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国宏
胆汁淤积性肝炎的诱发因素众多, 其中肝细胞和毛细胆管分泌的胆汁障碍、完全性阻滞的胆汁等为主要临床并发症,临床上多采用腺苷蛋氨酸进行治疗, 主要是因为该药物能够在人体阻滞内或者体液内散播活性分子[1]。本研究针对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SAMe)治疗胆汁淤积性肝炎的疗效进行分析, 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胆汁淤积性肝炎患者68例的临床资料, 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各34例。对照组男18例, 女16例,年龄23~74岁, 平均年龄(44.23±10.30)岁;研究组男20例,女14例, 年龄23~75岁, 平均年龄(43.60±11.52)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与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门冬氨酸钾镁、复方甘草酸苷以及维生素K1等常规对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 SAMe[Ademetionine 1, 4-Butanedisulfonate Enteric Coated Tablets (Transmetil), 国药准字H20110459, 0.5 g]治疗,将1.0 g的SAMe融入到浓度为250 ml 5%的葡萄糖溶液中,行静脉滴注。
1.3 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前以及治疗后2、4周两组患者肝功能不同指标的变化情况, 其中肝功能指标包括TBIL、ALT、直接胆红素(DBIL)以及GGT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肝功能指标值均得到改善(P<0.05);且研究组治疗2周后TBIL、DBIL下降幅度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LT、GGT水平下降程度均比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治疗4周后TBIL、DBIL、ALT以及GGT水平下降程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肝功能指标对比( ±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肝功能指标对比( ±s)
注:与治疗前比较, aP<0.05;治疗2周后与对照组比较, bP<0.05, cP>0.05;治疗4周后与对照组比较, dP<0.05
对照组(n=34)治疗前 治疗2周 治疗4周 治疗前 治疗2周 治疗4周ALT(U/L) 311.87±110.36 138.32±66.00ab 58.30±29.37ad 315.54±121.43 122.52±72.37a 100.11±32.37a TBIL(μmol/L) 391.34±125.37 321.53±69.31ac 184.51±60.31ad 404.73±138.71 324.53±66.31a 201.53±55.31a DBIL(μmol/L) 205.76±102.37 167.89±60.36ac 94.21±30.26ad 218.19±99.36 180.65±69.76a 182.57±36.66a GGT(U/L) 260.91±115.90 109.33±71.86ab 84.85±38.36ad 271.17±121.34 220.45±68.96a 199.67±35.89a项目 研究组(n=34)
胆汁淤积性肝炎属于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 本病的病因较为复杂, 主要包括酒精、药物、遗传、感染、手术以及妊娠等, 患者主要存在恶心、皮肤瘙痒, 且存在血清指标变化表现[2]。其中病情较重者, 即重度胆汁淤积可诱发高胆红素血症, 促使患者肝细胞内生成氧自由基进而对肝细胞的再生造成抑制, 导致肝细胞出现坏死、变性等[3]。
本研究结果显示, 研究组治疗2周后TBIL下降幅度略高于对照组,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LT、GGT水平下降程度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 研究组TBIL、ALT以及GGT水平下降程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予以SAMe治疗的胆汁淤积性肝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 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考虑上述结果的产生可能与SAMe的药性有关, 即本品可以对受到损伤的肝细胞造成刺激进而分泌出胆汁酸, 并且能够有效抑制人体回肠对胆汁酸盐的吸收, 促使去氧胆酸逐渐转变为患者的血清, 取代细胞膜或者细胞中的毒性胆汁, 继而发挥有效维护毛细胆管细胞损伤和预防肝内胆汁淤积的效果[4]。
综上所述, 胆汁淤积性肝炎行SAMe治疗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 且安全性较高, 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使用。
[1]谢敬东, 赵钢德, 谢青, 等.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胆汁淤积性肝炎的临床疗效.肝脏, 2013, 18(8):550-552.
[2]伏永正.腺苷蛋氨酸治疗胆汁淤积性肝病疗效观察.临床医学,2012, 30(10):35-36.
[3]王红英.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肝内胆汁淤积性肝炎的临床疗效分析.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4, 5(19):48-49.
[4]于海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伴高胆红素血症的效果观察.中国医药导报, 2012, 25(9):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