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志新
心电图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宋志新
目的探讨心电图对于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103例AMI患者,回顾性分析其心电图表现特点,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作为金标准,观察心电图诊断的检出率。结果AMI患者的心电图表现特点主要为T波倒置、病理性Q波、ST段抬高以及碎裂QRS波,进一步分析发现,病理性Q波联合碎裂QRS波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单纯病理性Q波和碎裂QRS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能够为临床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提供重要的依据,是较为可靠的诊断手段。
心电图;急性心肌梗死;诊断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nlail infcrotin,AMI)作为临床常见的缺血缺氧性心血管疾病,主要是指由于冠状动脉出现急性缺血缺氧导致心肌细胞由于供血供氧不足出现坏死而引发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早期及时、准确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制订积极有效的血管重建方案对于改善患者预后极为重要,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作为临床常用的心肌梗死检测方法,对于临床诊断AMI极为重要[1]。本实验拟通过回顾性分析AMI患者的ECG检查结果,旨在探讨ECG在临床诊断AMI中的应用价值,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心血管内科2014年10月~2015年7月治疗的103例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7例,女46例,年龄最小39岁,最大75岁,平均年龄(52.94±7.36)岁。纳入及排除标准:①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2]:存在明确缺血性胸痛病史;血清心肌坏死标记物出现异常变化;心电图Q段、ST段出现变化,需满足上述2个或以上标准即可;②发病时间<6 h;③均进行ECG检查,且临床资料保存完好;④排除合并恶性肿瘤、重度感染、免疫功能障碍、造血系统疾病、精神异常以及临床资料缺失者;⑤患者对于实验内容知情同意,自愿参加。本实验内容经医院伦理委员会依据伦理学审查标准审核通过。
1.2 检查方法 全部患者在入院后急诊进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明确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之后,为了避免漏诊正后壁心肌梗死以及右室心肌梗死,全部加做V3R~V5R、V7~V9。检查仪器为日本光电ECG-9130P十二导联全自动分析心电图机。详细记录心电图检查结果,由2名以上医师采用盲法进行测量和分析心电图分结果。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特征性变化主要为:病理性Q波(Q波变得宽而深)、出现碎裂QRS波以及ST段弓背向上抬高(与T波相连,组成单相曲线)。本实验中共有58例患者出现典型性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变化(病理性Q波、ST段抬高以及T 波倒置),另外45例患者由于在疾病早期受到坏死部位、损伤层度等原因影响,未见典型性心电图变化。本实验中共有31例右心室心肌梗死(心电图指征为V4R导联ST段抬高>1 mm,T波直立12 h后,ST段抬高征象逐渐消失),42例下壁心肌梗死(心电图指征为V1导联和V2导联ST段均抬高,V1变化幅度高于V2,Ⅰ导联和aVL导联ST段出现降低,且降低幅度超过1 mm),30例后壁心肌梗死(心电图指征为V1导联和V2导联ST 段均降低)。进一步对碎裂QRS波和病理性Q波诊断价值进行分析发现,本实验中共有23例患者出现单纯碎裂QRS波,29例患者出现单纯病理性Q波,44例患者出现碎裂QRS波联合病理性Q波,单纯碎裂QRS波的检出率为22.33%,病理性Q波的检出率为28.16%,碎裂QRS波联合病理性Q波的检出率为42.72%,病理性Q波联合碎裂QRS波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单纯病理性Q波和碎裂QRS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AMI作为临床高发的危重急症,具有起病突然、病情恶化快、致残致死率高的特点,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早期发现诊断依据、确诊疾病对于制订诊治方案具有重要意义。ECG作为临床广泛应用的检测手段,具有无创、快速、操作简单、可重复性强、无辐射等诸多优点,对于临床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3-6]。本实验中结果证实,患者的心电图变化主要为病理性Q波、碎裂QRS波以及ST改变。在心肌梗死完全形成时,虽然病变区域的心肌细胞已经失去了产生肌电活动的能力,但是仍然存在传导电波的功能,由此产生的变化即表现为病理性Q波。在心肌梗死未完全时,病变区域的心肌细胞不仅能够传导电位,而且能够进行部分电活动,则表现为ST段改变,其中由于部分非典型性变化急性心肌梗死者在疾病早期并未出现ST段异常变化,因此,其临床检出率并不理想。如果坏死心肌细胞所在位置差异较大,分布不均匀,病变区域残存的活性心肌组织能够进行延迟性除极电活动,由此则出现碎裂QRS波。本实验结果证实碎裂QRS波联合病理性Q波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单纯碎裂QRS波及病理性Q波,说明二者联合的诊断价值更为理想。通过本实验,作者认为心电图能够为临床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提供重要的依据,碎裂QRS波联合病理性Q波的诊断准确性更佳,对于梗死部位不典型、合并其他疾病以及老年患者应及时复查心电图,并且及时加做18导联心电图检查,以提高检出率和诊断准确性,尽可能避免漏诊、误诊。
[1]刘杏花.心电图诊断对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临床价值分析.中国医药指南,2014,12(34):7-8.
[2]贺茅矛,王晓春.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分析及临床意义.吉林医学,2012,33(11):2401-2402.
[3]崔春便.心电图碎裂QRS波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中国医疗前沿杂志(电子版),2014,6(9):70-71.
[4]兰素珍. 3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典型心电图的临床分析. 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2):134-135.
[5]孟繁超,杨巍. 体表心电图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价值.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2,22(8):451-452.
[6]余平,陈朝兴,那开宪. 心电图对急性心肌梗死相关血管的预计价值. 临床心电学杂志,1993,2(3):111-113.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24.031
2015-08-25]
122000 朝阳市第二医院电诊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