。风为百病之长,风中经络,气血痹阻,不能濡养机体,是形成中风的根本原因。痰是病理产物,痰阻经络,蒙蔽清窍。活血化瘀是目前治疗中风的主要方法,结合现代的抗血小板聚集、抗凝及溶栓治疗,值得推崇。宜积极倡导中西医结合,提高中风病的治疗率,减少致残率。
中风(中医)/中医药疗法;中医病机
中风病是以卒然昏仆,不醒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不清为主症的一类疾病。病轻者可仅有头晕头疼,手足麻木。重者则半身不遂,言语不利,甚至突然昏迷,不省人事,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安全。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饮食结构的改变,中风病发病率明显增加,已成为一种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给家庭及社会造成一定负担的常见病,多发病。 有关中风的记载,《内经》对于在卒中昏迷期间,有仆击、大厥、薄厥等记载;对于后遗症期间,有偏枯、偏风、身偏不用等名称。《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素问·调经论篇》云:“血之与气,并走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返则生,不返则死。”至唐宋以后,多以“内虚邪中”立论。金元时代,才突出以“内风”立论。刘河间力主“心火暴甚”,李东垣认为“正气自虚”,朱丹溪主张“湿痰生热”,张景岳提出“内伤积损”。李中梓又将中风分为闭、脱二证。清代王清任则专以气虚立论,爰立补阳还五汤治疗偏瘫,至今仍为临床常用方剂之一。综合历代各家之说,其中风病病因以“风”(肝风外风),“痰”(风痰湿痰),“虚”(阳虚气虚),“火”(肝火心火),“气”(气逆气虚),“血”(血虚血瘀)六端。
结合现代医学对中风的认识及治疗,笔者认为中风的常见病因为“风、痰、瘀、虚”四邪,且四种邪气相互夹杂,互相错综。现就治疗中风病的体会阐述于下:
《素问·至真要大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治疗中风病无论是风中经络还是风中脏腑,“治风”始终是治疗的关键。风中经络,因气虚腠理不密,卫外不固,风邪乘虚入经络,气血痹阻,气血不能濡养机体,则见半身不遂,手足麻木,舌质红,苔薄白,脉眩细。且发病迅速,有的数小时甚至数分种发展至高峰。治疗采用祛风通络,益气扶正,可使邪去正安,少留后遗证。
风中脏腑多表现为突然昏倒,不醒人事,肢体瘫痪,口眼歪斜,舌强语涩,二便失禁,舌质红绛,苔白,脉弦滑有力。肝主疏泄,主藏血,体阴而用阳。忧郁恼怒,情志不畅,肝气不疏,郁而化火,或长期精神紧张,阴精暗耗生火,火盛灼津。肝肾阴虚,阴虚阳亢,水不涵木,肝阳暴亢,阳升风动,气血上逆,挟痰挟火,上蒙清窍,故突然昏倒,不省人事。风痰阻络,经络气血痹阻不通,则肢体偏瘫,口眼歪斜,舌强语塞,二便失禁。本病多重笃,若不及时救治,则可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治疗多采用清肝息风,豁痰开窍,一般选用安宫牛黄丸或羚羊角汤。
例 患者, 男,69岁,2012年11月14日初诊。主诉:昏迷15 d。现病史:患者于15 d 前晨练时突然昏倒,昏迷不醒,小便失禁,牙关紧闭。急送至某医院。经头颅CT检查确诊为左侧基底节区脑出血(约50mL)。经内科保守治疗15 d,病情无明显减轻,且有短暂呼吸暂停。患者面赤气粗,意识昏迷,痰声辘辘,大便5 d未行。舌质红绛,干燥无苔,脉弦滑。患者有高血压病史20 a,平素有烟酒嗜好,性格暴躁,2 a前曾患脑梗塞,经治疗未留有后遗症。心肺肝脾未见明显异常。双侧眼球向左侧凝视,右侧鼻唇沟变浅,口角向左侧歪斜,右侧上下肢肌力不配合,右侧上下肢反射亢进,右侧病理征阳性。头颅CT:左侧基底节区可见高密度改变,周围有低密度水肿带。血糖4.5mmol/L。西医诊断:左侧基地节区脑出血。中医诊断:中风,证属风痰阻络,上蒙清窍。治以辛凉开窍,熄风化痰。处方:安宫牛黄丸2粒,每天服1粒,连服2 d。2012年11月17日复诊,患者双目可睁开,自言自语,闻之不清,且有哭笑表情,舌质红较前润,少苔,脉细滑有力。改为口服汤药,处方:山羊角粉2 g,钩藤10 g,珍珠粉30 g,石决明30 g,胆南星10 g,夏枯草10 g,天竺黄10 g,浙贝母10 g,黄连10 g,菖蒲10 g,甘草6克。1 d 1剂。2012年11月30日三诊:患者已完全清醒,言语含糊不清,右侧肢体呈痉挛偏瘫步态。两人搀扶下行走,可进平时食物一半,舌质红,苔薄白,脉沉眩。治当育阴潜阳,熄风通络。处方:白芍15 g,玄参15 g,生龙骨30 g,生牡蛎30 g,天冬10 g,龟板15 g,牛膝30 g,代赭石15 g,菊花10 g,甘草6克。服30剂,生活能自理,唯闷闷不乐,表情滞呆。
“百病多由痰作祟”。痰分有形与无形之痰,有形之痰视之可见,多由肺系疾病所致。无形之痰指由痰所引起的特殊症状和体征,只见其证,不见其形。痰浊阻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可引起肢体偏瘫,麻木不仁。痰浊上蒙清窍,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清窍失于濡养,则可引起头目眩晕,口眼歪斜,言语不利。本型患者多素体肥胖,嗜食肥甘厚腻或劳倦内伤,脾失健运,聚湿生痰,痰郁化热或阻滞经络或蒙蔽清窍,其舌质红、苔黄厚腻,脉弦滑有力,更为痰阻之象。治疗根据痰之所停经络、清窍的不同,治可分为化痰通络、豁痰开窍。以达到经络通畅,清窍得以濡养,肢体气血得以运行的目的。
例 患者,男,58岁,2011年7月13日初诊。主诉:右侧上下肢活动无力伴头晕、恶心1 d。现病史:患者于当日午睡起床时突然自觉右侧肢体麻木无力,口角歪斜。家属立即用车送至本医院。意识清楚,言语欠流利,头晕,口角向左侧歪斜,舌质红、苔白厚腻,脉弦滑有力。患者有高血压病史10 a,糖尿病史5 a,有烟酒嗜好。右侧上肢肌力II级,右侧下肢肌力III级,右侧上下肢反射亢进,右侧病理征阳性。血压:150/110mmHg,头颅CT检查未见明现异常,心电图检查大致正常,随机血糖15.7mmol/L,电解质正常。西医诊断:急性脑梗塞。中医诊断:中风,证属痰瘀阻络。治以化痰通络,活血化瘀。处方:半夏10 g,陈皮10 g,炒枳实12 g,竹茹10 g,郁金12 g,丝瓜络15 g,桃仁10 g,红花10 g,穿山甲6 g,甘草6克。水煎服,1 d 1剂。同时配合西药脱水、降颅压,溶栓等综合治疗。2 d后患者明显感觉头晕减轻,右侧肢体较前有力,口角歪斜减轻。复查头颅CT:左侧基底节区低密度改变。10 d后患者头晕消失,右侧肢体肌力增加,他人搀扶下可行走,遂出院,继续口服中药巩固疗效,处方:黄芪30 g,当归10 g,川芎12 g,桃仁10 g,红花10 g,赤芍10 g,地龙6 g,全虫3 g,蜈蚣2条。1月后来院复诊,肢体活动基本恢复正常,可独立行走,言语流利,舌质红苔白,脉细滑。嘱其坚持服降压药,戒烟酒,加强肢体功能锻炼,不适随诊。
中风病其根本的病因是经络阻塞,气血壅滞。经络清窍失于濡养,从而引起卒然昏倒,不省人事或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不利,头晕头痛等症。瘀血长期阻于脉道,经络不通,气血津液不能濡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导致肌肤甲错,爪甲不荣,面色紫暗,舌质暗、脉细涩。治疗瘀血的宜活血化瘀,行气导滞。瘀血祛除则经络通畅,肢体清窍得以气血濡养。且活血化瘀的同时配合益气行气,一般选用血府逐瘀汤,通窍活血汤或补阳还五汤。
例 患者,男,71岁。2011年4月12日初诊。主诉:左侧肢体活动欠灵活6个月。现病史:患者于6个月前活动中忽觉左侧肢体无力,二便失禁,在某人民医院确诊为“右侧基底节区脑梗塞”,经住院治疗半个月后,肢体功能有所恢复,但仍需人搀扶。出院后服各种西药约半年,仍不能独立生活。神疲体倦,少气赖言,纳差食少,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滑。患者有糖尿病史15 a,高血压病史12 a,有烟酒嗜好。左侧上肢肌力III级,左侧下肢肌力IV级,左侧肌张力高,左侧反射亢进,左侧病理征阳性。头颅CT:双侧基底节区多发性低密度改变。血压:160/90 mmHg,心电图:ST-T改变。空腹血糖:14.7 mmol/L。西医诊断:脑梗塞。中医诊断:中风,证属气血两虚,瘀血阻络。治以益气活血,通络化瘀。处方:黄芪60 g,人参10 g,白术12 g,红花10 g,当归10 g,川芎15 g,赤芍10 g,桃仁10 g,地龙6 g,生地黄10 g,甘草6 g,10剂,1 d 1剂。2011年4月22日复诊,患者自觉左侧肢体较前有力,左手伸展有力,饮食仍差,舌质淡红,苔白厚腻,脉细滑有力。处方:黄芪60 g,当归10 g,川芎12 g,桃仁10 g,红花10 g,赤芍10 g,地龙10 g,合欢皮15 g,陈皮10 g,鸡内金10 g,炒麦芽10 g,神曲10 g,炒山楂10 g,甘草6克。上方共进30剂,患者左侧肢体功能明显改善,可扶杖行走,日常生活基本自理,心情愉快,嘱其继服华佗再造丸3个月,不适随诊。半年后偶遇患者,自述其病已愈。
(编辑 张大明)
1001-6910(2015)10-0034-03 ·临床经验·
R255.2
B
10.3969/j.issn.1001-6910.2015.10.16
史孟泽(1962-),男(汉族),山西万荣人,副主任医师,长期从事中医脑病临床工作。
2015-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