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连薇 刘宇慧 赵桂敏
幽门螺杆菌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裴连薇 刘宇慧 赵桂敏
随着针对幽门螺杆菌(Hp)感染研究的不断深入, 其对慢性胃病、消化性溃疡及肿瘤的重要致病性已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同。标准三联疗法[质子泵抑制剂(PPI)联合两种抗生素]作为根除Hp治疗的首选方案, 因Hp的抗生素耐药, 导致其根除率已降至80%或更低, 效果欠佳。就此问题, 目前有越来越多的多中心、随机临床对照研究比较不同药物组成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值得临床医师借鉴, 根据具体情况, 规范合理地进行根除Hp治疗。
幽门螺杆菌;质子泵抑制剂;抗生素;铋剂
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 全球半数以上人群存在Hp感染情况, 我国情况更为堪忧, 部分地区感染率最高可达70%。目前, 由PPI联合两种抗生素的三联疗法已成为世界公认的抗Hp治疗的一线方案。若初次治疗失败, 可在此基础上加用铋剂的四联疗法作为补救措施[1]。但近年来, 随着Hp耐药率的增加, 其根除率逐渐下降, 一线方案的根除率已远低于80%[2]。因此, 目前有越来越多的中心、随机临床对照研究比较不同药物组成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故本文对此行进一步分述。
PPI的作用可直接抑制Hp的活性, 亦通过抑制胃酸分泌以提高抗生素利用度。其机制为通过肝脏细胞色素P450酶系(主要是CYP2C19和CYP33A4)进行代谢, 就患者个体而言, 其代谢过程具有差异性。秦霞等[3]研究指出, 雷贝拉唑和艾美拉唑的抑酸作用受CYP2C19多态性影响较小, 故抗Hp作用更强, 疗效优于奥美拉唑、兰索拉唑。陈婉珺等[4]研究显示, 与其他PPI药物相比, 泮托拉唑经肝脏细胞色素P450酶系双系统代谢, 其优势在于不易出现药物代谢酶系的竞争反应, 可调高药物利用度, 并减少联合用药时体内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提高用药安全性。
2012年Maastricht IV/佛罗伦萨共识意见指出:抗Hp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耐药菌株的日益增加, 即抗生素耐药,尤其是针对克拉霉素和甲硝唑耐药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在我国, 抗生素耐药形势严峻, 且各地区耐药情况存在显著差异,建议可通过药敏实验选择抗生素以提高根除率。近期研究表明, 抗生素耐药率甲硝唑达60%~70%, 克拉霉素20%~38%,左氧氟沙星30%~38%, 而阿莫西林、呋喃唑酮和四环素耐药率仍很低(1%~5%)[5]。阿莫西林属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本身杀菌作用较强, 针对Hp根除治疗, 其优势在于:当胃内pH<5时, 对其杀菌活性影响较小, 药敏实验显示其耐药性较低, 是目前根除Hp治疗的首选药物之一。呋喃唑酮是近年来被推荐为取代甲硝唑的抗Hp药物之一。李予等[6]临床研究显示, 比较4种不同三联药物根除Hp的效果, 含呋喃唑酮组根除率最高达90%, 针对呋喃唑酮的不良反应如多发性神经炎和溶血性贫血, 在研究中并未发现。
研究表明, 铋剂本身对Hp具有杀菌作用, 而且其抗菌活性不受耐药菌株的影响, 同时研究显示其与克拉霉素、甲硝唑联合用药可提高抗生素的药物有效性。故此, 于最近的全国专家共识中提出, 推荐含铋剂的Hp根除方法作为一线治疗方案。在专家共识研究中显示, 铋剂联合标准三联疗法Hp根除率达88.9%, 不良反应少, 证明其有效性、安全性高[7]。
近年来, 随着Hp根除治疗研究的不断深入, 亦在探索其他的治疗方法。有临床对照研究显示, 中医药(中草药配方制剂、温胃舒、养胃舒、荆花胃康胶丸、猴头菌提取物颗粒)、益生菌(双歧杆菌、酵母菌、乳球菌及乳酸菌)及抗氧化剂等, 配合根除Hp一线治疗方案, 可有效提高根除率, 且减轻药物治疗胃肠道不良反应, 但药物本身根除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
目前, 虽然对于Hp的认识不断深入, 但对于其感染发病机制及其诊治策略研究仍处于探索之中, 对于有争议的问题仍需通过不断实践和论证后再达成新的共识, 这正是医学发展的必经之路, 今天的研究成果必是明天开拓的新的起点。
[1] Dupas JL. First line therapy for Helicobacter pylori eradication in France. Gastroenterol Clin Biol, 2003, 27(3):467-472.
[2]Malfertheiner P. The intriguing relationship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and acid secretion in peptic ulcer disease and gastric cancer. Dig Dis, 2011, 29(5):459-464.
[3] 秦霞, 范传文, 刘红, 等. 雷贝拉唑或艾美拉唑为基础的三联治疗方案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比较.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3, 38(3):278-279.
[4] 陈婉珺, 陈婉, 郑青, 等. 评估以泮托拉唑为基础的三联和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中华消化杂志, 2011, 31(1):40-44.
[5] 谢川, 吕农华. 第四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解读.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13(30):241-243.
[6] 李予, 王晓燕, 沈守荣. 4种三联疗法根治幽门螺杆菌的临床疗效观察.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33):1129-1131.
[7] 刘文忠, 谢勇, 成虹, 等.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学组/全国幽门螺杆菌科研协助组, 第四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中华内科杂志, 2012, 51(10):832-837.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20.219
2015-06-01]
116000 辽宁省大连市友谊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