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建萍
心脏介入手术并发心脏压塞患者的抢救与护理进展
庞建萍
为探讨心脏介入手术并发心脏压塞患者的抢救与护理要点, 本文回顾性分析20例心脏介入手术并发心脏压塞患者临床资料, 分析其抢救与护理过程, 认为做好术前指导、术中护理、术后干预有利于缓解患者不良情绪, 提高临床抢救成功率。在临床抢救过程中, 大量快速输血、输液, 并配合心包穿刺术或外科修补术, 有利于实现最佳的临床抢救和护理效果。加强术后各项护理干预, 能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从而加快患者康复速度, 提高预后效果。
心脏介入手术;心脏压塞;抢救;护理
心脏压塞是心脏介入治疗中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可能发生在导管射频消融术时[1], 在介入诊治中也时有发生, 若治疗不及时或不当, 将直接危及患者生命健康。因此, 在心脏介入手术中做好护理干预, 不仅能缓解患者身心痛苦, 还能提高抢救成功率, 以此实现最佳的治疗效果。本文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20例心脏介入手术并发心脏压塞患者临床资料, 探讨临床抢救和护理措施,现总结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组20例心脏介入手术并发心脏压塞患者中, 男8例, 女12例, 年龄20~70岁, 平均年龄(56.4±12.4)岁;2例有冠心病和高血压病史, 1例有心肌梗死史。3例发生于经皮腔内冠状动脉形成术, 2例发生于先天性心脏病缺损介入治疗中, 15例发生于导管消融过程中。其中2例为束室纤维介导心动过速, 10例左侧旁路介导折返性心动过速, 12例患者经X线、CT及心脏超声检查, 排除器质性心脏病,另外3例发生于左室非持续性心动过速。本组20例患者经超声、CT、X线检查, 均不存在心包积液, 其中16例心脏压塞发生在手术过程中, 2例发生在术后6 h, 2例发生在术后24 h。
1.2 抢救与护理
1.2.1 术前指导 心脏介入手术前, 应嘱咐和协助患者进行各项检查, 如X线、CT、超声心动图、肝肾功能检查等,告知患者检查的目的、重要性、手术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一旦术中或术后出现气促、胸闷等不适, 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为抢救赢取宝贵时间。
1.2.2 术中术后监测生命体征 心脏压塞早期临床症状表现为气促、胸闷, 主要体征为烦躁、心率加快、冒冷汗、颈
静脉怒张、血压降低等, 应立即行相关检查, X线检查心影扩大, 超声心动图显示包腔内存在液性暗区[2], 心脏搏动减弱等, 均可以作为判断心脏压塞的参考依据。本组16例患者术中出现冒冷汗、气促、呼吸困难、面色苍白、血压下降等症状, 常规导联ST段呈弓背向下抬高, 应考虑是否发生心脏压塞, 经上述检查, 均证实为心脏压塞。术后6 h和24 h各发生2例心脏压塞, 护理人员发现及时, 大大提高了临床抢救成功率。
1.2.3 心脏压塞紧急处理 一旦确诊为心脏压塞, 必须马上停止介入诊治, 及时给予高流量输氧, 建立≥2条静脉通道, 补充血容量, 立即进行配血, 在输注生理盐水的同时, 输入全血, 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心包穿刺术, 并留置心包腔引流管[3]。本组12例患者采用心包穿刺抽液, 待症状改善、血压稳定后, 4 h拔除引流管, 另外8例抽液2200 ml后, 血压仍难以稳定, 采用外科修补术治疗。因此, 在配合抢救的时,应做好抢救前准备工作。针对不同程度休克的患者, 在给予补血补液的同时, 应给予多巴胺血管活性药物, 通过输液泵严格控制多巴胺输入速度, 合理调整药物浓度, 在抢救和监护时应注意患者保暖工作。
1.2.4 术后护理
1.2.4.1 加强病情观察 连续床边心电监护, 密切监测心律、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出入量等变化, 密切观察引流液量、性质、颜色等, 判断有无出血情况, 一旦发现出血较多, 应及时报告医师, 做好外科手术准备。建立特别护理记录表, 及时记录, 如有异常, 及时报告医生, 并配合抢救处理。
1.2.4.2 心理护理 由于术中、术后可能出现并发症, 且病情危重, 患者易产生忧郁、消极、悲观等情绪, 无法配合临床治疗及护理工作。护理人员应科学评估患者心理状况,主动与患者沟通, 告知患者术后注意事项, 耐心解答患者疑问, 以耐心、细心、诚心、爱心的工作态度, 最大程度改善患者负面情绪, 提高治疗依从性。
1.2.4.3 基础护理 本组20例患者中13例年龄≥55岁,体质虚弱, 不能有效咳嗽、排痰、翻身等, 大大增加了并发症发生风险, 如肺不张、褥疮、肺部感染等。护理人员应加强口腔护理, 定时协助患者翻身拍背, 必要时给予雾化吸入。饮食以清淡、易消化、高维生素食物为主, 确保每日营养摄入量, 加快康复速度。
1.2.4.4 引流管护理 嘱咐患者取平卧位, 将心包引流管妥善固定, 避免其受压或脱落。每日对引流管周围皮肤进行消毒, 避免伤口感染, 定期行超声心动图检查, 待心包腔内无液性暗区或显著减少时, 说明心包腔不再出血, 可拔除引流管。引流管拔出后, 应注意每日更换伤口敷料, 确保伤口清洁。
本组19例患者获得随访资料, 随访时间为(22.1±12.3)个月, 19例患者出院后恢复良好, 无任何不适主诉, 定期行心脏超声检查, 未发现任何异常情况。另外1例左侧旁路介导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失访。
近年来, 我国临床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介入治疗是心脏疾病患者常见治疗方案, 因具有创伤小、痛苦少、遗留瘢痕不明显等优势, 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治疗中, 为心脏疾病患者带来了新的曙光。由于心脏介入治疗手术可能发现一些并发症, 如恶性心律失常、血管迷走神经发射、冠状动脉闭塞、支架内血栓等[4], 增加了临床治疗风险与难度, 限制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
心脏压塞是心脏介入治疗最严重的并发症, 在行房间隔穿刺时更易发生, 可发生在介入诊治中, 也可能发生在术后,由于早期症状缺乏特异性, 往往被患者或护理人员忽视, 增加了患者死亡风险。因此在心脏介入手术中, 应做好抢救及护理工作, 术前科学指导各项检查工作, 术中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 加强心脏压塞紧急处理, 做好术后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及引流管护理, 从而提高手术抢救成功率, 实现令人满意的护理效果。
本组20例患者中, 19例获随访资料, 出院后预后良好,未发现任何异常情况, 可见加强心脏介入手术的术前准备、术中干预、术后护理等工作, 能明显提高手术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心脏压塞患者良好转归, 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 丽华.心脏介入手术并发心脏压塞患者的抢救与护理.大家健康(中旬版), 2015, 11(3):201-202.
[2] 阳维德, 郑萍, 罗秀锋, 等.心脏介入手术并急性心脏压塞的防治体会.现代医药卫生, 2009, 25(17):2644-2645.
[3] 唐丽春, 景颖颖.心脏介入术中并发急性心脏压塞的抢救与护理.中国医药指南, 2013, 23(29):6-7.
[4] 杨福梅.心脏介入术中并发急性心脏压塞的抢救与护理.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 12(6):1-3.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21.168
2015-06-09]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内六区心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