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新
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王建新
目的 探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98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9例, 观察组采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化疗, 对照组采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化疗, 比较两组患者1年及2年生存率、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1.6%, 总缓解率为46.9%,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6%, 总缓解率为44.9%, 两组总有效率及总缓解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年及2年生存率分别为53.1%(26/49)、30.6%(15/49), 对照组患者1年及2年生存率分别为51.0%(25/49)、28.6%(14/49), 观察组和对照组1年及2年生存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6.4个月, 对照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7.3个月, 两组中位生存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培美曲塞或吉西他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均较好, 培美曲塞引起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吉西他滨。
培美曲塞;吉西他滨;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不良反应
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我国肺癌的发病率不断升高, 临床上非小细胞肺癌比较常见, 占肺癌总数的80%~85%[1], 由于患者就诊时往往已经到了晚期, 预后较差, 化疗是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常用治疗手段, 目前铂类+三代化疗药物广泛的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 培美曲塞常用于本病的二线治疗[2], 本研究主要探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对两者引起的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6月~2012年12月本院肿瘤科收治的98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以上患者均符合非小细胞肺癌诊断标准, 并经过病理学检查确诊。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9例。观察组男33例, 女16例,年龄31~74岁, 平均年龄(42.9±6.9)岁;对照组男31例, 女18例, 年龄30~75岁, 平均年龄(43.6±4.2)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采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化疗, 培美曲塞静脉滴注, 剂量为500 mg/m2, 顺铂静脉滴注, 剂量25 mg/m2,同时给予患者叶酸片、维生素B12及地塞米松口服。对照组采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化疗, 吉西他滨静脉滴注化疗, 剂量为1250 mg/m2, 顺铂静脉滴注, 剂量25 mg/m2, 21 d为一个周期, 观察组和对照组都是21 d为1个周期, 共治疗4个周期,随访2年。
1.3 疗效评价标准 采用WHO实体瘤评价标准进行[3]。总有效率=(缓解+部分缓解+稳定)/总例数×100%;总缓解率=(缓解+部分缓解)/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近期疗效及总缓解率比较 观察组缓解5例, 部分缓解18例, 稳定17例, 进展9例, 总有效率为81.6%, 总缓解率为46.9%;对照组患者缓解5例, 部分缓解17例, 稳定16例, 进展11例, 总有效率为77.6%, 总缓解率为44.9%,两组总有效率及总缓解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远期疗效及生存率比较 观察组1年及2年生存率分别为53.1%(26/49)、30.6%(15/49), 对照组患者1年及2年生存率分别为51.0%(25/49)、28.6%(14/49), 观察组和对照组1年及2年生存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6.4个月, 对照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7.3个月, 两组中位生存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49例患者中,有3例(6.1%)患者出现白细胞减少, 3例(6.1%)患者出现血小板降低, 2例(4.1%)患者出现血红蛋白减少, 3例(6.1%)患者出现消化道反应, 没有患者出现肝肾功能损害;对照组49例患者中, 有11例(22.4%)患者出现白细胞减少, 10例(20.4%)患者出现血小板降低, 9例(18.4%)患者出现血红蛋白减少, 9例(18.4%)患者出现消化道反应, 2例(4.1%)患者出现肝功能损害。由以上结果可以看出, 观察组患者白细胞减少、血小板降低、血红蛋白减少、消化道反应、肝功能损害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近年来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明显增多, 据有关资料统计,每年有100万以上患者死于肺癌, 由于确诊时多数患者已经发生转移, 所以化疗是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常用的治疗方法。化疗的主要目的是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提高生活质量。
培美曲塞是抗叶酸制剂, 能够抑制胸苷酸还原酶、二氢叶酸还原酶的活性, 破坏人体正常代谢, 抑制肿瘤细胞的复制及生长[4-8]。吉西他滨为阿糖胞苷类似物, 临床与铂类联合使用是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方案[6]。从本研究结果可知,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1.6%, 总缓解率为46.9%,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6%, 总缓解率为44.9%, 两组总有效率及总缓解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1年、2年生存率及中位生存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与邹茵等[7]报道结果一致。说明这两种药物疗效相近, 但在不良反应方面, 培美曲塞引起的血液系统、消化道反应和肝功能障碍要明显低于吉西他滨,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之, 培美曲塞或吉西他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均较好, 培美曲塞引起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吉西他滨。
[1] 钟敏钰.多西他赛单药周化疗方案与三周化疗方案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对比研究.中国全科医学, 2013, 16(6B): 2039-2041.
[2] 张茹霞, 蔡东焱, 吴小红, 等.多西他赛培美曲塞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与安全性.中华肿瘤杂志, 2012, 34(11):869-872.
[3] 彭丽萍, 张倞, 吴克雄, 等.培美曲塞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实用癌症杂志, 2013, 28(3):295-297.
[4] 郏博, 何小慧, 杨晟, 等.应用培美曲塞为基础方案化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EGFR基因突变与生存的关系.中华医学杂志, 2013, 93(46):3659-3662.
[5] 袁明, 沈伟生, 奚蕾.奈达铂联合复方红豆杉胶囊化疗方案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7例.世界中医药, 2013, 8(4):465-468.
[6] 胡兴胜, 焦顺昌, 张树才, 等.培美曲塞及吉西他滨分别联初治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随机对照研究.中国肺癌杂志, 2012, 15(10):569-575.
[7] 邹茵, 陆方阳, 周志华.培美曲塞与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重庆医学, 2013, 42(16):1878-1880.
[8] 戴宏宇, 夏春伟, 陈文萍, 等.培美曲塞或多西他赛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临床肺科杂志, 2013,18(4):696-697.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2.071
2015-03-30]
473000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