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龙涛
(河南省郏县中医院,467100)
微创治疗距骨骨折3例
张龙涛
(河南省郏县中医院,467100)
距骨骨折在临床中较少见,对于无移位或轻微移位,传统治疗多采取保守治疗石膏固定,制动时间较长,容易出现骨折不愈合、距骨坏死、踝关节僵硬、活动受限等并发症。2012年3月~2013年9月我科微创治疗距骨骨折3例,经随访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2012~2013年我科采用手法复位微创经皮穿针空芯加压钉固定治疗特定距骨骨折患者3例,均为男性,1例36岁,1例42岁,1例30岁,均为右侧;2例单纯距骨颈骨折Hawkins分型[1]1型,骨折无移位,1例距骨颈合并内踝骨折,距骨轻微移位,属于Hawkins分型2型,均在受伤后72 h内行手术治疗。
1.手术步骤:3例患者均采取椎管内麻醉,患者平卧位,患肢常规消毒铺巾,上股骨上段止血带,C臂透视下牵引前足掌跖屈并适当旋转使骨折进一步复位,分别自距骨头内、外侧自前向后穿入导针至距骨体后部,可利用钢针撬拨使骨折复位,C臂透视下活动踝关节,见骨折复位可,固定牢固,自进针处切开皮肤约0.5 cm,确定导针未穿过肌腱,测量深度,顺导针手动拧入空芯加压螺钉,关闭伤口。合并内踝骨折患者先予手法复位,经皮植入拉力螺钉1枚。
2.药物治疗:术前30 min、术后24 h常规抗感染治疗,中医药治疗根据骨折三期辨证治疗用药,早期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为原则,方以桃红四物汤加减,中后期应用补益肝肾、接骨续筋、舒筋通络,方以补骨汤加减。
3.术后康复指导:术后卧床休息,患肢抬高1周,主动行踝关节屈伸及股四头肌功能锻炼,2周后自动体位,行患肢非负重功能锻炼,6周后复查X线,必要时行CT检查,待影像学检查明确出现骨折愈合征象后,再开始逐渐负重,直至恢复正常工作活动。
此3例患者手术时间45~100 min,平均手术时间为60 min,伤口均一期愈合,分别于术后4个月、5个月影像学显示有骨折愈合征象,开始逐渐负重活动,分别于术后16个月、20个月、21个月在我科再次手术取出内植物。患者均无明显踝关节活动受限及不适感。
距骨是人体一块重要的跗骨,分头部、颈部、体部,距骨表面积的60%~70%为软骨覆盖,周围无肌肉附着,血管靠周围增厚的关节囊和韧带进入[2]。距骨的血液供应来自胫前动脉、胫后动脉、腓动脉及其发出的分支,各分支之间的血管吻合形成了一个环状的动脉血管网[3]。在距骨发生骨折脱位时,进入距骨的血管易受损伤,未断裂的血管因周围软组织挫伤、水肿及骨折脱位的挤压导致血管受阻,容易引起距骨的缺血性坏死[4]。早期有效的固定对于保护距骨损伤后周围剩余血运、防止发生缺血性骨坏死有重要的意义[5]。
距骨骨折多为严重暴力所致,临床常见于高处坠落伤,治疗复杂,后遗症较多,预后差。临床上对于Hawkins分型[1]1、2型骨折,可采取手法复位、小腿石膏固定等保守治疗,后期发生骨折迟延愈合、距骨坏死、关节强直、跟腱挛缩等并发症较多,有较高的骨坏死率,疗效缓慢,这主要与固定不牢固,骨折断再移位引起血管损伤有关,目前一般主张采取手术治疗,应用普通拉力螺钉或克氏针固定,但存在固定不牢固,手术切开对关节周围组织损伤较大、需要配合外固定等问题[6]。
本组病例手法复位经皮闭合穿针空芯加压螺钉固定治疗采用微创方式,首先用中医手法及撬拨技术使骨折复位,尽可能减少治疗性再损伤,再配合有效、牢固的内固定,对距骨周围血供影响小,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有效固定等优点,患者可早期行踝关节非负重功能锻炼,有利于关节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同时治疗过程配合中医药辨证治疗,早期应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药物,减轻局部组织肿胀,改善微循环,有利于受损血运恢复,中后期应用补肝肾、接骨续筋药物,对损伤修复、促进骨折愈合、预防骨坏死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笔者认为,微创手术配合中医药治疗有利于降低距骨新鲜骨折骨不愈合、骨坏死率,减少并发症,临床治疗效果满意。
[1]施忠民,薛剑锋.距骨骨折[J].中国骨与关节外科,2013,6(4):305-309.
[2]王正义.足踝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7-8.
[3]朱星红.距骨的解剖特点及血液供应[J].四川解剖学杂志,1994,2(4):246.
[4]王晨霖,丛海波.距骨骨折的显微外科治疗进展[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7,22(2):175-176.
[5]Berlet G C,lee T H,Massa E G.Talar nack fractures[J].Orthop Clin North am,2001,32(1):53-64.
[6]夏洪刚,李杰.距骨新鲜骨折的治疗进展[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3,21(2):154-158.
2015-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