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彤丹
颅内血肿清除术联合醒脑静注射液应用于脑出血治疗的价值评析
唐彤丹
目的观察分析颅内血肿清除术联合醒脑静注射液应用于脑出血治疗的价值。方法100例脑出血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50例, 对照组采用颅内血肿清除手术治疗, 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综合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症状都得到了明显的缓解,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格拉斯哥昏迷意识量表评分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而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较对照组更为明显,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脑出血患者使用颅内血肿清除术结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后能够有效的促进提升患者的清醒与康复速度, 从而减少了患者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 在更大程度上保障了患者的健康水平,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颅内血肿清除术;醒脑静注射液;脑出血;治疗价值
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 占全部脑卒中的20%~30%, 发生的原因主要与脑血管的病变有关, 即与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血管的老化、吸烟等密切相关[1]。而对于脑出血若未及时治疗是有可能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健康, 有可能留下严重的后遗症, 这将对患者今后的生活工作产生非常大的障碍。在当前对于脑出血的治疗方式有很多, 使用颅内血肿清除术就是其中一种运用普遍且发展十分成熟的治疗方式, 通过本院100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表现有效的体现了在联合醒脑静注射液后治疗脑出血患者的优势性, 现将相关研究结果汇报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7月~2015年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在对照组男29例, 女21例, 年龄51~77岁,平均年龄64.9岁, 脑出血量19~78 ml, 平均出血量57.9 ml;观察组男30例, 女20例, 年龄53~76岁, 平均年龄65.2岁,脑出血量21~74 ml, 平均出血量58.1 ml。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使用颅内血肿清除术, 其具体操作如下:首先根据CT定位指引确定好穿刺点, 局部麻醉后根据患者的具体血肿情况来实施手术。小切口颅骨钻孔, 同时置入负压吸引管, 使用5 ml注射器抽吸水肿同时用肝素生理盐水进行冲洗, 颜色变淡后连接引流袋[2]。开放引流4 h, 再次用肝素生理盐水冲洗, 同时注入血肿液化剂, 夹闭4 h后进行开放引流, 直到血肿清除70%以上[3]。在观察组中进行与对照组相同的颅内血肿清除术, 并给予醒脑静注射液30 ml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 ml进行静脉滴注, 1次/d。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在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格拉斯哥昏迷意识量表评分。
1.4 疗效判定标准[4]痊愈: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 病残程度定为0级;显著进步:经治疗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 病残程度定为1~3级;进步:经治疗后患者神经功能评分缺损减少18%~45%;无效:以上效果均为达到。总有效率=(痊愈+显著进步+进步)/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在治疗过后,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0051, P<0.05)。观察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在治疗前为(24.98±3.96)分, 治疗后为(9.83±2.17)分, 格拉斯哥昏迷意识量表评分在治疗前为(10.78±1.93)分, 治疗后为(14.79±1.03)分;对照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在治疗前为(25.12±4.01)分, 治疗后为(17.03±3.24)分, 格拉斯哥昏迷意识量表评分在治疗前为(10.47±2.07)分, 治疗后为(12.48±1.32)分。可见在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而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较对照组更为明显,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于脑出血一定要及时治疗, 否则很可能发生生命危险,而一旦延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也极有可能产生严重的后遗症。在当前使用颅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脑出血是较为常见的治疗方法[5]。但通过以上100例患者的临床证明可以看出使用颅内血肿清除术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出血能够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本研究中, 观察组中使用的联合治疗使得其综合治疗效果要更强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中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格拉斯哥昏迷意识量表评分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而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较对照组更为明显,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联合使用了醒脑静注射液后颅内血肿清除术的治疗效果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当前医学的发展使得不断出现了新的治疗方法和药物, 但相互之间的联合使用是否能够产生更好的治疗效果还需要通过临床效果的实际验证才行。
综上所述, 醒脑静注射液对治疗效果的实际提升作用,颅内血肿清除术联合醒脑静注射液在治疗脑出血患者中值得进行推广运用。
[1]徐文斌, 吕建国.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使用醒脑静注射液的近期疗效观察.基层医学论坛, 2015, 19(1):47-48.
[2]邹祥.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观察.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5, 8(2):147.
[3]王志刚, 李春永, 刘浩然, 等.微创血肿清除术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高血压脑出血60例.中国药业, 2015, 24(2):86-87.
[4]陈玉辉, 李先馨.醒脑静注射液辅助软通道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46例.中国药业, 2015, 24(8):105-107.
[5]黄艳娇.醒脑静注射液联合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对中等量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脑水肿、血清AQP4的影响.中国中药杂志, 2014(13):2564-2568.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21.128
2015-07-27]
116033 辽宁省大连市中心医院急诊内科病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