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宇
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吞咽障碍的影响研究
杨宇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吞咽障碍的影响。方法老年痴呆吞咽障碍患者74例,依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研究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效果。结果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为81.08%, 研究组为97.30%, 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吞咽障碍影响较大, 可有效提高有效率, 值得临床运用。
老年痴呆;吞咽障碍;综合护理干预
吞咽障碍为老年痴呆患者常见表现, 食物无法经口送入胃内, 严重影响正常饮食, 对患者病情恢复及营养状况构成严重威胁。目前, 此病尚无有效治疗方法, 仅能通过护理服务缓解症状, 达到功能恢复目的。现搜集本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老年痴呆吞咽障碍74例, 总结性分析综合护理干预效果, 并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搜集本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老年痴呆吞咽障碍74例, 依据护理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各37例。对照组女17例, 男20例, 最大年龄87岁, 最小63岁, 平均年龄(70.25±12.46)岁。研究组女18例,男19例, 最大年龄88岁, 最小62岁, 平均年龄(71.22±12.5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研究组选择综合护理干预, 具体如下。
1.2.1 改变饮食环境 改变进餐环境及条件, 保证环境舒适、洁净、安静;进餐前10 min, 集中患者注意力, 控制噪音,预防各种不相关因素影响患者进食。结合不同病情状况及体质情况制定合理、科学饮食方案, 食物以半流质、流质为主, 且易消化、富含营养, 指导患者少食多餐, 鼓励其多饮水。
1.2.2 面部肌肉训练 ①经常按摩患者面部肌肉, 教会患者掌握先吸气-憋气-后咳嗽训练方法, 2次/d, 20 min/次,促进气道异物排出, 提醒患者不得过度用力, 以免造成声带损伤;②定期指尖叩击及按摩患者口周肌肉, 20 min/次, 2次/周;③定期挤压及触摸患者咽部, 20 min/次, 2次/周;④使用冰冻棉签蘸水对患者进行冷刺激, 包括咽部、软腭及舌根部等, 10 min /次, 3次/d。
1.2.3 功能训练 ①每次进餐前, 指导患者进行空吞咽, 10 min/次, 3次/d;吞咽食物后, 再次行空吞咽动作, 控制每次用餐40 min;②指导患者分别向左侧、右侧转头, 转头时做吞咽动作, 3次/餐;③进餐后, 指导患者颈部前屈、后仰, 前屈时做吞咽动作, 清理残留食物。
1.3 观察指标 护理后, 观察对照组与研究组吞咽功能改善情况, 评定效果, 比较分析。
1.4 效果判定标准[1]无效:经过护理, 患者吞咽功能与护理之前比较无改善;有效:经过护理, 吞咽功能与护理之前比较基本改善;显效:经过护理, 吞咽功能与护理之前比较明显改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对照组护理无效7例(18.92%), 护理有效与显效分别17例(45.95%)、13例(35.14%), 护理总有效率81.08%。研究组护理无效1例(2.70%), 护理有效与显效分别14例(37.84%)、22例(59.46%), 护理总有效率97.30%,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报道显示, 长期吞咽障碍易造成各种并发症, 如体重下降、吸入性肺炎、脱水及营养不良等。另有分析表明, 吞咽障碍对营养吸收及摄食有直接影响, 可引起食物误吸至气管,造成吸入性肺炎, 病情较严重的患者可危及生命。常规护理为护理服务的传统工作模式, 护理理论较落后, 内容较简单,无法结合病情特点实施护理, 缺乏针对性, 因此, 工作质量较差, 护理效果不佳, 无法充分发挥护理作用, 影响患者康复[2]。综合护理干预是一项全面、系统的护理模式, 是传统被动护理转向现代主动护理的重要体现, 为专科护理主要模式。综合护理干预内容比较丰富, 措施新颖, 富有针对性,能结合病情特征及患者需求给予护理, 措施有改变饮食环境、面部肌肉训练、功能训练等。①改变患者饮食环境, 保证环境舒适、安静、整洁, 为饮食、护理干预创造良好氛围, 使患者在适宜环境下主动、积极、热情配合护理[3];②面部肌肉训练有利于提高患者口腔、咽部及颈部肌肉敏锐度及协调度, 有效刺激神经中枢, 推动侧支循环构建, 重组神经网络,使皮质感应度大大提高, 缓解舌部、咽部及颈部肌肉群体萎缩, 预防呛咳;辅以颈部活动训练还可有效增强肌肉张力,恢复咽下反射, 预防噎食;③咳嗽训练可在声带内收下使声带闭锁, 促进气道异物排出。由于患者年龄偏大, 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 情绪波动明显, 少数患者易出现激动、易怒等,配合性差, 无法良好配合干预, 此时应给予患者心理辅导,待其情绪稳定后实施护理。干预过程中, 应细致观察患者进餐, 患者吞咽时若呛咳次数较少或无明显呛咳, 可改为普通饮食;若一次进餐发生呛咳3次, 则给予半流食;若一次进餐发生呛咳5次, 可改为流食, 待其吞咽功能好转后, 对进食种类及饮食营养成分等进行调整, 以改善营养状态, 满足营养需求, 使胃肠道屏障结构及神经功能得到恢复, 促进预后。
在本研究中, 研究组总有效率97.30%, 对照组81.08%,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 老年痴呆吞咽障碍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总有效率, 有极大推广价值。
[1]关蕾, 王晓丽, 陈晓静.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吞咽障碍的影响分析.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4, 5(20):26-27.
[2]刘燕, 辛兆红.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吞咽障碍的影响研究.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4, 6(6):72-73.
[3]张笑梅, 王春霞, 田泳. 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吞咽障碍的影响分析. 中国保健营养, 2013(3):516-517.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20.185
2015-06-25]
114005 辽宁省鞍山市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