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林
(商丘市睢阳区中心医院,河南 商丘 476100)
外感发热的中医辨治经验
朱 林
(商丘市睢阳区中心医院,河南 商丘 476100)
发热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而因外感者占十之八九。从《伤寒论》的问世到温病学派的兴起,中医在辨治外感发热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理论与经验,特别是姜春华教授提出的“截断扭转”理论,运用在外感发热的治疗中,大大提高了本病的治愈率。本文通过临床验案数则,简要介绍中医辨治外感发热经验。
外感发热/中医药疗法,截断理论,经验
发热是一个常见的临床症状,有外感和内伤之分。大部分患者经过检查可以找出病因得到合理的治疗。对于一些病毒性原因引起的发热,虽然诊断明确,应用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阿昔洛韦、金刚烷胺等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且毒副作用较大。对原因不明者,更是难以治疗。笔者在临床上运用中医中药辨治此类疾病效果良好,毒副作用也比较小。下面对一些病例加以总结,浅述运用中医药辨证论治外感发热的一些体会。
凡因外感邪毒所致,以体温升高,并伴有恶寒口渴,脉数等为主要临床特征者称为外感发热。多见于温病、伤寒发病过程中。属外感六淫而为病者,其病多轻,病程较短,预后较好;而属疫疠毒气、体内正虚或内生之邪化火,又感六淫或疫毒者,其病多危重,病程较长,预后较差。此外,外感发热的预后还取决于就诊是否及时、诊断是否准确、治疗是否得当。在诊断准确的前提下,宜及时治疗和截断扭转,以提高疗效。
从古至今,人们对外感热病都比较重视,从医圣张仲景到金元时期的刘河间,从把热病归为伤寒之类到发展为独立的温热病学科,无不高度重视该病。随着历史的发展和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到明清时期,一大批研究急性感染型或传染性疾病的大家提出了一些新观点,对温热病的治疗研究达到新的水平,其主要标志是温疫学派的兴起和温病学的形成。观今世之医治疗该病者多师《温热论》中所言:“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元参,羚羊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即在外感热病的治疗过程中严格按照卫、气、营、血四个阶段来处方遣药。邪在卫分,“在卫汗之可也”,方用银翘散、桑菊饮等加减;邪在气分,则“到气分可清气”,方用白虎汤加减;邪在营分,则“如营犹可透热转气”,方用清营汤加减;邪入血分,则“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方用犀角地黄汤加减。但外感发热,特别是某些传染病导致的高热,病情急,发展快,“按部就班”极易延误病情。故在得病之初即宜用得力之药,阻遏病势发展。运用此种理念治疗外感发热,效果极佳,现举验案3则,以飨读者。
案1 患者,女,7岁,2012年12月05日初诊。主诉:发热3 d。现病史:患者3 d前因受凉后,出现发热,经附近诊所诊治,疗效不佳。现发热,最高体温38.6℃,微恶寒,流清涕,间断咳嗽,咽腔红,舌红苔黄腻,脉浮滑数。西医诊断:上呼吸道感染。中医诊断:外感发热,证属食郁发热,病在气分。治以清热攻下。处方:柴胡 15 g,葛根15 g,紫苏15 g,大黄(后下)15 g,黄芩15 g,神曲15 g,连翘10 g,厚朴10 g,丹参15 g,枳实15 g,茯苓15 g,党参15 g,甘草6 g,大青叶10 g,槟榔10 g。3剂,水煎服,1 d 1剂,少量多次服用。另嘱当天晚上睡前加服1次。服上方3剂热退,诸症皆轻,以调理脾胃,消积导滞之方数剂善后。
案2 患者,男,10岁,2013年12月30日初诊。 主诉:发热,头痛7 d。现病史:患者7 d前受凉后高热不退,在当地给予地塞米松对症治疗后,口服西药(不详)及输注先锋霉素不效来诊。现发热,最高体温38.7℃,头痛,身困,大便数日未行,舌红苔薄白,脉浮紧。西医诊断:上呼吸道感染。中医诊断:外感发热,证属风寒表证。治以发散风寒,清热。处方:柴胡15 g,葛根15 g,紫苏15 g,大黄(后下)15 g,黄芩15 g,麻黄6 g,连翘15 g,厚朴10 g,丹参15 g,枳实10 g,羌活10 g,蒲公英15 g,甘草6 g,槟榔10 g,羚羊角粉(冲服)3 g。3剂,水煎服,1 d 1剂,少量多次服用。另嘱当天晚上睡前加服1次。服上药后高热基本消退。
案3 男,21岁,2014年03月09日初诊。主诉:发热,恶寒1 d。现病史:患者1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恶寒,体温38.2℃。现发热39℃,咽痛,恶寒,无汗,双下肢酸痛,全身乏力,舌红,苔黄,脉浮。西医诊断:上呼吸道感染。中医诊断:外感发热,证属风热表证。治以解表清热。处方:羌活10 g,柴胡15 g,麻黄6 g,葛根20 g,桂枝10 g,黄芩10 g,厚朴10 g,槟榔10 g,丹参10 g,大黄10 g,神曲10 g,甘草6 g。3剂,水煎服,1 d 1剂,分3次服用,服上药后,汗出热退。
以上诸案可以看出,当病之初即用得力之药,可阻遏病势,不必等到“到气可清气”,也不必到后来才用犀角,羚羊。姜春华教授提出“截断扭转”理论[1],认为急性外感热病发展快,变化速,来势凶,病热重,威胁大,因此治疗手段要求“速”。大胆使用截断方药,救急截变,快速控制病情,阻止疾病的发展蔓延,其主要措施就是先证而治。自《内经》即有“上工治未病”之说,《金匮要略》亦有“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治疗原则,这都是“先证而治”思想之肇端。先证而治是在掌握整个疾病发展变化规律的基础上,料知预后,在相应的症状出现之前预先落实治疗措施。具体在外感发热的治疗上常用的“截断扭转”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3.1 清热解毒法
急性热病的主要特点是邪毒内侵,热盛毒生,毒不除,则热不去,久必生逆。虽有宣透,清气,化浊,清营,凉血诸法,但清热解毒之法贯穿始终。清热解毒要掌握两点:一要早用,在卫分阶段即可加入清热解毒之品;二要重用,量要大,剂要重。这样才能截断邪气,使之不能继续向内传变。常用的清热解毒药有银花,连翘,大青叶,蒲公英,贯众,黄芩等。
3.2 通腑攻下法
攻下法就是通过荡涤胃肠,泻下大便或积水,引而竭之,使停留蕴结的宿食、燥屎、实热之邪,下泄而出,是快速截断的重要手段。故若有气分见证,毒邪往往入腑内结,不管是否便闭,先用通腑攻下,急下存阴,同时也使邪有出路,这也是“温病下不嫌早”的思想。常用大黄后下来达到通腑泄热之目的。
3.3 凉血化瘀法
在急性热病过程中应及时采用,邪初入营,一方面仍宜重用清热解毒,一方面及时采用凉血化瘀,不必坐等入血分后再“凉血散血”。这样可增加截断病情变化的把握,避免血分危症的出现。徐应抒等通过对卫气营血四阶段的血液流变学及微循环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卫、气、营、血各阶段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瘀血征象[2]。这说明邪初入营早用凉血散瘀,不仅不会引邪入血,反能截断病邪于气营之间,使之不再继续深陷入血分。
在外感发热的治疗中清热解毒应贯彻始终。因为毒不除,热不去,久必生变,故宜用清热解毒以治热,防变。热盛易致阴伤,阴伤则易变生毒邪内陷之证,当时刻顾护津液,留一份津液,便有一份生机。应专方专药,急症急攻。重用清热解毒、早用苦寒攻下、及时凉血化瘀,如此数法联用方可直捣病巢。常用药物如石膏、大黄、黄芩、黄连、黄柏、栀子等,而尤以石膏、大黄去热最速。在整体把握外感发热病机发展的基础上,药先于证,在卫应兼清气,到气须顾凉血,如此方能达到“截断”之目的。只有掌握疾病的发展规律,运用中医思维方法,辨证施治,方能取得理想疗效。
[1]贝润浦.论姜春华截断扭转与先证而治的辨证思想[J]. 北京中医药,2010(29)8:586-589.
[2]邵华,肖照岑.对温病血瘀的理论探讨[J].天津中医学院学报,2005(24)1:5-7.
(编辑 张大明)
1001-6910(2015)10-0036-03 ·临床经验·
R255.1
B
10.3969/j.issn.1001-6910.2015.10.17
2015-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