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 鹏
煤矿本质安全指的是矿井内作业人员、设备和系统等要素的施工安全,重点控制潜在危险,逐渐使作业人员形成本能安全生产的最终目标。其实,煤矿生产作业中潜在的危险是完全可以预防和控制的,通过合理的管理方法和先进的作业设备可以将事故降到最低甚至是零事故。煤矿本质安全也是煤矿安全管理中最重要的核心内容,为安全措施的创新奠定基础,同时也符合煤矿行业持续生产的管理机制。其机制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工作人员的生产意识。在煤矿行业,无论哪个岗位工作都必须严格按照安全规定进行作业,完全杜绝违规操作和指挥,从根本上消除安全隐患,最终实现安全生产。二是设备安全可靠性。无论设备处于工作状态还是静止状态,各类机械设备都能正常运行,定期检查和维护机械设备,杜绝因机械设备引发事故,实现设备安全可靠的目标。三是生产制度规范性。制定和完善生产制度,并让每一位员工都能严格遵守,这样客观地制约了工作人员违规操作的行为,能有效督促员工安全地进行作业。四是创造安全生产的环境。在生产过程中要让员工处在一个安全的工作空间,通过科学的方法检测地形,利用先进技术合理建设施工现场,避免由于自然因素引发事故,防范环境对施工的影响,实现生产环境系统化。
(一)本质安全管理的最终目标。为实现本质安全管理的最终目标,必须要以预防和控制为核心,并保持全面的、持续的、闭环式的安全管理活动,而且要保证全过程所有的工作人员都参加,做到工作人员在生产的过程中零失误、设备零故障、系统无缺陷、管理无漏洞,进而从本质上实现工作人员、机械设备、环境和管理都达到安全标准,阻断所有事故发生的起因,从根本上做到安全生产。这种安全管理模式与传统安全管理模式相比较,能更科学、更有效、更系统地对安全状况进行完善,达到国际先进的安全管理水平。
(二)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系统的组成。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系统是由八大要素构成,分别是:危险源的辨识、合理风险评估、安全标准设定、安全管理环境、安全管理标准及措施、信息系统、评价体系、监督保障体系。
(一)管理标准与制定目的。制定安全管理标准与措施的根本目的就是在危险辨识之上,找到管理对象,通过对管理对象进行一定管理从而控制危险源。建立一定的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来消除危险源以及控制管理对象,切断发生事故的根源,让工作人员都明白怎样才能消除事故的风险或者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避免出现事故。
(二)管理标准与措施内涵。安全管理是煤矿安全运行的基本条件,是衡量管理人员工作是否合格的标准,同时也是管理的基本要求。建立了管理标准,相应就应该建立管理措施,以此说明如何才能达到要求,利用恰当的方法让工作人员知道工作范围与职责。切实做到把本质安全管理覆盖到整个煤矿产业中。对工作人员的行为进行规范管理措施与标准、确保机械设备能够正常运行的管理标准与措施、保证环境安全的管理措施与标准、保障管理标准与措施可以顺利完成的制度。对每一种出现危险的原因,都进行及时的管理,最大限度地消除危险,提高管理效率。
(三)管理标准与措施制定原则。制定本质安全管理措施与标准,应该遵照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有机结合的原则、适用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可操作原则以及动态性原则等。
建设煤矿本质安全体系主要由人、物、制度以及系统四个方面构成。本质安全管理实际上就是从事故的本质为出发点,分析出现事故的原因。也可以解释为,客观上的不安全因素导致安全事故,使得人们被迫停止活动以及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由于事故受人、物、系统、制度等因素的干扰,事故发生原因比较复杂而且众多,大致可以分为设备事故、系统事故、制度缺陷事故以及人员事故四种类型。因此,在建设本质安全管理体系时,也必须从这四个方面着手。
(一)人员本质安全管理。一是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生产理念。利用安全培训、教育的形式,增加工作人员的自身安全意识,提高工作人员安全素质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建立工作人员之间的互帮互信关系,安全管理人员应该充分尊重每一位工作人员,提高员工的心理素质,促进安全生产工作顺利进行;二是提高工作人员识别危险的能力。通过合理开展安全课程的方式,增加工作人员识别危险的能力,提高生产中工作人员对潜在危险的判断能力,最大限度实现安全生产;三是增加工作人员行为控制能力。煤矿安全管理主要内容就是安全控制。对生产中不规范操作、不安全行为以及不安全运行设备进行合理的管理,这不仅是管理人员的工作,也是所有工作人员的工作,以便于达到安全生产的管理目标;四是增加考核力度。随着高科技设备的不断应用,工作人员只有不断提高自身技术水平,才能够熟练使用先进设备,建立一定考核制度,最大限度激发员工能力。
(二)物的本质安全管理。煤矿本质安全生产的条件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通过煤矿企业的投入与支持形成的,通过人员管理进行逐渐完善,因此,改善煤矿生产环境可以有效降低潜在危险,管理物的本质安全工作,提高生产危险防护能力以及安全保障。
(三)制度的本质安全管理。一是创新管理制度,提高管理能力,建立规范化、科学化、人性化的制度来进行安全管理,提高本质安全管理能力;二是建立制度化生产现场,制度需要贯彻落实,实现本质安全管理工作,落实管理制度的关键就是进行现场管理,所有安全事故基本都与实际工作现场密切相关,落实现场制度可以加强安全管理工作的效率;三是利用法律法规对管理制度进行制约,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全面实现利用制度促进生产的目的。
(四)系统的本质安全管理。本质安全管理的关键就是优秀的、合理的系统结构。只有拥有良好的系统结构,利用工作人员才可以对物的运行状态和工作行为进行有机统一,促进安全本质工作的高效性与协调性。本质安全管理需要运行的系统主要包括:防治水系统、挖掘生产系统以及机电运输系统等,保证系统稳定的运行,最大限度减少事故的发生。煤矿安全管理采取的管理模式以及管理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管理模式以及管理结构
综上所述,煤矿本质安全管理已经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煤矿本质安全成为了研究重点,也是国家以及企业长期探索的重要问题之一。建设煤矿安全本质管理也是煤矿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煤矿企业想要迅速发展以及改善行业的危险性,就必须落实安全本质管理理念,促进本质安全体系的建设,为煤矿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1]梁建伟,余勇辉.煤矿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应注意的问题[J].中国科技博览,2011
[2]马志兰.如何做好基层煤矿党建工作——以潞安集团常村煤矿为例[J].科技与企业,2012
[3]赵红敏.浅析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中的几点问题[J].大科技,2013
[4]王江平.如何加强煤矿的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工作[J].能源与节能,2014
[5]曹荣平,王志宏,孟献臣等.推进安全十大要素落实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J].煤矿安全,2011
[6]王荣江.翟镇煤矿主要生产系统本质安全化改善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