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振华 丘新才 梁彩霞 梁永锋
电子支气管镜下氩气刀治疗气管肿瘤的临床分析
陈振华 丘新才 梁彩霞 梁永锋
目的评价电子支气管镜下氩气刀治疗气管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38例接受电子支气管镜下氩气刀治疗的患者, 结合患者治疗前后症状变化、胸部CT检查综合开展临床疗效评价。结果38例患者治愈9例, 占23.68%;有效18例, 占47.37%;部分有效9例, 占23.68%;无效2例, 占5.26%,总有效率为94.74%。结论电子支气管镜下氩气刀治疗气管肿瘤的临床疗效确定, 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电子支气管镜;氩气刀;气管肿瘤;疗效
人体呼吸道气管内良恶性肿瘤往往导致咳嗽、咯血、呼吸困难、胸闷明显、反复肺部感染等症状, 给患者生存质量带来损伤;临床中这类呼吸道症状的药物治疗往往疗效不显著, 手术的创伤和术中风险明显, 很多患者失去治疗机会[1];随着电子支气管镜技术发展与应用, 在支气管镜下结合氩气刀切除气管内肿瘤对改善呼吸道内肿瘤的症状有较好疗效[2],就此作者采用电子支气管镜下氩气刀治疗气管肿瘤, 现总结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2013年9月~2014年10月在本院就诊并经电子支气管镜下氩气刀治疗气管内肿瘤的患者38例, 其中男20例, 女18例, 年龄37~62岁, 平均年龄(51.0±11.2)岁, 其中肺癌21例, 胃癌肺转移11例, 肝癌肺转移2例, 气管异物4例;上述病例均经胸CT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确诊并确定为明显的气管狭窄。
1.2 治疗方法
1.2.1 治疗设备 OlympusBFA260电子支气管镜, 德国ERBE300型氩离子凝固治疗仪及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导管。
1.2.2 治疗前准备 术前患者接受常规心电、肝肾、凝血、CT、血气检查, 评估手术耐受状况。术前半小时给予阿托品0.5 mg, 地西泮10 mg肌内注射。
1.2.3 治疗操作 电子支气管镜和APC导管灭菌消毒, 电极片于患者手臂一侧下与皮肤粘贴, 平卧位, 连APC导管,橡胶电极板;开氩气瓶, 排气2次后, 调节控制氩气流量为0.5~2.0 L/min范围, 输出功率40~70 W。患者术前给予咪达唑仑镇静, 手术中给予丙泊酚、芬太尼麻醉, 全身麻醉程度以轻微抑制自主呼吸为度, 自主呼吸不完全抑制;麻醉后插入喉罩, 气管镜沿喉罩进声门、气道, 观察病变并收集病变图像。调整支气管镜前端距病灶2.0 cm 处, 将APC导管沿支气管镜活检孔导入至病灶上方0.5~1.0 cm, APC导管头端需保持距离气管镜前端1.0 cm以上;脚踏电凝开关, 后退APC导管观察病灶, 当病灶表面出现白、黄或黑焦炭样颜色,通过活检钳夹取该类组织, 再行APC导管治疗, 反复操作至气管腔通畅或患者不能耐受为止, 操作控制在2~3 h。
1.3 疗效评价标准[2]结合患者治疗前后症状变化、胸部CT检查综合开展临床疗效评价。治愈: 呼吸道通畅, 呼吸腔内病灶清除完全;有效: 管腔50%以上畅通, 自觉症状缓解;部分有效: 管腔通畅50%以下, 自觉症状部分改善;无效:管腔无通畅, 自觉症状无改善。总有效率=(治愈+有效+部分有效)/总例数×100%。
2.1 临床疗效 患者共38例, 其中治愈9例, 占23.68%;有效18例, 占47.37%;部分有效9例, 占23.68%;无效2例, 占5.26%, 总有效率为94.74%。无效患者为肝癌转移患者,行化疗5个周期后无效, 肿瘤侵犯左中间支气管导致咳嗽、咯血症状明显, 行APC治疗操作后症状有所缓解, 治疗后肿瘤体积增大, 进一步侵袭堵塞管腔后行APC治疗气管腔不通畅, 治疗无效。
2.2 治疗并发症 所治疗患者38例, 术中9例患者出现低氧血症, 手术停止和吸氧处理后得以纠正;术中1例患者心率下降, 手术停止和给予肾上腺素后心率恢复;术后5例患者出现发热, 经抗炎处理症状消失;术前3例患者气急明显,术后气急缓解, 但咳嗽加重, 分析其原因为治疗后气管腔部分通畅刺激所致;术后10例患者咽部疼痛, 经对症处理后缓解。患者术中术后均未出现气管穿孔、气胸、死亡等危重并发症。
肿瘤患者发病率日渐增高, 无论良性恶性肿瘤, 尤其实体瘤等占位性病变, 原发或转移到肺脏等往往侵犯气管腔,导致管腔狭窄甚至堵塞, 由此诱发患者剧烈咳嗽、咯血、呼吸困难等症状发生, 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该类临床症状越来越多;此外有些患者手术适应证不明显, 甚至无法接受化放疗等, 局部占位性病变无法及时缓解, 这类患者人群采取气道腔内局部治疗需求尤为明显[3]。
目前临床上针对患者呼吸道肿瘤治疗的方式包括高频电凝、冷冻、氩气刀等各种方法, 电子气管镜下结合氩气刀治疗呼吸道内肿瘤临床应用逐步增多;氩气刀是一种新型的高频电刀, 通过电离的氩气将高频电流输送至病灶组织, 避免电极与组织直接接触, 是一种非接触式高频电凝技术;该技术避免了因接触治疗而引起探头粘连, 有限的凝固深度, 不易发生气管腔道的穿孔, 且能达到迅速止血, 操作时间短的特点;氩气电弧均匀细密, 形成的结痂均匀, 并且对金属支架无破坏作用, 适用于气道支架置入后再治疗[4];该技术在消化内镜应用后逐步引入气管内镜治疗, 在使用过程中, 作者体会到:治疗操作时APC导管要伸出气管镜前端1.0 cm之外,看到导管黑色标志为依据, 防止高温气流损伤气管镜;治疗时操作时间每次不超过5 s, 功率控制在70 W以下, 时间或功率过长过大会导致并发症增加;氩气刀穿透性有限, 需不断清除表面碳化坏死组织后继续治疗。
通过临床应用电子气管镜下结合氩气刀治疗, 作者体会到对气管腔局部姑息治疗者受益明显, 该方法迅速改善症状,并且对气道内肿瘤组织破坏血液供应, 减少出血, 使肿瘤局部生长减缓;一些气管内良性病变的患者, 通过该方法治疗,可迅速帮助异物取出, 达到根治目的。该方法其操作简单安全, 疗效确定, 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1]王强.呼吸内镜学.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218.
[2]朱丽娟, 吕学东. 经支气管镜氩气刀治疗气道内肿物的分析.临床肺科杂志,2013,18(1):18-19.
[3]王洪武.大气道内肿瘤的支气管镜介入治疗进展.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3):1478.
[4]刘志萍, 王莉君, 刘敏. 内镜下氩气刀治疗气道内肿瘤21例临床分析.吉林医学,2011,32(27):5783-5784.
Clinical analysis of electronic bronchoscopic argon knife in the treatment of tracheal tumor
CHEN Zhen-hua, QIU Xin-cai, LIANG Cai-xia, et al. Nanhai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 Foshan528200, China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electronic bronchoscope argon knife in the treatment of tracheal tumor.MethodsThere were38 patient undergoing electronic bronchoscope argon knife, and their symptom changes and chest CT examination results were taken for evaluation of the clinical effect.ResultsAmong the38 cases, there were9 cured cases, accounting for23.68%,18 effective cases, accounting for47.37%,9 partial effective cases, accounting for23.68%, and2 ineffective cases, accounting for5.26%.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94.74%.ConclusionElectronic bronchoscope argon knife provides precise effect in the treatment of tracheal tumor, and it is worth clinically wide application.
Electronic bronchoscope; Argon knife; Tracheal tumor; Curative effect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8.012
2015-01-06]
528200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海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