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成爱
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前列腺微小癌的早期诊断价值
吴成爱
目的 研究及探讨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前列腺微小癌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32例进行前列腺指检检查且存在可疑结节的患者为研究对象, 将其分别采用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和灰阶超声进行检查, 然后将两种方法的最终检查结果与最终病理检查进行对照, 并分析及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特异度、敏感度、阳性及阴性预测值。结果 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前列腺微小癌的正确诊断率高于灰阶超声检查, 且其特异度、敏感度、阳性及阴性预测值均高于灰阶超声检查, 两种方法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前列腺微小癌的早期诊断价值相对不低, 但是其效果仍有所欠缺, 需进一步进行效果的提升。
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前列腺微小癌;早期诊断价值
前列腺微小癌因其较为隐匿等特点, 早期的诊断存在较大的难度, 而临床中关于此方面的研究也相对不足, 且现存研究对于其检查方法的效果差异也极为突出, 因此此方面的探讨空间仍极大。近年来, 临床中虽也可见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本病中的诊断性研究, 但是细致的研究仍极为缺乏[1,2],因此, 本文就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前列腺微小癌的早期诊断价值进行探讨及研究, 现将研究结果分析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1月32例进行前列腺指检检查且存在可疑结节的患者为研究对象, 年龄62~82岁, 平均年龄(72.3±5.7)岁, 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为0.8~50.2 ng/L, 平均水平(7.35±7.69)ng/L, 最终病理检查结果:前列腺微小癌12例, 前列腺增生20例;病灶体积0.1~0.5 ml, 平均体积(0.3±0.1)ml。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 且积极配合本研究检查及相关的其他诊治措施。
1.2 方法 将32例患者分别以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和灰阶超声进行检查, 然后将两种方法的最终检查结果与最终病理检查进行对照。其中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采用美国GE LogiQ7彩色超声诊断仪, 患者于检查前排空大便, 然后取左侧卧位进行检查, 以避孕套套于探头外部, 探头检查频率为5.0~7.5 MHz, 对前列腺进行各方面的细致检查, 包括大小、形态、回声、结节、血流及周围其他方面的检查, 尤其注意可疑结节的部位、大小、形态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多方面的指标。另对患者采用灰阶超声进行检查, 患者检查当日排空大便, 并以左侧卧位及双腿屈曲的体位进行检查诊断, 以CTS-2800全数字超声显像诊断仪进行检查, 探头检查频率为8.0 MHz, 深度为50 mm, 对患者进行细致的检查。
1.3 观察指标 将两种检查方法的检查效果进行比较分析后, 再分析及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特异度、敏感度、阳性及阴性预测值。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种检查方法的正确诊断率比较 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最终检查结果为前列腺微小癌9例, 而灰阶超声检查的检查结果则为前列腺微小癌4例, 病理检查确诊12例。因此, 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前列腺微小癌的正确诊断率为75.00%, 灰阶超声对前列腺微小癌的正确诊断率则为33.33%,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前列腺微小癌的正确诊断率高于灰阶超声检查,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种检查方法的特异度、敏感度、阳性及阴性预测值比较 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特异度、敏感度、阳性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00%(19/20)、66.67%(8/12)、88.89% (8/9)及82.61%(19/23), 灰阶超声检查的的特异度、敏感度、阳性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00%(18/20)、16.67%(2/12)、50.00% (2/4)及64.29%(18/28), 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前列腺微小癌检查的特异度、敏感度、阳性及阴性预测值均高于灰阶超声检查,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前列腺癌是男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 临床对于本病的诊断与治疗方面的研究均较多, 且相关研究中也有较为成熟完善的方面, 而对于此类患者的诊断中也存在一定的难点, 如前列腺微小癌的诊断性研究即是本病诊治过程中的重点与难点之一, 因其较为隐匿等特点, 因此早期的诊断及干预相对较难, 而影像学检查作为在前列腺癌中诊断应用并不少见的一类检查方法[3,4], 其在前列腺微小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一直存在极大的争议, 且较多研究对其的诊断价值持否定态度, 但也有部分研究认为其仍有一定的应用价值[5,6],结合临床经验可达到一定的诊断效果, 因此对此方面的探讨价值仍较高。
本文中就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前列腺微小癌的早期诊断价值进行研究及探讨, 并与灰阶超声检查进行比较,同时将两种检查方法的检查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比较结果显示, 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正确诊断率明显高于灰阶超声检查, 同时其对本病的特异度、敏感度、阳性及阴性预测值也均相对更高, 说明其对于本病仍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同时认为可能与检查者的经验及技术等有一定的关系, 且受样本量的影响, 此方面的探讨空间仍较大。
综上所述, 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前列腺微小癌的早期诊断价值相对不低, 但是其效果仍有所欠缺, 需进一步进行效果的提升。
[1] 涂美琳, 刘学明.经直肠彩超引导下穿刺活检诊断前列腺微小癌的临床意义.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2006, 7(3):199-200.
[2] 彭文通.超声引导对前列腺血流信号异常区的穿刺活检对前列腺癌筛选的价值.实用癌症杂志, 2013, 28(1):89-90.
[3] Albino G, Capoluongo E, Rocchetti S, et al.Evaluation of the diagnostic and predictive power of PCA3 in the prostate cancer.A different best cut-off in each different scenario.Preliminary results.Arch Ital Urol Androl, 2014, 86(4):306-310.
[4] 刘松.经直肠前列腺超声造影与实时超声弹性成像联合靶向活检诊断前列腺癌的价值.昆明医科大学, 2013.
[5] 陈寒冰, 马麒, 方军初.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不同Gleason评分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江苏医药, 2010, 36(18):2156-2158.
[6] Brikun I, Nusskern D, Gillen D, et al.A panel of DNA methylation markers reveals extensive methylation in histologically benign prostate biopsy cores from cancer patients.Biomark Res, 2014, 2(1):25.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2.042
2015-02-09]
030001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超声影像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