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树
(山西省浑源县人民医院,037400)
浅谈中医“治未病”
刘建树
(山西省浑源县人民医院,037400)
治未病;未病先防;防微压;即病防变
中医“治未病”理念源远流长,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独具影响的理论之一。“治未病”是采取预防或治疗手段,防止疾病发生、发展的方法,是中医治则学说的基本法则。
中医“治未病”的含义可以理解为三个层面
1.未病先防。就是平素养生,防病于先。首先应该着眼于平指医摄,未雨绸缪,积极采取措施,防止疾病发生。也就是《黄帝内经》中所强调的:“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平时注意保养身体,从培养正气提高机体抗邪能力和防止病邪侵袭两个方面预防疾病的发生
2.防微杜渐,欲病救萌。《黄帝内经》中提出:“上工救其萌芽”。也就是说疾病虽然还没有发生,但已经出现了某些征兆,或者是疾病还处于萌芽状态时,就应该采取有效措施,防微杜渐,从而防止疾病的发生。我们知道,健康与疾病之间并没有一个截然的界限,中间可能存在一个“第三状态”(即亚健康状态)。在“第三状态”,尽管事实上体内已开始发生某些异常变化,但病象尚未显露,或虽有少数临床表现,却不足以据此确诊病证。“第三状态”的前途有两种可能:或者向健康态转化,或者向疾病态转化。中医“治未病”的任务就在于促进其向健康态转化。《黄帝内经》中提到:“肝热病者左颊先赤,心热病者颜先赤,脾热病者鼻先赤,肺热病者右颊先赤,肾热病者,颐先赤。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显然,这里的“治未病”,不是未病先防,而是在病虽未发生、但将要发生之时,采取措施治其先兆。临床上像中风之类的病证,多数有先兆症状,如头眩、肢麻、手颤等,如能及时发现,采取果断措施,就可以避免发病。还有一些发作性疾患,如哮喘病,当出现先兆症状时,或在缓解期,预先采取措施,就可以阻止其发作。
3.既病防变。就是已病早治,防其传变。疾病发生的初期,就应该及时采取措施,积极治疗,防止疾病的发展与传变,这也属于“治未病”的内容。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讲到:“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又说:“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都是在强调疾病的早期治疗。在疾病初期,一般病位较浅,病情较轻,正气受损不重,因此早期治疗很容易解决问题。正像《医学源流论》所说:“病之始生浅,则易治;久而深入,则难治”,“故凡人少有不适,必当即时调治,断不可忽为小病,以致渐深;更不可勉强支持,使病更增,以贻无穷之害”。疾病在早期即被治愈,就不会进一步发展、恶化。否则,等到病邪强盛、病情深重时再去治疗,就比较困难了。
1.中年妇女的养生保健。
(1)预防早衰。中年乃是人生的黄金时期,思维能力日趋完善,知识积累较丰富,精力充沛,然而从生理角度讲,这个时期正是机体功能开始走向衰减时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能知七损八益……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所以在青年时期预防早衰,应对疾病防微杜渐,对月经稀发,闭经或月经涩少、性欲低下,带下过少,阴道干涩患者,注意卵巢早衰的早诊断、早防治。
(2)重修生息。《景岳全书》曰:“人到中年左右,当大为修理一番,则再根基”。所以要高度重视中年养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调摄饮食,起居有节,可根据自身体质、生活环境及季节合理调摄。冬令季节,适当地进服补品,固护元阴元阳,调理气血,重修生意,再振根基。如妇女从中年要补钙,中期预防绝经妇女骨质疏松症,比发病后治疗更重要。中医补肾壮骨、益气健脾是行之有效的治法。更要注意忙中不忘锻炼身体。
(3)防治疾病。要了解中年时期的发病,如盆腔炎、子宫肌瘤等疾病的预防知识,并定期进行体格检查,做到未病先防、有病早治和病后防变的“三级预防”。
(4)调节情志。常言道“人到中年万事忧”中年人,容易发生焦虑和烦躁情绪,不良的情绪刺激可影响生理状态甚至导致疾病的发生,所以自身要有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保持良好的情绪和宽容的胸怀。
2.温病预防。孙思邈《千金方》说:“天地有斯瘴疠,还以天地所生之物以防备之”。雄黄丸、雄黄散、粉身散等治瘴气方都具有可靠的效果,至今还有一定的实用价值。现代常用的中药有金银花、连翘、贯众、大青叶、黄芩、蒲公英、野菊花、紫草、千里光、鱼腥草、山豆根、蚤休、大蒜等,单用也可数味合用煎汤服,都可以预防温病。
3.食物养生。“冬吃(白)萝卜夏吃姜,一年四季保健康”,包含着治未病的理念。因为北方冬季寒冷,气管疾病多发,白萝卜有开胃健脾、顺气化痰的功效,可以预防气管炎这类疾病的发生发展,起到预防保健的作用。生姜有散寒发汗、化痰止咳、和胃止呕的多种功效。夏天炎热吃凉偏多,胃反寒凉,生姜可以散寒和胃止呕,预防肠炎、痢疾等疾病,正如谚语所说:“每天三片姜,不劳医生开处方”。
从根本意义上讲,人类医学应该是关于“健康”的学问,而不是关于“疾病”的学问。治疗“已病”只是在疾病发生后不得已的应对措施,是“消极医学”;而“治未病”,防患于未然才是积极主动的。预防为主,防重于治,应该说是中、西医的共识。但是现代预防医学主要是针对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生、发展规律,探索和分析环境中主要致病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并通过公共卫生措施达到促进健康和预防疾病的目的。而中医的“治未病”思想则主张通过精神调摄、饮食、运动等个人养生保健方法和手段来维系人体的阴阳平衡,提高机体内在的防病抗病能力,做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从而维护“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健康状态。
20世纪9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医学的首要目的是:预防疾病和损伤,维护和提高健康。这与早在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提出治未病思想不谋而合。20世纪末全球医学界大讨论的最终结论最好的医学不是治病的医学而是使人不得病的医学。治未病以及制止亚健康的发生和阻断亚健康的发展其核心问题是预防。中医学之中治未病为基础的防重于治的预防观,符合当今世界医学发展的潮流。世界卫生组织在《迎接21世纪的挑战》报告中指出:“21世纪的医学,不应该继续以疾病为主要研究对象,而应以人类健康作为医学研究方向”。就是说要将医学研究的重心从“治已病”向“治未病”转移,调控亚健康状态至健康状态,防止疾病的发生,实现人类健康无疾病的梦想,可减轻国家经济投入及家庭经济支出,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提高社会生产力,促进国家经济发展,进一步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总之,“治未病”要求人们在平时就要防病,有了小病就要注意阻止其酿成大患,在病变来临之际防止其进一步恶化,这样才能掌握健康的主动权。
2015-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