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fex装置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术后护理体会

2015-01-23 22:39:45赵慧玲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7期
关键词:退行性腰部腰椎

赵慧玲

Colfex装置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术后护理体会

赵慧玲

目的分析Colfex装置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术后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行Colfex装置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老年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 总结其护理方法和效果。结果本次研究中30例患者均成功实施手术, 术后出现1例便秘, 经对症治疗后好转, 未发生切口感染、脑脊液渗漏、Colfex装置松动、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18例下腰痛消失,12例腰痛得到明显改善,术后间隙性跛行基本消失, 平均行走距离超过1000 m。结论对接受Colfex装置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术后给予完善的临床护理, 有利于减少并发症, 促进患者腰椎功能恢复。

Colfex装置;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护理

Colfex装置是置入棘突间隙以撑开动力的内固定装置[1],目前在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 在保持椎间隙距离、保留节段运动功能、预防邻椎病方面具有积极作用。本文分析总结了Colfex装置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术后护理经验,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4年3月收治的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老年患者30例, 男13例, 女17例, 年龄65~79岁, 平均年龄72.5岁, 病程6个月~18年, 平均病程2.0年。纳入标准:年龄至少65岁;有下肢放射痛、腰部疼痛、间歇性跛行史;无腰部明显外伤史或腰椎手术;腰背激惹试验呈阳性;经CT检查, 侧隐窝高度≤3 mm;经MRI检查, 腰椎韧带肥厚、侧隐窝狭窄、椎间盘突出, 硬膜囊呈串珠样或蜂腰状受压, 硬膜囊呈T型或三叶草状, 神经根受压变细甚至湮没。所有患者均有明显骨质疏松, 其中15例单节段狭窄,11例两节段狭窄,4例多节段狭窄;合并高血压16例, 合并糖尿病12例, 合并心脏病2例。

1.2 方法

1.2.1 基础护理 与麻醉师沟通, 了解手术情况, 例如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密切监测患者呼吸、脉搏、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 观察引流血量, 适当补液, 一旦发现患者血压过低、呼吸困难、憋气、血氧饱和度降低等情况, 立即告知责任医生进行处理, 停药甘露醇脱水剂[2]。术后第2天, 可根据具体情况遵医嘱停止供氧和监测。术后4~6 h平卧, 待血压、呼吸稳定后可协助患者翻身, 注意保持脊柱稳定, 不得扭动腰部。观察切口敷料和引流液颜色, 保持引流通畅;注意脑脊液渗漏, 若切口敷料渗血颜色变淡、引流血液增多,且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头痛等症状, 应立即通知医生处理, 取头低脚高位, 伤口加压, 夹闭引流管。术后24~48 h可拔管;常规应用皮质醇类激素[3], 避免神经根水肿, 同时预防消化道溃疡, 可酌情应用胃黏膜保护剂或抑酸剂。

1.2.2 疼痛护理 详细讲解术后疼痛原因、机制、注意事项,介绍缓解疼痛方式, 做好心理疏导工作, 指导患者通过交谈、听音乐、看报纸等方法转移注意力;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争取家属配合支持。对疼痛剧烈者, 可肛塞双氯芬酸钠栓或肌内注射曲马多, 以减轻疼痛对睡眠的影响。术后5~10 d,患者若主诉腰部疼痛、痉挛或切口疼痛、抽搐, 同时体温升高, 应警惕腰椎间隙感染, 进行血液分析, 检查红细胞沉降率, 并予以MRI扫描。若确诊为腰椎间隙感染, 可给予抗生素治疗。每日换药, 根据切口分泌物培养试验情况调整用药,同时给予药物和物理降温处理。

1.2.3 预防并发症护理 ①预防感染。妥善固定引流管,避免引流管阻塞导致椎管内血肿引发感染;保持切口敷料干燥、清洁, 若敷料污染或血液浸透, 应立即更换。②预防神经功能损伤。患者麻醉清醒后, 观察其下肢感觉、肌力和运动变化, 让患者活动双下肢、足趾, 了解疼痛、麻木是否缓解,是否存在大小便异常等情况。术后早期知道患者进行双下肢功能锻炼, 在床上进行直腿抬高, 避免神经粘连。③预防脑脊液渗漏。遵医嘱定时换药, 在患者腰部下垫沙袋加压, 适当补充血浆、白蛋白和复方氯化钠, 避免用力咳嗽和用力排便导致脑脊液渗出。④预防尿潴留。热敷下腹部, 温水清洁外阴, 协助患者行下腹部按摩, 一手按压下腹部, 轻揉膀胱10~20次, 自膀胱底至下按压推移, 另一手以全掌按压中极穴、关元穴以促进排尿。⑤预防腹胀[4]。带腹带以提高腹内压, 叮嘱患者勿张口呼吸, 防止吸入气体导致胀气;术后6 h禁食, 待胃肠恢复蠕动时可有流质、半流质食物过渡到普通食物, 术后3 d内禁食鸡蛋、牛奶、豆制品、过甜、油腻食物,避免腹胀和便秘;多食水果蔬菜, 增加饮食量。

1.2.4 康复训练 术后2~4 d, 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踝关节和足趾活动, 屈伸踝关节, 并开始股四头肌收缩练习;术后3~5 d, 患者可在床上交替进行髋膝关节屈伸活动, 仰卧行直腿抬高, 增加主动锻炼;术后2周, 协助患者佩戴腰围, 在床上半坐卧, 逐渐向床边站立、下床站立过渡, 站立时挺直脊背, 避免旋转、弯腰、负重, 陪同患者小范围行走;术后3周, 进行腰背肌训练, 患者取仰卧位, 以双足、双肘、头位支撑点, 向上抬起背部、腰臀部, 以不感觉疲劳为度。

1.2.5 出院指导 叮嘱患者保持体位正确, 预防植入装置移位, 掌握锻炼和保护腰椎的方法, 以减少复发, 促进生活质量的提高。叮嘱患者休息时卧硬板床, 坚持腰背肌锻炼;下床活动时应佩戴腰围, 避免弯腰捡东西, 间断性进行挺腰扩胸运动, 以降低腰椎间盘压力;避免过度扭曲、屈身弯腰、提重物, 叮嘱患者按时复查, 若出现持续性下肢疼痛、腰痛,应及时就医诊治。

2 结果

本次研究中30例患者均成功实施手术, 术后出现1例便秘, 经对症治疗后好转, 未发生切口感染、脑脊液渗漏、Colfex装置松动、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18例下腰痛消失,12例腰痛得到明显改善, 术后间隙性跛行基本消失, 平均行走距离超过1000 m。

3 讨论

目前, 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 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发病率逐年上升, 该病症状具有复杂性, 病程漫长, 会逐渐加重, 其临床表现为隐袭性腰部疼痛, 伴有下肢和臀部放射性疼痛, 神经性跛行, 其特点为患者长时间行走或站立时大小腿和臀部、足部乏力或疼痛。通常在长期保守治疗效果不明显或无效时选择手术治疗。Colfex装置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腰腿疼痛症状和行走能力, 从而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老年患者多伴有其他并发症, 且体质虚弱, 心理压力较大, 为了提高治疗效果, 在术后做好临床护理工作十分重要。本次研究中, 通过基础护理、疼痛护理、预防并发症、康复训练、出院指导等一系列有效护理措施, 有助于促进患者恢复, 减少并发症, 可在临床护理工作领域广泛推广。

[1]刘秀梅.棘突间植入物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18例的护理.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3):5742.

[2]卫幼琴, 胡丽珍, 易丽萍. Coflex动力稳定系统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护理.护士进修杂志,2010,25(7):643.

[3]李喆雯. 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围手术期护理.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1):69.

[4]张丽娟. Coflex装置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术后护理.中医正骨,2011,23(6)78.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7.136

2014-12-24]

455000 河南省安阳市第三人民医院骨一科

猜你喜欢
退行性腰部腰椎
怎样让腰部得到有效休息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腰椎
中老年保健(2021年6期)2021-08-24 06:55:22
衰老与神经退行性疾病
老年人锻炼腰部仰卧屈膝挺髋
退行性肩袖撕裂修补特点
腰椎术后脑脊液漏的治疗
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30例临床报道
中外医疗(2015年5期)2016-01-04 03:57:57
针推治疗腰椎骨质增生80例
久坐当心腰“感冒”
温针配合整脊手法治疗腰椎退行性滑脱症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