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霞
(锦州市中心医院,辽宁 锦州 121000)
超声检查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陈 霞
(锦州市中心医院,辽宁 锦州 121000)
目的研究探讨急性阑尾炎的超声表现,分析超声检查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超声检查,分析患者超声检查结果与病理之间的关系。结果本次检查活动表明,阑尾炎周围脓肿超声诊断符合率为100%,单纯性急性阑尾炎患者的超声检查符合率达到71.3%,急性坏疽性阑尾炎超声检查符合率达到91.6%,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超声检查负荷率达到90.6%。结论在急性阑尾炎患者诊断的过程中,采用超声检查能够显著提高检查的准确率。超声检查属于一种有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以及分型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超声检查;急性阑尾炎;应用价值
在外科急腹症常见疾病中,急性阑尾炎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病症之一。临床中及时发现并早期采取治疗措施,不仅可以获得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还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在传统急性阑尾炎诊断中,其主要依赖于临床体征与实验室检查。在我国临床诊断技术与治疗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中,超声仪器与检查手段进一步提高[1]。在临床应用中,高频超声应用最为广泛。在患者诊断的过程中利用声像图特征,为单纯性急性阑尾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性坏疽性阑尾炎以及阑尾炎周围脓肿提供有效的诊断依据。在超声检查的基础上有助于医师及时实行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机。本文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研究探讨急性阑尾炎的超声表现,分析超声检查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1.1 一般资料: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120例。其中男69例,女51例。患者年龄为10~79岁,平均年龄为(39.7±9.6)岁。所有患者的病历资料均显示为急性阑尾炎患者。
1.2 方法:在对患者诊断的过程中主要采用日本东芝(TOSHIBA)SSA-350A型号的诊断仪器进行诊断。仪器的腹部探头频率主要保持在3.5 MHz,高频率保持在7.5 MHz。在检查的过程中,所有患者采取仰卧体位。在检查之前所有患者需进行常规的腹部超声检查,排出患者患有泌尿系统、胆囊炎、胰腺炎以及肠梗阻等疾病。同时女性患者还应当排除右侧卵巢病变、宫外孕等病症引发的下腹疼痛的疾病。在临床中,由于髂内动静脉与人体内的阑尾走向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同时这二者相邻,临床症状的相似性增加了检查的难度,需要通过透声窗来寻找患者的阑尾。开始使用低频探头扫描患者的右侧腹部,上至肝脏,下至盆腔。在检查的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右下腹麦氏点的周围,然后切换使用高频探头进行扫描。在此环节中通过逐渐加压的方法观察阑尾。将探头横放在患者的腹部进行加压,从结肠肝曲向患者的盲部进行扫描,通过加压能够排除肠道内气体与内容物质的干扰,提高检查的准确率。在这个部位检查的过程过程中,医师应当注意尽可能使用高频率的探头对准患者的病灶进行探索,通过探头的探索检查患者阑尾是否出现肿大。同时还应注意患者盆腔内是否出现积液,患者局部出现烂阑尾扩张或者是肠系膜淋巴肿大的情况。
1.3 诊断判断标准:依据超声检查的结果,判断急性阑尾炎的标准包括:阑尾区有压痛感,出现探及管状结构,直径超过0.6 cm,同时阑尾壁有增厚;管状结构缺少蠕动;管状结构腔出现粪石;管状结构腔有内积液。
本次检查活动表明,阑尾炎周围脓肿超声诊断符合率为100%,单纯性急性阑尾炎患者的超声检查符合率达到71.3%,急性坏疽性阑尾炎超声检查符合率达到91.6%,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超声检查负荷率达到90.6%。
临床实践充分说明,正常的阑尾炎患者阑尾处于游离状态,并且出现在盲肠的后内测,超声显示一端呈盲端的连续性管状结构,形状类似于蚯蚓,管壁显示的不是特别清晰,在超声检查中不容易被发现。有文献报道,正常阑尾能够显示出概率大约6.3%[2]。临床中的儿童与老年或者是身体较弱的患者临床表现具有不典型性。在临床诊断中,检查急性阑尾炎容易与其他的病症产生错误的诊断。在此环节中利用超声检查能够避免由于各种检查出现的误诊,同时还能够检查出患者是否患有其他病症。
在本次检查活动中就能够发现不同类型的阑尾炎超声检查的影像也不相同。首先,在检查过程中可以发现,阑尾周围脓肿声像图显示烂尾以及规则的条状形态,管壁结构不清晰,黏膜层以及浆膜层回声中断,腔内张力减小,并出现了疏密不等的光点回声,阑尾周围不为见到圆形或者是类似圆形的无回声区或者是低回声区,阑尾边界出现不规则的团块,阑尾周围肠管蠕动逐渐减弱,肠襻间隙以及盆腔内检查出积液。这类显示合并粪石,能够在阑尾腔内出现团状强回声伴声影[3]。其次,单纯性急性阑尾炎超声显示阑尾出现轻度肿大,直径超过6.0 mm,阑尾管壁增厚并不明显,结构层次显现的较为清晰,周围没有出现较为明显的回声区,有部分单纯急性阑尾炎患者阑尾腔内合并粪石强回声。再次,急性坏疽性阑尾炎阑尾肿胀较为明显,同时形态出现不规则,管壁有明显增厚的现象,层次结构也不是非常的清晰,浆膜层的回声区出现中断,腔内见状并不均匀。强回声粪石患者回声区成不规则,而肠襻间隙以及盆腔能够检查出回声区。最后就是性化脓性阑尾炎超声显示出明显的肿胀,直径已经超过了10.0 mm,阑尾炎管壁增厚,同时呈现不规则,纵切呈现出腊肠样,横切呈现出同心圆型,腔内出现了较为密集的点状回声。在患者就诊的过程中,如果能做到早期或者就诊较早,患者的炎症就会局限在黏膜层或者是黏膜下层,阑尾前后壁相贴,渗出液就会不明显或者是渗出液在肠腔内滞留,造成图像不够明显,存在部分阑尾扫描困难的现象。同时,患者感染和疼痛等原因就有可能反射性引起肠管麻痹、肠道充气,进而影响超声图像的显示[4]。临床试验表明,本次研究所探讨的这些因素都有可能会造成急性单纯性阑尾炎超声显示率低下[5]。临床为提高检测率通常都会采用分级加压扫描技术。急性阑尾炎升结肠壁中水肿会降低检查中的回声,造成结肠内气体线显示较为清晰的强回声带。在患者的盲部可以找到较为异常的回声。在诊断的过程中化脓性或者是坏疽性阑尾炎容易出现误诊,医师在此环节中应特别注意。针对检查出阑尾周围脓肿出现积液的患者,应当考虑是否出现了阑尾穿孔。通过高频率检查能够明显看出患者的阑尾症状[6]。
综上所述,在急性阑尾炎患者诊断的过程中,采用超声检查能够显著提高检查的准确率。超声检查属于一种有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以及分型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1]陈红霞,杨春燕,张君,等.超声观察颈内动脉颅外段狭窄引起发作性视物不清1例[J].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12,13(8):89-90.
[2]黄一敏.腹部B超检查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J].临床儿科杂志,2012,9(4):56-57.
[3]李馨,杜文华,周毅,等.高频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3,15(4):78-79.
[4]余丹,徐秋根,沈立,等.脂餐试验超声检查在肝外胆管轻度扩张中的应用[J].临床军医杂志,2011,12(3):45-46.
[5]马洪,古琳若,肖丽达,等.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的应用价值探讨[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3,16(3):79-80.
[6]戎文忠,王美霞,张世平,等.急性阑尾炎的超声鉴别诊断及漏诊误诊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3,9(8):71-72.
R445.1
B
1671-8194(2015)07-01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