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贴压配合头针治疗儿童自闭症30例临床疗效观察

2015-01-23 01:53:47李腾飞赵燕李虎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9期
关键词:头针自闭症耳穴

李腾飞 赵燕 李虎星

耳穴贴压配合头针治疗儿童自闭症30例临床疗效观察

李腾飞 赵燕 李虎星

目的观察分析耳穴贴压配合头针治疗儿童自闭症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采用耳穴贴压配合头针治疗的自闭症患儿作为观察组, 随机选取同时期30例单纯采用头针治疗的自闭症患儿作为对照组, 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孤独症行为量表(ABC)总分治疗前为(62.34±1.32)分,治疗后为(45.22±1.31)分, 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为(62.32±1.42)分,治疗后为(57.24±1.34)分, 虽有一定改善,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耳穴贴压配合头针治疗法可有效改善自闭症儿童的交往能力、生活自理能力、语言沟通能力、感知能力以及躯体运动能力, 故具有临床深入研究以及推广应用价值。

儿童自闭症;耳穴贴压;头针;疗效观察

儿童自闭症是一种广泛发育障碍病症, 其属于精神障碍中的一种。本次研究将以随机选取2013年6月~2014年7月于本院就诊的30例采用耳穴贴压配合头针治疗的自闭症患儿以及随机选取同时期30例单纯采用头针治疗的自闭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观察并分析耳穴贴压配合头针治疗儿童自闭症的临床疗效。现将分析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3年6月~2014年7月于本院就诊的30例采用耳穴贴压配合头针治疗的自闭症患儿作为观察组, 随机选取同时期30例单纯采用头针治疗的自闭症患儿作为对照组, 所有患儿均符合自闭症的诊断标准。观察组男17例, 女13例;年龄2.2~8.0岁, 平均年龄(4.4±1.4)岁;对照组男16例, 女14例;年龄2.5~7.0岁, 平均年龄(4.1±1.2)岁。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目的以及实验方式均已告知患儿家属, 均为自愿参与, 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头针治疗, 依照标准头穴线划分法进行治疗, 治疗智力活动、记忆能力、情感反应障碍等选择额中线;治疗语言功能障碍、学习记忆障碍等选择颞前线;治疗视觉功能障碍选择枕上正中线以及枕上旁线, 治疗平衡功能障碍选择枕下旁线, 治疗运动功能障碍、感觉功能障碍选择顶颞前斜线以及顶颞后斜线。头针针刺的具体方法:选择大小为0.30 mm×25.00 mm的毫针作为头针治疗用针, 在对其进行常规消毒后, 使针体与皮肤呈15°夹角, 并将其刺于帽状腱膜下, 针刺深度保持在10~15 mm, 每根针要捻转10~20 s。留针时间设定为30 min。每隔1 d进行1次针刺,以10次为1个治疗周期。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进行耳穴贴压治疗, 具体治疗措施包括:①选取患儿的肝、肾、心、脑点。并依据患儿的具体症状进行配穴:对于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语言功能障碍的患儿要配合贴压口、舌;对于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行为刻板的患儿则要配合贴压内分泌、交感以及神门等穴;对于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社交障碍的患儿则要配合贴压脑干;上述敏感点均以耳穴探测仪找出。②耳穴贴压方法:利用安尔碘对患儿耳穴进行消毒处理, 之后将粘有磁珠的小方形胶布贴敷于患儿的耳穴上, 并以拇指间歇按压磁珠。按压手法要由轻到重, 促使患儿耳廓产生酸胀、灼热感, 嘱咐患儿自行按压, 对于年龄小或不能配合治疗的患儿则由家长代为按压, 每日按压次数要不低于3次, 每次贴压单耳, 隔日两耳交替, 以10 d为1个治疗周期。

1.3 评定指标[1]采用《孤独症行为量表》(ABC)评价治疗效果, 量表共分为5个项目(感觉、躯体运动、生活自理、语言、交往等), 量表分值为0~158分, 各项对比相加最后得出总分, 总分≥68分为确诊;53~68分为可疑;<53分为阴性。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儿孤独症行为量表(ABC)总分治疗前为(62.34±1.32)分, 治疗后为(45.22±1.31)分, 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为(62.32±1.42)分, 治疗后为(57.24±1.34)分, 虽有一定改善,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自闭症在临床上也被称为孤独症, 其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交往能力障碍、语言发育障碍等。国内外许多学者认为该病症多与前额叶功能损害存在直接关系[2,3]。该病症多发于3岁前, 行为干预以及头针治疗是临床上治疗该病症的主要方法。据相关研究结果显示近年来该病症的发病几率有明显的上升趋势, 其因发病年龄较小、症状特殊等特点,致使临床上大多治疗效果均不理想[4]。近年来大量研究结果显示耳穴贴压配合头针治疗儿童自闭症临床效果显著[5]。

中国传统针灸治疗精神类病症的良好疗效已得到大量研究证实, 其在儿童自闭症的治疗上同样起到了重要作用。耳穴贴压联合头针治疗自闭症是近年来新式治疗方法, 其已被证实具有填精益髓、开窍、宁心安神、刺激前额叶功能觉醒恢复、调整脑电活动能力、改善脑血流速度的功效。该种疗法在本次研究中为观察组患儿所使用的治疗方法, 相较于进行单纯常规头针的对照组患儿而言, 观察组患儿的躯体运动功能评分、感知功能评分、语言功能评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以及交往能力评分均具有明显优异性, 且观察组患儿相较于治疗前评分结果的改善程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本次研究结果与赵伊黎等[6]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综上所述, 应用耳穴贴压配合头针治疗法可有效改善自闭症儿童的交往能力、生活自理能力、语言沟通能力、感知能力以及躯体运动能力, 故具有临床深入研究以及推广应用价值。

[1]吴至凤, 袁青, 汪睿超.靳三针治疗不同年龄段自闭症儿童疗效观察.重庆医学,2013,11(38):2685-2687.

[2]刘敏, 孙良伟, 吕涌涛.干细胞治疗自闭症安全性和有效性观察.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2,8(6):5967-5970.

[3]Red cay E. The superior temporal sulcus performs a common function for social and speech perception: implication for the emergence of autism. Neuroscience and Biobehacioral Reviews,2012,21(32):123-142.

[4]袁青, 吴至凤, 汪睿超.针刺对不同病情程度儿童自闭症疗效分析.针刺研究,2012,6(34):177-180.

[5]唐强, 张春艳, 王艳.头穴丛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度儿童自闭症的临床观察.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3,28(3):251-253.

[6]赵伊黎, 李诺, 刘振寰, 等.耳穴贴压配合头针治疗儿童自闭症24例.中医儿科杂志,2012,7(4):51-52.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9.187

2015-01-19]

454001 焦作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科

猜你喜欢
头针自闭症耳穴
艾灸与耳穴治疗假性近视
基层中医药(2021年7期)2021-11-02 07:19:52
头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小儿精神发育迟缓的临床观察
关爱自闭症群体应从消除误解开始
探讨头针联合体针对失眠患者的作用
“基因剪刀”或可减轻自闭症症状
老年失眠多苦闷,耳穴压豆来帮忙
基层中医药(2020年1期)2020-07-27 02:44:10
自闭症是个什么鬼?
海峡姐妹(2017年5期)2017-06-05 08:53:17
自闭症孩子画作中国美术馆展出
丹青少年(2017年2期)2017-02-26 09:11:05
Scalp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body acupuncture for 32 cancer cases with intractable hiccups after radiochemotherapy
头针加舌针联合推拿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痉挛型20例
中医研究(2014年10期)2014-03-11 20:29:41