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冬莲 尹八一 邓淑兰
舒芬太尼、瑞芬太尼联合镇痛用于老年患者全凭静脉麻醉的临床观察
闫冬莲 尹八一 邓淑兰
目的 比较舒芬太尼、瑞芬太尼联合镇痛与单用芬太尼镇痛应用于老年患者全凭静脉麻醉(TIVA)诱导、维持及苏醒的临床效果。方法 50例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择期上腹部手术的患者, 随机分为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联合镇痛组(SF组)及芬太尼组(F组), 每组25例, 分别以舒芬太尼、瑞芬太尼和芬太尼为TIVA的麻醉性镇痛药, 观察两组诱导前(T0)、插管前即刻(T1)、插管后1 min(T2)、5 min(T3)、切皮后5 min(T4)、30 min(T5)的血压(BP)及心率(HR)的变化以及苏醒时的咽喉反射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结果 与T0时相比, SF组在T1~T5时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下降明显,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在麻醉恢复期, SF组患者咽喉反射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均显著短于F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与单用芬太尼相比, 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的联合镇痛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 苏醒迅速, 舒适, 临床麻醉效果满意。
舒芬太尼、瑞芬太尼联合;芬太尼;静脉麻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老年人接受手术的越来越多, 由于老年人的身体随着年龄的增长心功能降低, 对麻醉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 对于老年患者进行全凭静脉麻醉手术, 要求很好的控制插管引起的应激反应, 选择合理的麻醉用药, 保障患者手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和手术安全是非常重要的。舒芬太尼是芬太尼的衍生物,可作为麻醉诱导、辅助麻醉;瑞芬太尼属于阿片类麻醉镇痛药, 有一定的镇静作用, 使用安全, 不良反应小, 麻醉应用效果好于芬太尼;芬太尼麻醉镇痛较快, 但持续的时间较短。本文对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联合用药镇痛, 用于老年患者全凭静脉麻醉进行临床观察,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10月50例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择期上腹部手术的患者, 其中男25例, 女25例, ASAⅠ~Ⅱ级, 年龄62~78岁, 平均年龄(68.5±2.5)岁, 体重55~80 kg, 平均体重(64.5±3.5)kg。随机分为两组, 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联合用药组(SF组)患者25例, 芬太尼组(F组)患者25例。两组患者均有精神神经疾病, 长期服用阿片类药物, 严重肝肾疾病及心血管疾病除外。两组患者的年龄、身高、体重、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 所有患者不用术前药物, 入室后开放静脉通路, 常规监测无创血压(NIBP)、HR、心电图(ECG)、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SF组: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05 mg/kg、舒芬太尼0.5 μg/kg、丙泊酚1.5~2 mg/kg (200 mg/20 ml, 国药准字H19990282, 批号:1301053, 西安力邦制药有限公司)、维库溴铵0.1 mg/kg(4 mg/支, 国药准字H20063411, 产品批号:140101, 成都天台山制药有限公司),行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成功后, 调整呼吸参数使PETCO2维持在35~40 mm Hg(1 mm Hg=0.133 kPa)。术中以瑞芬太尼6 μg/(kg·h)、丙泊酚4 mg/(kg ·h)的速度维持, 术中按时追加维库溴铵维持肌松, 根据手术刺激情况调整瑞芬太尼、丙泊酚的用量。F组: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05 mg/kg、芬太尼2~4 μg/kg、丙泊酚1.5~2.0 mg/kg、维库溴铵0.1 mg/kg行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术中以丙泊酚4 mg/(kg·h) 的速度维持, 根据手术情况追加芬太尼、维库溴铵用量。术毕常规拮抗残余肌松, 提前做好术后止痛。手术后患者完全清醒后拔出气管内导管。
1.3 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手术时间,分别测定两组患者诱导前(T0)、插管前即刻(T1)、插管后1 min(T2)、5 min(T3)、切皮后5 min (T4)、30 min(T5) 的BP及HR的变化以及苏醒的咽喉反射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诊断标准:镇痛效果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0分为不痛, 1~3分为良好, 4~6分为中并疼痛, 7分以上为剧痛。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χ-±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在麻醉过程中HR、SBP、DBP 的变化基本一致。与T0时比较, SF组在T1~T5时的SBP和DBP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F组下降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HR在整个麻醉过程中均呈减慢趋势, 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皮后与基础值相近。在患者的全身麻醉恢复期, SF组25例患者,咽喉反射恢复时间为(4.3±1.7)min, 拔管时间为(16.6±5.0)min,睁眼时间为(4.9±2.1)min;F组25例患者, 咽喉反射恢复时间为(16.0±2.9)min, 拔管时间为(26.2±3.4)min, 睁眼时间为(19.5±2.2)min, SF组的咽喉反射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均显著短于F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
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均为阿片类激动剂, 均有很强的镇痛作用, 两种药物又有不同的特点。两种药物的代谢途径完全不同, 舒芬太尼主要通过肝、肾代谢, 而瑞芬太尼是通过血浆和组织中的非特异酯代谢降解, 故同时应用该两种药物,代谢、消除均互不影响;舒芬太尼镇痛作用强大, 是芬太尼的5~10倍, 对循环影响小, 作用时间长, 对呼吸抑制明显;舒芬太尼可以作麻醉诱导或辅助麻醉, 而瑞芬太尼用于全身麻醉诱导、全身麻醉中镇痛维持时间较长。瑞芬太尼有其清除快, 持续输注半衰期不变和长时间输注无蓄积, 不影响术后苏醒的特点[1]。对于芬太尼来说, 虽然麻醉镇痛效果较快,但是药效持续时间较短, 反复使用会引起不良反应。目前全凭静脉麻醉发展非常快, 但是还没有一种单独的静脉麻醉药用于患者的全身麻醉, 所以在全身麻醉过程中, 需要不同的药物合理配用。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联合用药, 麻醉诱导平稳, 可以减少镇静药物的应用, 有利于麻醉后意识清醒, 适用于老年患者手术麻醉。而老年患者对麻醉感应较强, 手术应根据临床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麻醉药物。本文探讨应用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联合作用, 对老年患者全凭静脉麻醉手术麻醉效果进行临床观察, 两组患者的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有具有明显差异。由于瑞芬太尼持续输注半衰期短, 患者术后很快就会感到疼痛, 术后镇痛应及时开始, 而舒分太尼在瑞芬太尼镇痛消失后起效, 镇痛直接延续效果。术后随访无一例出现术中知晓。因此, 两种阿片类药物, 即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可安全地联合应用于全身麻醉中镇痛, 与单用芬太尼相比, 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 麻醉效果较好, 镇痛效果显著, 苏醒迅速、舒适, 临床麻醉效果满意。
综上所述, 舒芬太尼、瑞芬太尼联合镇痛安全地应用于老年患者全凭静脉麻醉, 镇痛术中临床麻醉效果满意, 两种药物联合应用研究有待进一步取得更好的效果。
[1] 张恒胜, 熊熠, 杨龙飞, 等.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用于老年开胸患者全凭静脉麻醉的效果分析.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1(13): 118-120.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1.084
2014-10-10]
116013 辽宁省大连市中医医院麻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